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心理学:人际关系的发展

社会心理学:人际关系的发展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轻度卷入的人际关系中,交往双方所发现的共同心理领域较小,双方的心理世界只有小部分重合,这一范围内,双方的情感是融合的。在中度卷入的人际关系中,交往双方已发现较大的共同心理领域。分歧意味着人际关系双方不同点扩大,心理距离增加和彼此的接纳性下降。但实际上,此时彼此的关系已出现明显的困难。

社会心理学:人际关系的发展

(一)人际关系的状态和深度

心理学家按照情感融合的相对水平,将人际关系分为轻度卷入、中度卷入和深度卷入三种。在轻度卷入的人际关系中,交往双方所发现的共同心理领域较小,双方的心理世界只有小部分重合,这一范围内,双方的情感是融合的。在中度卷入的人际关系中,交往双方已发现较大的共同心理领域。相应的,双方的心理世界也有较大的重合。在深度卷入的情况下,双方已发现的共同心理领域有可能大于相异的心理领域,彼此的心理世界高度(但从来不会完全)重合,情感融合的范围也覆盖了大多数的生活内容。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只同极少数人能够达到这种人际关系的深度,有些人则从来没有与任何人达到这种深度的关联。

(二)人际关系的发展阶段

1.交往定向阶段

交往定向阶段涉及交往对象的选择,包含着对交往对象的注意、抉择和初步沟通等多方面的心理活动。

人际交往的定向阶段,其时间跨度随不同的情况而不同。邂逅相遇而相见恨晚的人,定向阶段会在第一次见面时很快就完成。而对于可能有经常的接触机会而彼此又都有较强的自我防卫倾向的人,这一阶段要经过长时间的沟通才能完成。

2.情感探索阶段

情感探索是双方探索彼此在哪些方面可以建立信任和真实的情感联系,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一般的正式交往模式上。随着双方共同情感领域的发现,双方的沟通也会越来越广泛,自我表露的深度与广度也逐渐增加。在这一阶段,人们的话题仍避免触及别人私密性的领域,自我表露也不涉及自己深层的方面。尽管,双方关系到这一阶段已开始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卷入,但交往模式仍与定向阶段相类似,具有很大的正式交往特征,彼此仍然注意自己表现的规范性。

3.感情交流阶段

人际关系发展到感情交流阶段,双方关系的性质开始出现实质性变化。此时双方在通常生活领域中涉及的人际关系安全感和信任感已经得到确立,因而沟通和交往的内容也开始广泛涉及自我的许多方面,并有较深的情感卷入。如果关系在这一阶段破裂,将会给人带来相当大的心理压力。在这一阶段,正式交往模式的压力已经趋于消失,双方交往的行为表现可以超出正式交往的范围,显示出融合的自发交往关系。此时,人们会相互提供真实的评价性的反馈信息、提供建议,彼此进行真诚的赞赏和批评。

4.稳定交往阶段

在这一阶段,人们心理上的相容性会进一步增加,自我表露也更为广泛和深刻。此时,人们已经可以允许对方进入自己高度私密性的个人领域,分享自己的生活空间和财产。但在实际生活中,很少有人达到这一情感层次的友谊关系。许多人同别人的关系并没有在第三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是仅仅在第三阶段的同一水平上简单重复。

(三)人际关系的破裂

1.人际关系破裂的过程

通常来说,一种情感关系从融洽走向终结,需要经历五个阶段(Myers,2002):

(1)分歧

人际关系的本质是情感的相互联系、相互卷入、相互拥有。它的基础,是卷入关系的双方必须有共同的情感。共同的情感存在,彼此的关系就存在。共同的情感消失,彼此的关系就破裂。而分歧,正是共同情感消失的开端。分歧意味着人际关系双方不同点扩大,心理距离增加和彼此的接纳性下降。随之而来的,是双方在知觉和理解上都朝不利于双方关系的方面倾斜,彼此都感到开始难以准确地判断对方。

(2)收敛

当关系开始出现裂痕时,双方总的沟通量会下降。此时谈话会高度注意、高度选择,并都指向减少彼此的紧张和不一致。在这一阶段,关系的发展还没有足以使人们明确表示对彼此的关系不再有兴趣,情感上的拒绝水平也还较低。因此,双方在表面上仍试图维持关系状态良好的印象。但实际上,此时彼此的关系已出现明显的困难。

(3)冷漠

在这一阶段,交往的双方开始放弃增进沟通的努力,人际关系的气氛变得冷淡。通常情况下,此时人们已不太愿意进行直接的谈话,而是多凭非语词方式来实现必要的沟通和协调。但与情感融洽时的状态不同,此时的非语词沟通是缺乏热情的,目光是冰冷的,也没有热情的期待。许多人都将与别人的关系在这一阶段上维持很长时间。

(4)逃避

随着关系进一步恶化,人际交往的双方会尽可能地相互回避,特别是避免只有两个人在一起无所适从的窘境。关系恶化到这一阶段,人们往往感到很难判断对方的情感状态和预言对方的行为反应。因此人们通常避免直接询问、提出要求等。

