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周初洛邑宗庙考》抄自《学海堂二集》

《周初洛邑宗庙考》抄自《学海堂二集》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吴文起《周初洛邑宗庙考》云:周初,洛邑有明堂而无宗庙,明堂之中央曰太室。古《周礼》、《孝经》说明堂文王之庙,《大戴礼·盛德篇》或以为明堂者,文王之庙。《洛诰注》文祖周曰,明堂以称文王,是也。许氏据《北史·宇文恺传》引《周书》,无“宗宫、考宫”四字,《隋书·牛弘传》亦无“考宫”二字,证其衍误,已为明确。迨周公营洛邑,推尊尊之典,复建明堂,并祀文武于太室,其得蒙清庙诸名。吴文载《学海堂二集》卷六。

《周初洛邑宗庙考》抄自《学海堂二集》

吴文起《周初洛邑宗庙考》云:

周初,洛邑有明堂而无宗庙,明堂之中央曰太室。《书·洛诰》:“王入太室祼。”郑君曰:“太室,明堂之中央室。”是也。太室即世室,而祀文武于其中,故又有文世室、武世室之号,此宗礼特祀,不在七庙常数之中也。

许氏宗彦《世室考》曰:“圣人御世,功德广远,天下后世,蒙其德泽,则必有崇祀以为大报,故有祖宗之祭。周公营洛,建明堂,大合诸侯,祀于太室,所以显明文武之功德于天下,此周人祖宗之巨典也。”

案:文武祀于明堂太室,故又谓之太庙,亦曰清庙,又以文统武,只称文庙。古《周礼》、《孝经》说明堂文王之庙,《大戴礼·盛德篇》或以为明堂者,文王之庙。郑君《乐记注》:“文王之庙为明堂。”《洛诰注》文祖周曰,明堂以称文王,是也。(郑君以文祖为周明堂者,犹以艺祖为有虞明堂也。)

又案:《诗·清庙·序》:“祀文王也,周公既成洛邑,朝诸侯,率以祀文王焉。”我将序祀文王于明堂也,义亦从同。《洛诰》言“禋于文王、武王”,则文、武固并祀于明堂矣。而文、武以上皆不及祭,故知洛邑无宗庙也。盖明堂、太室、世室、太庙、清庙,一也。《诗·灵台》、正义引卢植《礼记注》、颖容《春秋释例》、贾逵、服虔注《左传》并云:“太庙、明堂同地。”《晋书·纪瞻传》、《答秀才策》云:“周制明堂,所以宗其祖以配上帝,其中皆云太庙。蔡邕《月令论》云:取其宗祀之清貌,则曰清庙;取其正室之貌,则曰太庙;取其尊崇,则曰太室;取其堂,则曰明堂。”然则《洛诰》之“太室”,即《礼》之“明堂”,《诗》之“清庙”,而非五世、七世之宗庙,其事甚明。

许氏又曰:“天子适诸侯,舍太庙。其至洛,则舍明堂,即同路寖,故谓太庙、路寖、明堂,异名同地。明堂所祀只,不在数中之宗祖,其在昭右穆之宗庙,自在观门之左,于明堂不相涉。”

案:昭穆之祀,在镐京,四亲外为二庙,与太祖庙而七,虽文武不能无祧,去祧为坛,去坛为,此亲亲之杀也。宗礼之定,在营洛明堂之中,为世室而宗祀文武以飨帝,此尊尊之义也。后儒不审世室为明堂,而列诸昭穆庙数中,又误读《洛诰》与《诗序》,遂谓洛邑更立宗庙,不知周公固未尝两都并建宗庙也。

又《逸周书·作洛解》:“乃位五宫、大庙、宗宫、考宫、路寝、明堂。”许氏据《北史·宇文恺传》引《周书》,无“宗宫、考宫”四字,《隋书·牛弘传》亦无“考宫”二字,证其衍误,已为明确。

又《尚书大传》言“卜洛邑,营成周,改正朔,立宗庙”云云,亦谓立明堂中之文武世室耳,非别立七庙也。又考《周礼》为周公营洛以后制治之书,郑君训“正位”为宫庙,亦依礼文泛释而已,其实此书未施行也,故伪孔传只训《书》“攻位”为治都邑之位,正义乃谓规度其城郭、郊庙、朝市之位,良由误意洛邑别立宗庙故耳。

又许氏本南齐何佟之议,谓《孝经》所言宗祀文王于明堂,为岐周之明堂。汪中《明堂通释》据《礼》谓岐周明堂在郊,为周公摄政六年宗祀文王以配上帝之所。案:岐周明堂飨帝,而以文王相配耳,非常祀文王于其中也。迨周公营洛邑,推尊尊之典,复建明堂,并祀文武于太室,其得蒙清庙诸名。以此,愚故曰:周初,洛邑有明堂而无宗庙,知两都未尝并建宗庙也。然则汉沛宫、原庙之设,唐东都、阙主之议,讵可以上诬周公哉?(www.xing528.com)

【本篇结论】

吴文载《学海堂二集》卷六。《经解入门》照录,但删去作者之名。

案:昭穆之祀,在镐京,四亲外为二庙,与太祖庙而七,虽文武不能无祧,去祧为坛,去坛为,此亲亲之杀也。宗礼之定,在营洛明堂之中,为世室而宗祀文武以飨帝,此尊尊之义也。后儒不审世室为明堂,而列诸昭穆庙数中,又误读《洛诰》与《诗序》,遂谓洛邑更立宗庙,不知周公固未尝两都并建宗庙也。

又《逸周书·作洛解》:“乃位五宫、大庙、宗宫、考宫、路寝、明堂。”许氏据《北史·宇文恺传》引《周书》,无“宗宫、考宫”四字,《隋书·牛弘传》亦无“考宫”二字,证其衍误,已为明确。

又《尚书大传》言“卜洛邑,营成周,改正朔,立宗庙”云云,亦谓立明堂中之文武世室耳,非别立七庙也。又考《周礼》为周公营洛以后制治之书,郑君训“正位”为宫庙,亦依礼文泛释而已,其实此书未施行也,故伪孔传只训《书》“攻位”为治都邑之位,正义乃谓规度其城郭、郊庙、朝市之位,良由误意洛邑别立宗庙故耳。

又许氏本南齐何佟之议,谓《孝经》所言宗祀文王于明堂,为岐周之明堂。汪中《明堂通释》据《礼》谓岐周明堂在郊,为周公摄政六年宗祀文王以配上帝之所。案:岐周明堂飨帝,而以文王相配耳,非常祀文王于其中也。迨周公营洛邑,推尊尊之典,复建明堂,并祀文武于太室,其得蒙清庙诸名。以此,愚故曰:周初,洛邑有明堂而无宗庙,知两都未尝并建宗庙也。然则汉沛宫、原庙之设,唐东都、阙主之议,讵可以上诬周公哉?

【本篇结论】

吴文载《学海堂二集》卷六。《经解入门》照录,但删去作者之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