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王崇高,王国荣耀-写给青少年的极简法国史

国王崇高,王国荣耀-写给青少年的极简法国史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贤主一旦离世,国家必然旧病复发,宗教、阶级、政治、国际等各方面的矛盾此起彼伏。黎塞留曾说过一句名言:“我的第一个目标是使国王崇高,我的第二个目标是使王国荣耀。”这一观点后来为欧洲各国所奉行,黎塞留也被称为“现代国家制度之父”。反叛的贵族首领以叛国罪处以死刑。1642年12月4日,红衣大主教黎塞留病逝。

国王崇高,王国荣耀-写给青少年的极简法国史

“路过的人们请留意,那是红衣人在招摇过市!”

这是曾流行于巴黎街巷间的一句讽刺诗,人们所说的这位红衣人可以说是法国历史绝无仅有的怪才。在卢浮宫的一幅稀世名画上,他身材颀长,但面容清瘦,披一袭红袍,头上的帽子勉强给他增添了几分威严。他目光炯炯,像是对敌人深具警惕,但饱经世事的脸上留下了不易察觉的苍白和忧伤。

如果说亨利四世用宽容整合了法兰西,那么下一位继承者在他的基础上又将君主制下的法国牢牢加固,但这个实际上的继承人并非新继位的路易十三。路易十三登基时还是个不满10岁的孩子,国家大权掌握在太后玛丽手中。贤主一旦离世,国家必然旧病复发,宗教、阶级、政治、国际等各方面的矛盾此起彼伏。究竟谁能承担安抚黎民、维护秩序、重振法国的使命呢?法兰西迎来了一位杰出的主教。

吕松教区的主教黎塞留是个才能卓越的人,他不仅把吕松治理得井井有条,还曾成功调解了太后和国王之间的矛盾。宫廷几番起起落落,但黎塞留最终攀到了权力的顶端。1624年,黎塞留担任路易十三的首相。贵族出身的黎塞留虽然身体病弱,但他的铁手腕让世人为之震惊。任职18年来,他成了法国的实际统治者。

黎塞留曾说过一句名言:“我的第一个目标是使国王崇高,我的第二个目标是使王国荣耀。”他终其一生都在努力追求这两个目标。

为了支持自己的政策,他提出了“国家主义”理论:为国家利益而施用任何手段均视为合法;国家利益取代了中世纪世界道德观,均势则取代对大一统王国的向往,并假定一国在追求本身的私利之际,无形中对其余各国的安全与进步也会有所贡献。这一观点后来为欧洲各国所奉行,黎塞留也被称为“现代国家制度之父”。

当时,胡格诺派和天主教的对立情绪仍很严重,黎塞留上台后即着手处理宗教问题。他虽是红衣大主教,却认为宗教绝不能与国事相互牵扯,于是主张限制教皇权力,将教会管理的俗务置于国家控制之下,因此平等对待不同宗派的教徒。但此时的胡格诺教徒凭借一定军事实力,不服从国王的管辖,将拉罗舍尔城视为一个独立自治的新教城市,甚至允许任何与法国为敌的船只驶入港内。黎塞留对此毫不手软。1627年,黎塞留随同国王进攻胡格诺教的要塞拉罗舍尔。经过13个月围城,城中百姓饥寒交迫,拉罗舍尔在绝望中陷落。

此时,半个法国都要求彻底铲除胡格诺派,但黎塞留这回出人意料地选择了宽容,不仅没有进行大屠杀,反而准予胡格诺士兵回家,并保证所有胡格诺教徒的生命财产安全,还为无家可归的新教牧师发放补贴。1629年,黎塞留颁布《恩典敕令》取代了之前的《南特敕令》,只限制新教徒的军政特权,使法国进一步得到统一,但依然允许胡格诺派享有完全的信仰自由,并将全国的陆海军的各种职位都开放给各教人士。天主教和胡格诺派的对立得到缓解。(www.xing528.com)

在宗教问题之后,拥兵自重的封建贵族成为法国最大的隐患。对待他们,黎塞留要严厉许多。他下令销毁大贵族的所有城堡,禁止贵族决斗。有两个贵族挑衅,专门跑到他家窗前要求决斗,黎塞留直接将两人送上了绞刑架。贵族们对此心怀怨恨,但事实证明,无论在宫廷中还是在战场上,他们都不是黎塞留的对手。反叛的贵族首领以叛国罪处以死刑。黎塞留对自己的冷酷无情解释说:“他们的罪恶与爵位等身,惩罚他们实在是伸张法治的最好方式。”

黎塞留还改革了行政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为了统一思想,建立了出版检查制度,1630年还创办了法国历史上最早的报刊《法兰西报》,作为集权政治的舆论工具。黎塞留继续推行重商主义经济政策,扶植工商业、扩大海外贸易并进行殖民活动。在他的领导下,法国军备建设发展迅速。黎塞留凭借军事力量和长远的战略开始在欧洲争霸,破除了哈布斯堡王朝的包围,法国的边界又得以扩展。

法兰西在统一的道路上越走越顺,黎塞留自然功不可没。路易十三曾对他说:“你一天做的事比其他人一个星期做的还多。”但他推进法国的统一和富强是以独裁和君主专制为代价的。在他执政期间,苛捐杂税成倍增长,以至于一些农民无法生存。而黎塞留曾直言不讳地说:“如果人民太舒适了,就不可能安守本分……安逸会把他们宠坏的。”农民有过抗争,但都被黎塞留的强权镇压下去。

1642年12月4日,红衣大主教黎塞留病逝。当路易十三还在担心自己如何应对未来的局势时,很多省区已经点燃欢庆的蜡烛,感谢这位铁腕主教的离世。

【相关链接】

还原黎塞留全貌

当黎塞留解下身上那件长长的红色袍子,就变作一个气质十足的文化人。他热爱戏剧诗歌,精通音乐收藏了不少极具价值的艺术品,结交的尽是文人墨客。这个学识渊博、机敏睿智的人还创办了法国研究院。作为主教,他称得上是宗教容忍政策的先驱。当然,这些与他在法国历史上浓墨重彩的铁腕相比,不过是轻描淡写的一笔。宏大的历史不仅淘洗一代代风流人物,也会将名留史册的人压成扁平的标本。单凭它的叙说,我们无法全面了解任何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