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物质世界存在:马克思主义原理简介

物质世界存在:马克思主义原理简介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唯物主义主张将物质作为物质世界的本原,其主要观点是:物质为第一性,意识为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在西方世界中,古希腊的泰勒斯、阿那克西米尼、赫拉克利特等是当时较为著名的朴素唯物主义代表,他们都将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即极力地宣扬世界万物的统一。古代印度也有类似于中国的这些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他们也将地、水、火、土等及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看作构成世界万物的原初物质。

物质世界存在:马克思主义原理简介

哲学是要回答诸如“世界到底是什么样,人与世界到底是什么关系,如何全面深入了解与认识世界的物质本性、统一性以及社会生活的实践性,如何用科学世界观看待周围一切事物等等”,像这些以围绕世界本源为主体而展开的问题。

(一)对世界本质的探求

在哲学研究中,其中心必有一个本体决定整个哲学体系的性质,并贯穿于哲学理论的各个方面,同时对解决出现的各个哲学问题具有不可或缺的支配或指导作用。对此,近代伟大的思想家恩格斯在总结与概括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汲取黑格尔与费尔巴哈的相关思想及前人成就,首次提出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关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由此来看,哲学的基本问题无非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意识与物质、精神与自然界

关于这两个对立面,谁是世界的本原,即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

【知识链接】

庸俗唯物主义认为,意识也是一种物质,人脑产生意识就好像肝脏分泌胆汁和胃腺分泌胃液一样。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意识依赖于物质,但意识本身不是物质。把意识混同于物质,这就从根本上混淆了物质和意识的区别,取消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所以,列宁说:“把思想叫做物质的,这就是向混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方面迈了错误的一步。”

2.思维能否正确认识或正确反映现实存在的问题

恩格斯指出:“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1]

依据对哲学最基本问题中的第一性的不同回答,哲学可以被划分为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即: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唯物主义主张将物质作为物质世界的本原,其主要观点是:物质为第一性,意识为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而唯心主义则将精神归结为世界的本原,其主张意识为第一性,物质为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同时依据对哲学最基本问题中第二性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被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知的,而不可知论则认为世界是不可以被认知或者不能被完全认知的。

另外,以唯物主义为代表的哲学理论,对物质概念的理解,从古到今,经历了从朴素到科学、从片面到全面的认识过程。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以及辩证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其基本观点是把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看作为世界的本质。在哲学的历史中,其典型的代表思想非常之多。在西方世界中,古希腊泰勒斯、阿那克西米尼、赫拉克利特等是当时较为著名的朴素唯物主义代表,他们都将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即极力地宣扬世界万物的统一。泰勒斯是西方哲学史上的第一人,他在哲学界最早提出了“何为世界的本原”这一重要课题,同时他还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就此观点,后来著名的大学者亚里士多德则认为泰勒斯之所以提出水是世界的本原,无外乎有三点原因,即:其一,万物的种子都有湿润的本性,而水作为潮湿本性的来源,固然是其本原;其二,靠的是实践经验与观察证明水能滋养万物;其三,泰勒斯接受了古埃及人推崇水的神话与习俗。而赫拉克利特则认为万物本原是火。对此,他解释道:世界秩序不是任何神或人所创造的,它的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永恒的火,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他将世界万物看成了一团永恒运动的活火,以朴素和生动的方式,表达了古代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相统一的思想。为此,列宁曾称赞它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原则的绝妙说明。另外,阿那克西米尼则认为世界的本原不是水,也不是火,而是气。气是一种可以转化为其他性质的普通性质,气的性质有冷有热,同时与之相应的有浓聚与稀疏运动,气的冷热性质依据浓聚与稀疏的程度逐渐上升,气稀疏为水,浓聚则为云或水或土或石等等。在东方世界中,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五行学说”的哲学观点,其主要是世界万物由五种元素构成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据史料记载,西周末的史伯曾说:“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即金、木、水、火、土是构成世界万物的五种要素。古代印度也有类似于中国的这些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他们也将地、水、火、土等及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看作构成世界万物的原初物质。

