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海城市外籍移民发展概况-《城市移民与公共治理研究》成果

上海城市外籍移民发展概况-《城市移民与公共治理研究》成果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开埠之初,上海的国际移民只有26人,到1910年,国际移民人口已高达15 012人,不到70年,上海国际移民增加了500多倍,这在世界大城市的移民史上是十分罕见的。因此,上海的城市移民人口除来自国内各省(区、市)外,还有大量国际移民,这类移民在上海已渐渐形成自己的居住群和生活区。

上海城市外籍移民发展概况-《城市移民与公共治理研究》成果

19世纪中叶,上海开埠通商,开始早期现代化进程,国际移民对于早期上海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为日后上海发展成为国际性大都市做出了重要贡献。开埠之初,上海的国际移民只有26人,到1910年,国际移民人口已高达15 012人,不到70年,上海国际移民增加了500多倍,这在世界大城市的移民史上是十分罕见的。此后,上海国际移民的人数一直在持续不断地增长,1920年为2.7万人,1930年为5.8万人,1942年多达15万人(邹振环,1997)。英法租界作为“帝国飞地”,在近代中国特殊环境下充当了“孤岛”和“蓄水池”作用,容纳了数量庞大的外侨和国内难民,为上海人口和工商业的发展发挥了示范性作用(朱国栋等,2008)。国际移民奠定了近代上海贸易、金融和经济中心的基础,也促进了近代上海的城市建设、市政建设和房地产开发。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是远东地区的金融中心、贸易中心、经济中心和亚洲最为繁华的国际化大都市,吸引了大量的国际移民和外籍常住人口来此居住。上海是一个移民城市,具有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良好历史文化传统。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急速推进,上海逐渐集聚起资本强大的企业,创造出众多工作岗位,在全球化背景下,跨地区、跨国家的人口迁移日趋频繁,商品、资本、人力和信息的完全流动打破了空间上的壁垒,国际移民已经成为城市移民群体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这批来沪的国际移民从事的职业范围广泛,包括从政、经商、行医、传教、办学和办报等。至1942年,分布在上海的国际移民人口总数已达到15万人,即使到1949年上海解放之时,在沪国际移民人口数量仍达到2.8万余人。这些移民主要来自英、法、美、日、德、俄、意、葡、波兰、捷克、印度、越南和韩国等近40个国家。

改革开放后的上海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也是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最深的地区之一。深厚的历史积淀、开放的文化传统、优越的地理区位以及积极的进取精神,使得上海率先成为中国最具国际化的大都市,其全球影响力持续显著增加。因此,上海的城市移民人口除来自国内各省(区、市)外,还有大量国际移民,这类移民在上海已渐渐形成自己的居住群和生活区。

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对资金、技术、劳动力等要素需求显著增加,吸引大批国际移民入沪投资。截至2010年年底,外国在沪就业者已超16万人。在沪国际移民来自全球152个国家,其中来自日、美、韩、新、德、马、加、法、澳和英这10个国家的移民数量最多,占到来沪国际移民总数的85%,其中日本人占31.8%、美国人占11.7%、韩国人占8.8%(朱国栋等,2008)。

从数量上来看,2000年上海外籍移民人口数量为6.00万人,到2010年人口普查时上海外籍人口数量为20.86万人,2000年至2010年上海外籍人口数量增加了14.86万人,外籍人口数量增长迅速,但外籍人口在上海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上升的幅度较小,仅仅由0.37%缓慢地上升至0.91%。外籍人口比例过低,上升幅度过小,这都说明了上海人口的国际化程度还比较低。普查数据显示来自日本、美国和韩国的外籍移民数量最多,其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居住群和生活区。来到上海的外籍人口类别以留学人员及家属、驻华机构代表及家属和外资企业工作人员及家属为主,而外国专家及家属的数量较少。(www.xing528.com)

