首页 理论教育 办公室软件建设及服务对象客户的重要实践

办公室软件建设及服务对象客户的重要实践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述理念针对的是服务的对象客户及执业操守,必须提倡。如果律所的办公环境中,例如会客室可以增加一些安静宁神的摆设(如字画),为律师营造出平和的氛围,或许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办公室软件建设及服务对象客户的重要实践

1.律师事务所的形象

律师、律师事务所的形象,通过电视电影文化作品的传播,已给大众一个潜移默化的形象,而且本所的《办公制度管理办法》里已对全体人员有着装、言谈举止的要求,在此不再赘述。

笔者只是建议在此基础上,可以适当增加如下细节:

(1)佩戴统一标识的佩章,内有本所名称及图标,只要在办公室内,均系于胸前,统一全所形象。

(2)对于新入职且过了试用期的同事(含律师、助理、行政人员),由律所定期搞一个加入仪式,好让新、老同事有一个认识的机会,也是律所的一种凝聚力的表现。

(3)增设文化墙建设,有类似于“墙报”“贴吧”,同事们可以将旅行运动生活照或一些生活点滴贴上、写上,让客户可以了解一下8小时以外的律师阳光、睿智的形象。

2.律师事务所文化建设

每一家律师所都有自己的文化理念,本所网站中关于“文化理念”(资料来源[8])一栏中,概述两点:

(1)经营理念:“以建设专业化、团队化、公司化、国际化的综合性律师事务所为目标。”

(2)执业理念:“金轮律师为您提供专业、诚信、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上述理念针对的是服务的对象客户及执业操守,必须提倡。另外,对内的文化氛围,笔者认为,还可以延展如下两个方面:

(1)以人为本的团队精神

笔者曾问过本所的创始人陈向斌律师、赵以敏律师“金轮”的含义,两位主任笑而不答,而是教本人在工作的过程中去揣摩。本人在律所工作了十几年,“金轮”的精神,就好像提笔写这两个字时的起手笔画“人”,一切都是以人为本,人文关怀。(www.xing528.com)

还记得2008年的汶川地震后,陈向斌律师第一个带头去捐血;还记得2012年同事莎莎不幸身患重疾之际,林瑜才律师牵头带领全所捐款送温暖,直到莎莎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而在本所内部,同事间互助互爱的事情更数不胜数。借用李文海律师的一句话——“金轮所就像一个大家庭,我在这里安了家,结了婚,生了小孩,有了房子、车子”。虽说这与他本人的奋发努力分不开,但从一个侧面也可以体现出本所的人情味,以人为本的精神。

(2)心态平和的佛家理念

笔者曾去过几个顾问单位,如与赵以敏律师拜会过丰源集团、与陈联书律师拜会过凯兴房地产公司,当事人(上到负责人,下至办事人员)的态度都比较平和,沟通顺畅。这与他们的董事长佛家理念不无关系。

2014年9月,本所邀请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的法官给全所讲了一堂课,他的开场白很有意思,引用了佛法的一些观点来讲解现行的法律,字字珠玑。

笔者认为,撇开宗教迷信,佛家讲求平和的心态是值得法律人学习的。有人认为,优秀的律师,本就需要雄辩滔滔、咄咄逼人,但除此以外,作为律师,在为当时人设计诉讼或非诉方案时,冷静思考问题就成为重中之重。凡心态平和者,心思缜密,处事不惊,进退有度,不急不躁,还可以化解当事人的戾气。

平和的态度,就正如伍伟良、朱少波律师提议建茗茶室,并将《般若波罗多心经》镌刻在墙上,品茶论道,可度一切苦厄。如果律所的办公环境中,例如会客室可以增加一些安静宁神的摆设(如字画),为律师营造出平和的氛围,或许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以上仅供参考。

3.离职人员的人文关怀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人员流动是最正常不过的,而离职人员离职后从事各行各业,或许在某一天还会成为潜在的客户,所以与离职人员(个别闹翻脸的除外)保持联系成为当今企业(如腾讯阿里巴巴)管理的一个项目。具体如下:

(1)根据入职、离职登记表,对工作满一年的离职员工建档。

(2)离职员工生日当天,本所系统管理员电子生日贺卡到预留的电子邮箱。

(3)本所系统管理员不定期发本所的简讯到对方邮箱;若对方要求提供某方面的对口资讯,则马上由本所专业的法律团队负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