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包容性创新驱动脱贫地区的高质量发展研究结果

包容性创新驱动脱贫地区的高质量发展研究结果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BOP群体产生的原因方面形成了三种学说。金字塔底层群体,是指生活在贫困线下、权利得不到充分保障的人群。综上,从整个内容和历史发展脉络看,有关BOP群体的研究加深了我们对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从外在性、客观性和被动性逐步转向内在性、规范性和主观性与外在性、客观性和被动性并重的状态,扩大了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政策的选择集,强调不同反贫困政策之间的组合,并注意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其意义是巨大的。

包容性创新驱动脱贫地区的高质量发展研究结果

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计其数的贫困的定义和分类。由多种相关因素构成的贫困是具有多属性规定的概念,因不同的划分标准而呈现多元化和多层次,形成了不同的视角和见解。从方法论的角度看,大致从表象视角、内因视角、外因视角、相对视角和主观视角等对贫困进行定义和研究。各个国家采用了比例法、绝对值法、恩格尔系数法、基本需求法、马丁法、基期固定法等作为依据确定符合自己国情的贫困线,处在贫困线以下的群体被称为BOP群体。在BOP群体产生的原因方面形成了三种学说。贫困状态理论从个体生存状态的自然、生理、经济社会文化等状态来研究;资源贫乏理论从物质资源缺乏难以保障其基本需求的角度进行研究;机会和能力理论从个体背后隐藏的社会和个人的能力不足来分析贫困问题。

与基于行政力量来解决贫困问题的思路相比,基于企业战略的包容性创新战略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优势:一是以私营企业为主导,从企业盈利前景的角度而非社会责任的角度看待相对贫困问题;二是以技术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为手段,开发适合低收入人群的产品和服务,在满足他们未被满足需求的同时保持企业的持续经营。

金字塔底层群体,是指生活在贫困线下、权利得不到充分保障的人群。安德森(Anderson,2007)指出,关于BOP的创新应具备4A特征,即可负担性(Affordability)、可接受性(Acceptability)、可获得性(Availability)以及可认知性(Awareness)。

安卓等人(Andre et al.,2002)认为,包容性创新不仅是企业直接面对BOP群体的商业性创新活动,也应包括政策制定者等各类利益相关者参与的创新。通过不同部门(sector)内组织与机构跨领域的合作与创新,许多限制BOP市场发展的障碍能够被克服或消除,构造一个允许私营部门和社会参与者以一种共生关系共同行动的生态系统,是接触并释放BOP地区被束缚的巨大资源的重要途径。

普瑞哈拉德(Prahalad,2004)认为,低收入人群并非是企业施舍帮助的对象,而是有价值意识的消费者,BOP市场有着生产、消费和创业的潜在驱动力。这一群体内部蕴含着巨大商机,企业可以将低收入人群纳入自身的商业活动和价值链中来,使之参与企业的价值创造活动并与之分享收益,不仅可以获得足够的经济回报,还能满足这一群体未被满足的需求,提高BOP群体生活质量并缓解和消除贫困,也创造出新的产品或流程以满足经济、生态和社会的需要。普瑞哈拉德(Prahalad,2005)在研究中将包容性发展理论与创新理论相结合,丰富了金字塔理论,认为那些被困在一个循环内的贫困个体和群体就如同被困在金字塔的底部,并用“包容性创新”这一概念表述来探索如何为这些人创造或提供改善其福祉的机会,企业应该重视BOP群体在价值链上游的参与,帮助提升贫困人群的技能和生产率,为他们创造就业机会,甚至可以通过小额信贷等方式支持低收入人群创办小微企业。(www.xing528.com)

兰顿(London,2008)提出了企业实施BOP战略的六项原则,即外部参与原则、共同创造原则、将本地和非本地连接的原则、有耐心的创新原则、自足性增长原则以及正确价值观原则。基于对聚焦于贫困消费者的新产品概念与原型开发的分析,联系、动员和促进BOP市场内外的不同组织、机构与个体共同组建一个跨部门的合作网络是解决企业正式措施供给不足问题与促进包容性市场建设的重要途径。

通过对企业行为与贫困问题的梳理与反思,哈特(Hart,2008)认为,消费者与生产者导向的包容性创新依然是以企业为创新主体,BOP群体只是被动的创新成果的接受者,是把有关“发达”或“效用”的企业认知加诸BOP群体。而真正的包容性创新应该是强调企业与低收入群体之间进行深度对话,双方通过互相学习共同创造出BOP商业生态系统,激发BOP群体自身的创新意识与创业精神,并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把BOP群体的创新与创业成果转化为实际价值。哈特等人(2010)在研究中指出,BOP群体相对宽容,对产品的要求不太苛刻,允许企业孵化研发周期长、收益不明确、不易被追求短期收益的投资者所接受的新技术,这为企业提供了许多新的创新机会。

综上,从整个内容和历史发展脉络看,有关BOP群体的研究加深了我们对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从外在性、客观性和被动性逐步转向内在性、规范性和主观性与外在性、客观性和被动性并重的状态,扩大了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政策的选择集,强调不同反贫困政策之间的组合,并注意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其意义是巨大的。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是社会公众对公平、公正和正义的诉求,在如何扶助贫困者等问题上,人们站在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的视角而持有种种不同的观点。古典自由主义认为,贫困的原因在于贫困者个人,不主张政府进行干预。功利主义从实现社会总福利最大化的角度支持反对贫困行动,希望通过实施收入再分配的方式来扶贫济困。尽管BOP群体与BOP 市场代表着新的发展机会,但由于包容性创新项目有更长的回收期和更高的风险,因此企业内部存在多种组织障碍阻止项目的启动与顺利实施,现有文献针对BOP市场的新产品开发以及脱贫地区的发展并没有提供太多的理论与实践指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