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海外来人口的空间演变:城市移民与公共治理研究

上海外来人口的空间演变:城市移民与公共治理研究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上海统计局发布的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公报,2000年全市人口为1 673.77万人,外来人口为387.11万人,由此推算,外来人口所占比例为23.1%;2010年全市人口为2 301.9万人,外来人口为897.7万人,外来人口所占比例为39.0%。图中的区间划分参照当年的全市外来人口比例,并针对各街道镇外来人口普遍增加的情况相应上调。总体上社区外来人口比例越高,则其外来人口的绝对量也越多。共计70.5%的外来人口居住在那些外来人口比例达到60%及以上的社区当中。

上海外来人口的空间演变:城市移民与公共治理研究

根据上海统计局发布的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公报,2000年全市人口为1 673.77万人,外来人口为387.11万人,由此推算,外来人口所占比例为23.1%;2010年全市人口为2 301.9万人,外来人口为897.7万人,外来人口所占比例为39.0%。按照外来人口比例将2000年、2010年全市各街道分成几种类型,如图6-5、图6-6所示。图中的区间划分参照当年的全市外来人口比例,并针对各街道镇外来人口普遍增加的情况相应上调。

图6-5 2000年上海外来人口居住区分布

图6-6 2010年上海外来人口居住区分布

2000年外来人口比例较高的社区主要分布在外环线附近的城郊接合部一带,在这个环带内,外来人口所占比例基本上都超过当年全市平均水平,部分街道镇外来人口比例达到平均水平的2倍及以上;其次是前者的向内、向外扩展带,向内主要扩展至内环线,向外扩展至远郊部分地区。至2010年,在全市外来人口总量剧烈增长的背景下,其居住的空间形态也发生了明显变化,由相对集中居住走向分散居住,外来人口比例超过当年全市平均水平的街道镇明显增多,分布在外环线以外的郊区大部分区域,外来人口比例超过当年全市平均水平2倍及以上的社区分散在远郊;外来人口比例相对小的区域发生了变化,中环线以内的街道镇外来人口比例相对较小,此外远郊少数街道镇的外来人口比例也相对较小。

由此可见,上海外来人口居住区的分布不单单呈现出城郊差异的特点,而是自近郊地带向内、向外同时形成扩展带,远郊地带各街道镇的外来人口比例也呈现出较大差异。相比国外大都市区的碎片化马赛克结构,上海的外来人口居住社区首先呈现出较为规律的圈层结构和连片分布特征,即类似环带镶嵌的特点,其次在中心城、远郊局部地区等亚地带呈马赛克结构。

这里需要指出,上海的街道镇统计单元内部也并非是均质化的,尤其是郊区一些街道镇辖区土地面积较大,其内部也可能存在明显的户籍人口和外来人口居住区分化现象。这里选取嘉定区、松江区、青浦区和奉贤区4个重点发展的郊区新城,提取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中新城规划范围内的社区一级人口数据,以此为代表,从更精细的统计数据来看郊区外来人口居住社区的空间分布特点。

从447个社区人口数据的总体统计分析来看(表6-6),以外来人口比例每隔10%为区间来划分的话,外来人口比例在40%以下各区间所包括的社区数量与比例较高,共计有216个,所占比例为48.4%;外来人口比例为40%~50%以及50%~60%的社区相对较少,共计58个,所占比例为13.0%;外来人口所占比例在60%及以上的各区间所包括社区数量又有所上升,共计173个,所占比例为38.6%。总体上社区外来人口比例越高,则其外来人口的绝对量也越多。如表6-6中外来人口仅占不到10%的社区当中,每个社区平均外来人口数仅为445人,这一数字随着社区外来人口比例的升高而呈明显上升态势。共计70.5%的外来人口居住在那些外来人口比例达到60%及以上的社区当中。(www.xing528.com)

依据表6-6的统计数据特点,将外来人口比例达到60%及以上的社区界定为“外来人口集中居住社区”发现,新城外来人口集中居住社区大多数都是在农村社区,是大城市的“新农村人”。如表6-7所示,除松江新城外,其余3个新城的外来人口集中居住社区都以农村社区为主,而且集中居住在这些农村社区中的外来人口占全部新城外来人口总量都在60%以上,嘉定新城甚至达到75.9%。

表6-6 嘉定区、松江区、青浦区和奉贤区4个新城社区外来人口统计

表6-7 嘉定区、松江区、青浦区和奉贤区4个新城的外来人口集中居住社区统计

注: 外来人口集中居住社区指的是外来人口比例达到60%及以上的社区,表中“外来人口比例”指的是被列为集中居住社区的社区外来人口数占所在新城外来人口总量的比例。

以上数据分析表明,实际上4个郊区新城每个街道镇内部的外来人口居住区也大体上呈现这样的特点,即较高比例的外来人口都集中居住在那些外来人口比例较高的社区,而本街道镇的其他社区不仅外来人口比例低,其外来人口数量也比较少。这说明,在更微观的社区层面的确存在外来人口与户籍人口居住隔离的情形,外来人口集中居住区以点状和块状的形态存在,主要分布在郊区城市化发展水平不高的一些农村社区,与户籍人口集中居住区共同构成马赛克结构。

对比前面以街道镇为统计单元得到的结论,即外来人口在上海的分布形态主要呈圈层状结构,可以发现,在更精细数据的支持下得到的结论有所不同,虽然郊区地带是外来人口的集中分布圈层,但这个圈层内部也并非呈均质化特点,外来人口集中居住社区与户籍人口集中居住社区以镶嵌方式构成马赛克结构,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为户籍人口集中居住社区的主要分布地,城市化水平较低的地区为外来人口集中居住社区主要分布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