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钟鼓馔玉:探秘铜建鼓座

钟鼓馔玉:探秘铜建鼓座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钟鼓馔玉是以权贵人家的音乐和饮食代指富贵奢侈。出自唐代李白《将进酒》:“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相关链接钟鼓馔玉,一边聆听钟鼓音乐,一边品尝珍馐佳肴,形容高贵富足的生活。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建鼓底座上铸有许多相互缠绕的龙,正中间空心圆柱插着长木杆,贯穿鼓腔。战国早期,约公元前433年通高54cm,底径80cm,重192.1kg1978年湖北省随州市曾侯乙墓出土承插建鼓的底座。

钟鼓馔玉:探秘铜建鼓座

钟和鼓都是古代重要的乐器,二者搭配用以演奏宗庙礼乐。馔玉:珍美如玉的食品。钟鼓馔玉是以权贵人家的音乐和饮食代指富贵奢侈。出自唐代李白将进酒》:“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明朝张居正《学农园记》:“绮衣灿烂,钟鼓馔玉,剥下自润,而不睹其艰。”

相关链接

钟鼓馔玉,一边聆听钟鼓音乐,一边品尝珍馐佳肴,形容高贵富足的生活。此外还有“钟鼓之声”、“钟鸣鼎食”等,通过乐器演奏所指代的礼仪意义来彰显贵族阶级的身份地位。

文物小百科

鼓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通用的乐器。它虽然没有编钟、编磬一样有固定的音阶,但由于不同形态而演奏出不同的声音。鼓的演奏方式多种多样,例如“执而击之”的柄鼓,“悬而击之”的悬鼓,也有“植而建之”的建鼓。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建鼓底座上铸有许多相互缠绕的龙,正中间空心圆柱插着长木杆,贯穿鼓腔。龙身互相缠绕镂空,给人既纷繁缭乱、变幻莫测又舒展开朗、生动有序的奇特感受。整个鼓座远看像一盆熊熊燃烧的火焰,近看龙蛇似乎是被鼓声惊醒而飞腾缠绕。鼓声阵阵,醒龙腾飞,达到视觉与听觉的完美统一。

战国早期,约公元前433年

通高54cm,底径80cm,重192.1kg(www.xing528.com)

1978年湖北省随州市曾侯乙墓出土

承插建鼓的底座。底座整体镂空由8对16条龙组成,龙身镶嵌绿松石,这些龙首尾呼应缠绕在一起,是一件工艺复杂的青铜器

战国早期,约公元前433年

通高54cm,底径80cm,重192.1kg

1978年湖北省随州市曾侯乙墓出土

承插建鼓的底座。底座整体镂空由8对16条龙组成,龙身镶嵌绿松石,这些龙首尾呼应缠绕在一起,是一件工艺复杂的青铜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