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10被吊证律师洞悉执业风险

10被吊证律师洞悉执业风险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2018年5月14日湖南省作出对杨某某的吊销律师执业证的行政处罚,是第一起因为不是犯罪而被吊证的。其他不是涉嫌犯罪,而仅仅是违反律师执业纪律的,我查到的是杨某某和文某某是被拟吊销律师执业证的律师。何况被吊证的律师除杨某某之外,清一色是涉嫌故意犯罪,而且从判决已经生效的来看,这个概率是相当低的。

10被吊证律师洞悉执业风险

因为某知名律师被告知吊证,某律师群里有人统计,说2018年至今,已有48位执业律师被吊销律师执业证了,因此高呼律师是高危职业。我上搜狗,上百度搜索,发现了2018年被吊销律师执业证的律师数据没有统计,而仔细看10份吊证的理由,几乎是涉嫌刑事犯罪的,而涉嫌行政违法被投诉导致吊销的2018年5月14日这一张处罚告知书是我看到的第一例非因故意犯罪而吊证的。

为了查证律师是不是高危职业,我特意搜索了好几个被吊销律师执业证的原因,多数是涉嫌故意犯罪,包括比例最高的几个罪名:周某某等人的危害国家安全罪,著名的某辩护人妨害作证罪、史某某的危险驾驶罪(醉驾),还有行贿罪诈骗罪、非法侵犯公民信息安全罪,以及虚假诉讼罪。而2018年5月14日湖南省作出对杨某某的吊销律师执业证的行政处罚,是第一起因为不是犯罪而被吊证的。其他不是涉嫌犯罪,而仅仅是违反律师执业纪律的,我查到的是杨某某和文某某是被拟吊销律师执业证的律师。

我仔细查看了上面罗列的被吊证的原因,37万执业律师,即便1月至4月份被吊证48名,一年下来无非也就150名左右,所占比例不到万分之五。何况被吊证的律师除杨某某之外,清一色是涉嫌故意犯罪,而且从判决已经生效的来看,这个概率是相当低的。我们从大数据上看,普通人犯罪的概率约为1/400,企业家的犯罪概率约为1/200,公职人员犯罪概率约为1/117。

也就是说,只要我们不像杨某某那样四面树敌,四处点火,只要我们不参与行贿,不参与虚假诉讼,不醉驾,不为了牟利而诈骗,那么,执业律师的职业风险还会有多高呢?剩下的危害国家安全行为,辩护人、代理人妨害证人作证行为,作为执业律师,如果积极参与这样的行为,还想祈求免责,那也是太不现实。

一个吊证的处罚告知书,让我胆战心惊,以为律师这碗饭除了好好服务当事人之外,是不是还要时刻担心被吊证、被处罚。

一大早特意百度,并在福建省司法厅官网上查看那些被吊证的理由,我发现除了是不是手贱写文章,可能会有些不当言论之外,并没有那些可能被吊证的行为。这时我怦怦直跳的心才逐步恢复平静:原来,不仅仅大数据表明,律师执业风险概率很低。只要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律师执业行为规范,还担心什么呢?我又花了大约半个小时时间来读律师执业行为规范,看看自己哪些行为有执业风险。如果律师都没有执业风险意识,还能胜任律师这个职业吗?如何教当事人有防范法律风险的意识,如何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呢?(www.xing528.com)

我们一边在批判司法人员不按游戏规则出牌,一边自己又不想按制定的游戏规则出牌。而同样的理由都是,这个规则不合理。规则在那里,红线画在那里,有谁逼迫我们跨越红线呢?又有谁是被冤枉跨越红线的呢?许多时候,明明就是私利的驱使,利欲熏心驱使,偏偏还要高举公平正义的红旗。

对于近37万执业律师而言,因为故意犯罪而被吊证那几个律师,我们根本不需要为此兔死狐悲,更不需要大惊失色。而类似2018年5月14日这次吊证处罚,除了他,还有谁能那样干,还有谁会那样干呢?

看了10名于2018年被吊销律师执业证的处罚案子,我缓了口气:原来,我们完全不必要因为那样的几个吊证处罚而杞人忧天!再看看2018年以来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公检法队伍里的官员,我想说的更多的是,我们执业的风险,更多的来源于自己的行为。

律师的执业风险有多高,看看实质风险多自找。无需杞人忧天,依法执业哪有风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