在这么多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当中,以古希腊的“原子论”学说以及古代中国的“元气论”学说为代表,是当时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最高成就。“原子论”学说是以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为代表的思想家提出的。他们认为,世界万物是由不能再分的微粒子以及虚空构成的,数量上无限多的原子性质相同,但由于形状大小不一、排列次序不同,因而形成了世界上不同的事物。原子的分离与事物的重新组合导致了事物的死亡与变化,虚空也是一种客观存在,虚空非常松散,原子在虚空中运动、相互碰撞并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各种事物。而以东汉时期的思想家王充为代表的古代中国“元气学说”则认为世界万事万物皆由气构成,而元气则是原始物质。为此,他曾解释说,“天覆地上,地偃于下,下气蒸上,上气降下,万物自生其中间矣”;宋朝张载对此也曾说道,“凡象皆气也”;明末清初王夫之说,“天人之蕴,一气而已”。这些都是对此的说明。

通过上面的众多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简明阐述与介绍得知,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从自然界以及物质世界本身去探寻世界的本原,始终坚持唯物主义的根本原则,反对神学、上帝论以及从精神领域去寻找世界的本原,这点是值得肯定认可的,具有进步性。但是,它仅从感性直观与经验概括去说明世界本质,即将某一种或某几种物质形态归结为世界万事万物的本原。因而它的观点与探求带有盲目性、直观性、猜测性,同时缺乏科学正确的论证。

机械唯物主义,也称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其主要基本观点是将近代自然科学所认为的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粒子(原子)看作物质世界的本原。在14-15世纪,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近代自然科学也应时代的要求,逐渐兴起与发展起来。受此影响,人们也对物质结构的认知有了较快的发展,并且不断地深化。尤其是在自然科学上,特别是在前人实验的基础上,数十种化学元素相继在这一时期发现。这一时期著名的化学家道尔顿创立了化学原子论,他在实验中发现原子作为最小的单位在化学反应范围内,进行化合与分解,是物质结构的最深层次。这种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的成就与方法,反映到哲学上,就逐渐形成了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其主要基本理论有:物质就是原子,原子的属性也是一切物质的共同属性,原子是“宇宙之砖”,即世界的本质就是原子。

近代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提出与形成,对哲学及其物质观的探求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它不仅从物质世界本身去寻找世界的本原,而且还从神、上帝以及精神上去寻找世界的本质。从这点看,它的基本立场是坚持了唯物主义。近代唯物主义的出发点与前面所讲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有很大的相同点,同时由于它的物质观是以当时的自然科学成就为依据,是建立在自然科学实验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它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所具有的直观性与预测性。但是受当时社会历史条件与科学发展水平的制约,特别是由于缺乏科学实验观和辩证思维,故近代唯物主义物质观也相应存在种种缺陷,即:其一,它把近代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与哲学上的物质观混同;其二,对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搞不清,经常把某一特殊、个别的物质形态看作是物质的一般与普通,把某个物质层次的个性当作一切物质形态的共性;其三,弄不懂实践活动的意义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经常割裂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像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一样,在社会历史领域中也陷入唯心主义的思潮。除此之外,近代唯物主义经不起唯心主义的“推敲”。19世纪20年代以来,随着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以及对物质世界的深度探索,科学的发现让更多人认识到原子内部还有更小的电子、质子、中子等基本微粒,尤其是带有放射性元素的发现,这就有力地打破了近代自然科学认为原子不可分与不可入的观点。以此为依据,唯心主义者开始大肆地攻击唯物主义,广为宣扬“原子非物质化”等偏激观点。其实不然,科学的发现、认识的深度挖掘,只能说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时代局限性,它驳倒的只能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而不是整个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由此可知,在自然科学发展的检验与实践中,包括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内的旧的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经不起唯心主义攻打的。

