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旧中国的汽车工业:汽车文化(第2版)成果

旧中国的汽车工业:汽车文化(第2版)成果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29年汽车进口量已达8 781辆,193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为38 484辆,却没有一辆国产汽车,不少有志之士都想制造中国的汽车,可限于当时的情况,都没能实现。中国人当时还没有生产汽车的经验,于是聘请了美国人为总工程师。图1-32汤仲明的木炭车此后,我国各地又试制过几种汽车。1932年12月,仿美国飞德乐牌汽车试制成功,制成装载量为1.5 t的汽油载货汽车一辆,定名为山西牌。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建立和发展了中国的汽车工业。

旧中国的汽车工业:汽车文化(第2版)成果

1901年冬天,一个叫李恩时(Leinz)的匈牙利人将两辆美国生产的奥兹莫比尔汽车(见图1-29)从香港运到上海,从此中国开始出现汽车,但专供外国人使用。当时,它行驶在公共租界,出没于公馆洋房,成为我国汽车之先声。

我国现在保存的最早的汽车存放在颐和园,是慈禧太后的座驾(见图1-30)。慈禧太后是第一个拥有私人汽车的中国人,时间是1902年,这辆车是袁世凯从香港购买的,由美国人杜里埃兄弟1898年设计制造,当时作为慈禧太后66岁的生日礼物

图1-29 奥兹莫比尔汽车

图1-30 袁世凯送给慈禧太后的汽车

尽管袁世凯为这件贡品费尽心思,但慈禧并不喜欢,黑色的车身在西方人眼里威严庄重,但比不上慈禧心目中象征至高无上皇权的金黄色。更令“老佛爷”不能容忍的是,驾驶员孙富龄竟然大模大样地坐在她前面,让她感到有失体面,于是她下令孙富龄跪着给她开车。可是跪着怎么开车?所以后来慈禧太后还是坐她的16抬大轿,该车就长期闲置,后来从故宫转移到了现在的颐和园,20世纪70年代初经修整后展出。

1903年以后,上海已陆续出现了从事汽车或零部件销售、汽车出租的洋行。1929年汽车进口量已达8 781辆,193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为38 484辆,却没有一辆国产汽车,不少有志之士都想制造中国的汽车,可限于当时的情况,都没能实现。

1920年,孙中山先生发表的《建国方略》一书中讲道:“……最初用小规模,而后逐渐扩大,以供四万万人之需要。所造之车当合驭各种用途,为农用车、商用车旅行用车、运输用车等。一切车以大规模制造,实可较今更廉,欲用者皆可得之。”

1928年,张学良东北易帜后,要化兵为工,在辽宁迫击炮厂成立了民用工业制造处,后改称为辽宁民生工厂,试制汽车。中国人当时还没有生产汽车的经验,于是聘请了美国人为总工程师。1929年3月,民生工厂引进了一辆美国瑞雪牌汽车进行装配实验,以该车为样板,于1931年试制成功了一辆名为民生牌75型载货汽车(见图1-31),它开辟了中国人试制汽车的先河。民生牌汽车为长头,棕色,采用六缸水冷48 kW(65马力)汽油发动机,最高车速达65 km/h。(www.xing528.com)

图1-31 旧中国国产第一辆车——民生牌75型载货汽车

1928年,一个叫汤仲明的铁路工人,他有着法国的学历,先后在南台火车制造厂、巴不来格飞机制造厂、巴黎雷诺制造厂工作过六年,他知道世界上不产油的国家如比利时、日本都在做木炭代替汽油的研究,但没有成功。于是他自己辞去工作到乡下秘密研究,并于1931年取得了成果。他将木炭代油炉装在车上,并亲自进行驾驶实验,实验表明:每加一次木炭,汽车可以行使四小时,速度达到每小时40公里,每公里消耗木炭一斤[1],仅是汽油的十分之一,人们称之为木炭车(见图1-32)。而汤仲明将这项发明技术的图纸毫无保留地公布于众。

图1-32 汤仲明的木炭车

此后,我国各地又试制过几种汽车。其中山西汽车修理厂试制的山西牌汽车,对社会公众影响颇大。

早在20世纪20年代,阎锡山在太原创办兵工厂,并已初具规模。1932年,阎锡山出任太原绥靖公署主任,以“生产救国,开发实业”为口号,将名为晋绥军修械所的兵工厂改为壬申制造厂,制造农具等;将双向引信厂改为山西汽车修理厂。厂址在太原小东门,工人百余名,厂长叫姜寿亭,主要负责修理晋绥公署的公车

1932年3月,该厂技术员阎春和赴天津购置机器,用以仿造汽车,但因技术、设备问题而未能成功。同年4月,阎锡山令汽车修理厂制造汽车,由姜寿亭负责设计、试制。1932年12月,仿美国飞德乐(Federal)牌汽车试制成功,制成装载量为1.5 t的汽油载货汽车一辆,定名为山西牌。到1933年夏,试车行驶约1.8万千米,各部件尚属完好。

但由于爆发了“九一八”事件,东北三省被日本占领。旧中国的造车梦毁于统治者的腐败无能,毁于帝国主义的硝烟战火。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建立和发展了中国的汽车工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