从空间上来看,上海外籍人口已表现出一定的集聚性,常住境外人口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的静安区、卢湾区、长宁区、徐汇区及近郊区的闵行区和浦东新区,而且一些街道、镇的外籍人口的集聚性特别明显,虹桥镇、虹桥街道、花木镇和徐家汇街道,外籍人口数量都在1万人以上,这些区域逐渐形成了外籍人口的社会文化环境和国际化居住生活区域。上海市的远郊区外籍人口居住和生活较为分散,数量和规模都比较小,还没有形成一些大的集聚区。上海外籍人口空间分布特点体现为空间分布广泛,几乎每个街道、镇都有外籍人口;空间集聚性明显,一些特定的区域集中了大部分的外籍人口。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浦西外籍人口热点区域形成与法租界(徐汇区、卢湾区)的历史文化影响有关,法租界的历史文化为外籍人口在此居住和生活提供了某种社会文化环境,使外籍人口更容易适应这里的生活环境。许多的领事馆、驻华机构和外资企业在此分布,更加促进了外籍移民热点区域的形成。随着虹桥枢纽的建成,浦西将会吸引更多的外籍人口在此集聚。浦东新区外籍移民热点区域形成是由于改革开放后浦东新区的开发,建立国际金融中心航运中心,需要引进大量外资和国际化人才,逐步形成的国际化社区增强了外籍移民的集聚性。上海外籍人口随机分布的区域比较大,大部分街道、镇的外籍人口都是随机分布的,而外籍移民较冷点的区域主要分布于远郊区、浦东新区(原南汇区)的部分区域、奉贤区沿海岸的部分区域、金山区和崇明区的大部分区域,这些区域外籍人口数量稀少,由于缺少外资企业和驻华机构,因此外籍人口很少来此居住和生活。

国际移民在上海总人口中的占比较小。虽然20世纪90年代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吸引了数量众多的国际跨国公司在沪建立地区性总部,大批外籍职工入沪成为往返性移民和巡回性移民,但真正定居下来的国际移民人口数量依然很少,离国际大都市所要求的外籍人口最低比例特征还有一定距离(国际大都市外籍人口比例存在着5%、8%、15%和20%四种不同的说法)。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上海居住登记的外籍人口有16.24万人,主要来自日、美、法、韩等国家,其中日本移民有3.51万人、美国移民有2.44万人、韩国移民有2.11万人。从具体的构成上看,9.56万人属于外企雇用的职员及其家属,1.61万人是学生及其家属。总体来看,居沪国际移民大多来自发达国家和地区,且主要是驻沪跨国公司的高层职工及其家属或者是派遣人员,职业主要分布在教育、制造业、批发零售、文化教育娱乐、电脑服务和软件行业等不同的领域。对比国内迁沪移民,其所从事的岗位大多分布在制造业和服务业。具体来讲,国内迁沪移民中从事制造业的最多,占比达到41.3%;其次是销售业,占18.4%;接下来是住宿餐饮业,占6.8%(张海东等,2017)。在信息产业及金融业中,国内移民所占比例非常低,但国际移民却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可见,国际移民在上海更多的是从事高端新兴行业,技术知识类人才居多,符合上海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接国际大都市的需要。

一座城市外籍移民的比例代表了该城市的国际化程度和对国际人才的吸引力,是一座城市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指标之一,这个指标反映了城市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能在多大程度上吸引跨国公司、外国留学生和外国人才移民。目前上海外籍人口比例比较低,2010年上海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外籍人口数量为20.86万人,占上海总人口的比例仅仅为0.91%,相比较而言,2010年美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纽约州国外出生人口数量为429.76万人,占总人口比例为22.16%,纽约市国外出生人口数量为304.23万人,占总人口比例高达37.17%,吸引了大量的国际移民。上海外籍移民比例过低表明了将上海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还需要一定的过程。虽然上海人口国际化程度较低,但是外籍人口形成了空间集聚,产生了集聚效应,并形成了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增强了外籍人口的社会融合,为吸引更多的国际人才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