辩证唯物主义,即马克思唯物主义。马克思唯物主义的主要基本观点包含于列宁关于“物质”概念的经典论述中。他认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但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给物质下了定义,它的基本思想主要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是对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它不仅包括一切可以被感知的自然事物,还包括从感觉上感知的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活动;这种客观实在独立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并为我们的意识所反映。总之,物质就是客观实在的且不以人的思维与感觉而存在,但可以被人去认知、去反映的哲学范畴。(www.xing528.com)

列宁对物质的这一定义不仅深刻揭示了物质的本质,还对整个哲学的发展起着重大的意义。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它指出物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并且“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其具有可知性。从这点看,它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与可知论观点,同时与质疑感觉经验之外的客观实在、否决客观事物可知性的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为以后人类深度地探索宇宙指明了方向。其二,它的定义对物质世界多样性的统一做了最高的哲学概括,指出了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共性,其具有深刻的辩证性质。它不但肯定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的关系,还划清了两者之间的界限,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物质的具体形态和具体结构是物质的个性,人们对它的认识是相对的、可变的。但它们都具有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性,这是绝对的、不变的。不管物质的状态、属性与结构多么特殊、复杂和多变,它都永远保持着客观实在性这一共性。其三,它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二元论划清了界限。这个定义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中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这说明了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而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又能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地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彻底的唯物主义观点。同时它还表明了物质与意识的两者对立,只有在本体论的范围中指出它们谁为第一性,谁为第二性才具有绝对的意义,一旦超出了此范围,其二者的对立是相对的。由于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而反映者却不能与反映的对象相脱离,故二元论是错误的。

(二)物质世界的客观性

以上初步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即客观实在性。它作为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其存在方式与固定属性就是物质的运动,物质存于运动之中。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要想弄清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首先必须搞清运动的概念。而作为哲学范畴的运动,主要是指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与过程,它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存在方式。正如恩格斯说的那样:“运动,就它被理解为存在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然属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与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化起直到思维。”[2]将此运用到物质上的运动,就是一般变化。故哲学上的运动有巨大的普遍性与概括性,是一般的运动,而非特指某一特殊或具体的运动形式。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共同的、根本的本质,它通过运动表现出来,人类通过认识物质的运动进而认识物质的本身,同时运动作为物质的存在形式与固定属性,其二者是不可分割的。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世界上没有不运动的物质。物质世界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与发展之中。实践证明,无论是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还是从无机界到生命有机界直到人类社会,世界万物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不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坚持世界上有不运动物质的观点就是坚持形而上学的观点。其二,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没有无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是一切运动与发展的实在基础。世界上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就像一块石头,你看是静止的,但它内部分子无时无刻不是运动的。坚持世界没有运动的物质的观点就是坚持唯心主义的观点。由此说明,物质是运动的,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普遍的、无条件的、永恒的,因此,运动具有绝对性。

有运动,就有静止,两者是相对的,而静止又往往包含于物质的运动中,是一种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静止。静止作为运动的特殊状态存在,它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与平衡状态。它体现着物质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与常住性,故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具体有两方面:其一是事物相对于一定的参照物没有发生空间位置的变化,但是对于本身这个参照物而言,这个事物有位置上移动;其二是事物在一定条件下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呈现出质的稳定性,但它的量却在不断地变化中。

运动与静止既相互区别,又相互统一。二者的区别是:运动是绝对的运动,而静止是相对的静止;二者的相互统一是指在万事万物的运动中,绝对运动包含着相对静止的状态,同样,相对静止中也包括绝对运动。简单而言,就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两者是联系不可分的。曾有诗句生动形象地描述过二者的关系,即:“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简洁的两句诗彰显了静中有动意、动中有静意、动静相映成趣的哲学思想。由此可以看出,承认运动的绝对性,并不否认相对静止;同样,承认相对静止,也并不否定绝对运动。孤立或分开两者中的任一个,即:否定运动的绝对性,将相对静止绝对化或者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定相对静止,都会走向形而上学不变论。为此,要始终坚持物质的具体形态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要始终坚持绝对运动与相互静止的统一就是反对形而上学与相对主义辩论

