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贵州民族地区儿童民间游戏在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贵州民族地区儿童民间游戏在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少数民族民间游戏的开展恰能为学前智力障碍儿童提供安全的心理环境。(三)少数民族民间游戏能使学前智力障碍儿童宣泄消极情绪学前智力障碍儿童因其心理发展迟缓,遭遇到的现实生活中的创伤性事件概率较大,由此所带来的消极情绪比同龄儿童更多。可以说,游戏活动的开展是使智力障碍儿童愿望达成的一条通道。

贵州民族地区儿童民间游戏在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每一个儿童都有游戏的需要,智力障碍儿童的游戏活动相对于正常儿童虽然比较刻板重复,也缺乏一定的想象力,但是在游戏中,同样可以解决智障儿童的认知和情绪体验的冲突及矛盾,在游戏中智障儿童也可获得生理发展的需要,得到情感的宣泄和愿望达成的需要,获得自我调控的需要,以及满足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需要。

在对智力障碍儿童实施游戏治疗时,要注意针对智力障碍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来实施。要注重营造宽松的游戏氛围,让智力障碍儿童感受良好的人际互动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学习社会交往技能;要注重游戏的宣泄功能,让智力障碍儿童通过玩具和游戏方式,将他们的负面情绪进行释放和宣泄,疏通内心的各种冲突;要注重对靶行为(target)的设置,将一些基本社会交往技能作为靶行为,以智力障碍儿童所喜欢的游戏形式,吸引他们参与其中,在欢快的游戏中获取技能,为智力障碍儿童获取适应社会性行为提供可能。

游戏治疗能使智力障碍儿童获得积极关注、包容、温暖和理解,有助于他们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表达和宣泄消极体验,使得他们内心世界的能量达到平衡,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情绪和由于情绪导致的行为问题;游戏治疗还有助于智力障碍儿童获得表达自我、自我调控和习得性适应行为,从而较快地融入现实生活之中。对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智力障碍儿童施予民间游戏,有利于这部分儿童从熟悉的游戏活动中更好地融入现实生活。

(一)少数民族民间游戏能使学前智力障碍儿童获得心理安全

学前智力障碍儿童因受其认知和言语能力发展的影响,很难与他人形成良好的心理交流,因而他们的愿望往往无法表达,而成人或同伴对他们的要求和指示也很难理解和接受。有些学前智力障碍儿童因不能按照家长的要求去行动而经常遭到家长的责骂,有些学前智力障碍儿童因社会交往能力不足而遭到同伴的排斥。学前智力障碍儿童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就容易丧失安全感,当学前智力障碍儿童的安全需要经常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持续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进而导致适应行为障碍。少数民族民间游戏的开展恰能为学前智力障碍儿童提供安全的心理环境。在开展游戏过程中,学前智力障碍儿童因被允许根据自己的进度和爱好来行动,可按自己的兴趣、能力来构想游戏的内容和方式,因此他们可以不受外部力量的阻拦,放心大胆地探索各类游戏。在没有成人的建议、命令、指责、约束等干预下,学前智力障碍儿童可以最大限度地感受并了解周围的人和物的关系,可以自由自在地探索自己所想要探究的世界。因此,少数民族民间游戏能使学前智力障碍儿童获得心理安全,满足心理安全的需要。

(二)少数民族民间游戏能使学前智力障碍儿童获取对他人信任的感受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学前智力障碍儿童是难造就之才,因而人们很难将自己的目光投到这些特殊儿童身上,甚至对他们采取漠视、轻视和鄙视的态度。学前智力障碍儿童由于缺乏与人平等交往的经历,所能感受的又大都是消极的被人抛弃、受人虐待和欺辱,所以他们难以对他人产生亲近感,更不用说信任。相同智龄的正常儿童与智力障碍儿童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对待他人的态度。正常的儿童善于交往,容易与他人产生亲近感,而学前智力障碍儿童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则显得木讷,不容易接近。有些儿童在与陌生人的首次接触过程中,还可能做出不友好的举动,采用攻击行为,以排除心中的恐惧。而在游戏活动中,执教者从职业道德和本身所具有的爱心出发,会以宽容、接受和理解之心,来对待学前智力障碍儿童,其和蔼的态度、宽松的氛围都会使学前智力障碍儿童倍感亲切,久而久之,这种亲切感就会转化成一种信任感。同时,在开展少数民族民间游戏时,将玩具材料作为语汇、将游戏方式作为表达内容的沟通方法,能使学前智力障碍儿童与成人之间产生更多的自然接触。对游戏活动的体验,能使学前智力障碍儿童感受到安全、愉快、平等、友好,学前智力障碍儿童若能将这种感受扩展到现实生活中,则容易对他人产生更多的信任感。(www.xing528.com)

(三)少数民族民间游戏能使学前智力障碍儿童宣泄消极情绪

学前智力障碍儿童因其心理发展迟缓,遭遇到的现实生活中的创伤性事件概率较大,由此所带来的消极情绪比同龄儿童更多。由恐惧、伤心、愤怒、焦虑构成的消极情绪如果得不到宣泄,这些痛苦的体验长期积累就会使智力障碍儿童产生心理和行为问题。在游戏活动中,可以通过让他们玩象征游戏来释放心中积郁的消极情绪,如一些少数民族的竞技游戏活动,将痛苦的体验转嫁到游戏活动中,这种痛苦体验的转嫁是在游戏场景中进行的游戏活动,不会给同伴和其他人造成伤害,因此他可以无所顾忌地宣泄心中郁积的消极情绪。

(四)少数民族民间游戏可以让智力障碍儿童在游戏中达成愿望

学前智力障碍儿童也有许多自己的愿望,但受心理发展水平和实际能力所限,他们要达成愿望往往比同龄人困难得多,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常会为实现不了自己的愿望而感受挫败,愿望和实际有着较大的落差。而在游戏活动中,因为游戏是一种带有自导性和愉悦性的活动,是快乐和自由的活动,特别是游戏能借助象征和想象的故事来补偿现实世界之不足,因而学前智力障碍儿童能比较容易地达成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与普通儿童相比,学前智力障碍儿童需要通过游戏活动来达成愿望的需求更强。学前智力障碍儿童在与其认知发展水平相吻合的游戏环境中,能通过装扮行为,如扮成妈妈来照顾洋娃娃,实现他们帮助别人的愿望。在实际生活中,他们几乎没有机会去帮助别人,因为人们普遍认为他们什么都不懂,只能让别人照顾。可以说,游戏活动的开展是使智力障碍儿童愿望达成的一条通道。

(五)少数民族民间游戏能使学前智力障碍儿童体验成功的快乐

与普通儿童一样,学前智力障碍儿童也需要快乐,也有追求成功的愿望。然而,现实生活中他们比同龄人体验了更多的失败,即使如“认识颜色”这种极为简单的任务,他们都难以正确回答,从而很难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与普通儿童一样,智力障碍儿童也会受快乐原则驱使,容易被游戏活动吸引,因而,游戏也是他们最为喜欢的活动之一。在游戏活动中,智力障碍儿童借助游戏这样的快乐活动,可以不断地获得成功体验,这是因为游戏是无外在目的和无外力约束的活动,是游戏者自愿参加的活动。与此同时,游戏是儿童独立自主的活动,是根据他们自身的兴趣和能力所进行的自主活动,因而,在游戏活动过程中,学前智力障碍儿童可以在没有外在压力、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游戏任务。相比其他各项活动,学前智力障碍儿童的游戏活动兴趣最高,在游戏中他们会表现出更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体验到更多的成功快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