马克思主义关于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对我们现实实践活动具有重大的意义。它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来指导实践,观察与处理实践中出现的一切问题,进而使我们的思想与行动符合发展中的客观实际,防止思想僵化,行动保守;对事态的现状分析的同时,必须与事物动态的发展相结合,并在实践中将两者贯彻于始终,既要勇于变革以推动事物的发展,又要注意稳定局面以巩固变革的成果,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这一点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很大的意义。

2.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

时间与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具有时空特点,它只有在时间与空间中才能进行。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时间是物质运动发展过程中的持续性、顺序性,其特点是一维性。空间就是运动物质的伸张性、广延性,其特点是三维性。从定义上不难看出,时空与物质运动之间是不可分割的。离开时空的物质是不存在的,没有无时空的物质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时空也不存在。实践表明,物质形态最小的微观粒子也有自身固有的空间尺度,物质运动最大速度的光运动也存在着时间。由此可以得知,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之间具有不可分离性,这也充分地说明了时间与空间的客观性,它们作为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同物质运动一样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一种客观实在。但是唯心主义由于否定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同样也否定了时间空间的客观实在性。他们将时间空间看作依赖于意识的东西,认定时间空间是人思维或意识的产物。以康德为代表的唯心派认为时间与空间是头脑中固有的先天形式,人通过这种先天形式去感知事物,使事物具有时间性与空间性。同样,马赫也认为时间与空间仅仅是“感觉系列调整的体系”,是“判定方位的感觉”。

时间与空间作为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作为一种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既不能被创造,也不可能被消灭。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具有一定的时间,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同时时间与空间又都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但是由于物质存在的具体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故作为物质运动存在形式的时间与空间,其具体的特征也必然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物质形态具有不同的时间与空间特性,并且随着物质运动形式与状态的变化,时间与空间的具体特征也必然随着发生变化,故时空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与相对的统一。时空的绝对性是指时空作为运动中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它的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无条件的,是绝对的。时空的相对性是指时空特征的具体性、可变性。时空的具体特性随着物质运动特性的变化而变化。同样,人类对时空的观念也是发展的、变化的。爱因斯坦曾在狭义相对论中证明过:物体在低速运动时,其时间的持续性与空间的广延性的变化微乎其微,实际上可以忽略不计,但当运动速度近于光速时,其内部过程的时间持续性就会延长,而沿着运动方向的空间广延性就会缩短。这些都进一步证明了时空与物质运动之间具有不可分离性以及时空是绝对与相对的统一。而形而上学时空观却割裂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否认了时空的特性与相对性。相对主义时空观则以时空特性与时空观念的可变性与相对性为借口,否定了时空的绝对性、客观性,以此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思潮。

时空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即时空是无限与有限的辩证统一。这也是物质运动的永恒性决定的。时间的无限性是指物质世界的存在与发展的持续性是无限的,它无始无终、无尽无休。时间的无限性表明物质世界的永恒性。空间的无限性是指物质世界的广延性是无限的,它无穷无尽、无边无际。空间的无限性表明物质世界的唯一性,即物质世界是唯一现实的世界。物质世界在时间上是暂时的,而在空间上是有界限的,在时空上是无限的,而具体事物的时间与空间都是有限的。

综合上述可以看出,时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是辩证统一的。无限存在于有限之中,无限的时空是由特定的有限时空组成的;有限包含着无限,任何有限的事物都包含着无限的结构与层次;同时有限也可以转化为无限,超出有限的界限即趋于无限。故只有同有限相联系的无限,才是现实中的真无限,二者脱离或孤立地谈无限或有限,都是错误的、荒谬的、站不住脚的。

随着现代科学与哲学的大幅度的发展,实践证明了物质世界正在不断冲破时空有限的限制界限,向着时空的无限性的方向迅速发展。时空的无限性原理作为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组成部分,坚持它,就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就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它是经过科学论证以及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理论。它对批判唯心主义,破除宗教迷信,帮助我们确立积极人生观具有重要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