(5)终止

关系的终止可能是立即完成的,也可能拖延很久。关系终止的方式也各种各样。在某些情况下,关系终止有一个明显的标志,即在先前关系恶化的基础上发生一次直接的、激烈的冲突。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关系的终止则是前几个阶段关系恶化的自然延续。随着彼此相互交往的隔断,或彼此利益依存关系的解脱,冷漠和逃避的关系状态会转变为关系的最后终结。

2.人际关系破裂的预防

心理学家经过研究,提出了解决冲突的有效步骤。实践证明,这些步骤可以有效地帮助人们控制和消除冲突。这些步骤的具体内容是:

第一,相信一切冲突都可以理性而建设性地获得解决;

第二,客观地了解冲突的原因;

第三,具体地描述冲突;

第四,向别人核对自己有关冲突的观念是否客观;

第五,提出可能的解决冲突的办法;

第六,对提出的办法逐一进行评价,筛选出最佳的解决途径,最佳方法必须对双方都最有益;

第七,尝试使用选择出的最佳方法;

第八,评估实现最佳方案的实际效应,并按照给双方带来最大利益和有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维持的原则给予修正。

(四)改善人际关系的训练

1.人际敏感性训练

敏感性训练在美国盛极一时,20世纪六七十年代遍及全美国,被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誉为“本世纪最有意义的社会发明”。它是一种团体训练技术。它是从团体心理疗法发展起来的。敏感性训练最普遍的方式是训练团体或称T组(T-group,training group的简称)。这类团体通常由5~15人组成,包括一名心理学家。训练期限可以是1~4周,活动方式主要是语言交流。培训小组主要以非指导性的方式为参与者提供真实体验“此时此地”的情境。在活动的开始,团体成员之间往往先谈论参加这种活动的意图、试图解决的问题和对什么样的目标感兴趣。随着沟通的深入,人们会逐渐了解别人对自己的问题或当时的表现怎样反应。当团体成员之间的信任感和真诚的气氛建立起来之后,团体作为一个整体,会不容忍任何成员拒绝暴露真正自我。此时参与者通常的角色伪装会被撕去,使他们更好地看到自我的本来面目,并在其他成员的支持下理解并接纳真正的自我。

参与者也会在没有社会角色限制的条件下,通过各个成员所提供的多角度的见解,学会准确掌握、理解和评价别人的情绪状态和行为的意义,并在别人真实的反馈调节中,作出正确而为别人所接纳,同时又对人际关系起积极作用的反应。

2.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role playing)是一种常用的训练技术。它是通过充当或扮演某种角色,去体验、了解和领会别人的内心世界,理解自己反应的适当性,由此来增加扮演者的自我意识水平、移情能力,并改变其过去的行为方式,使之更适合自己的社会角色,从而获得新的社交技能。在人际关系方面,角色扮演方法可以直接帮助人们改善双方相互作用的状况,最终有效地改善彼此之间的关系。

(一)人际关系的状态和深度(www.xing528.com)

心理学家按照情感融合的相对水平,将人际关系分为轻度卷入、中度卷入和深度卷入三种。在轻度卷入的人际关系中,交往双方所发现的共同心理领域较小,双方的心理世界只有小部分重合,这一范围内,双方的情感是融合的。在中度卷入的人际关系中,交往双方已发现较大的共同心理领域。相应的,双方的心理世界也有较大的重合。在深度卷入的情况下,双方已发现的共同心理领域有可能大于相异的心理领域,彼此的心理世界高度(但从来不会完全)重合,情感融合的范围也覆盖了大多数的生活内容。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只同极少数人能够达到这种人际关系的深度,有些人则从来没有与任何人达到这种深度的关联。

(二)人际关系的发展阶段

1.交往定向阶段

交往定向阶段涉及交往对象的选择,包含着对交往对象的注意、抉择和初步沟通等多方面的心理活动。

人际交往的定向阶段,其时间跨度随不同的情况而不同。邂逅相遇而相见恨晚的人,定向阶段会在第一次见面时很快就完成。而对于可能有经常的接触机会而彼此又都有较强的自我防卫倾向的人,这一阶段要经过长时间的沟通才能完成。

2.情感探索阶段

情感探索是双方探索彼此在哪些方面可以建立信任和真实的情感联系,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一般的正式交往模式上。随着双方共同情感领域的发现,双方的沟通也会越来越广泛,自我表露的深度与广度也逐渐增加。在这一阶段,人们的话题仍避免触及别人私密性的领域,自我表露也不涉及自己深层的方面。尽管,双方关系到这一阶段已开始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卷入,但交往模式仍与定向阶段相类似,具有很大的正式交往特征,彼此仍然注意自己表现的规范性。

3.感情交流阶段

人际关系发展到感情交流阶段,双方关系的性质开始出现实质性变化。此时双方在通常生活领域中涉及的人际关系安全感和信任感已经得到确立,因而沟通和交往的内容也开始广泛涉及自我的许多方面,并有较深的情感卷入。如果关系在这一阶段破裂,将会给人带来相当大的心理压力。在这一阶段,正式交往模式的压力已经趋于消失,双方交往的行为表现可以超出正式交往的范围,显示出融合的自发交往关系。此时,人们会相互提供真实的评价性的反馈信息、提供建议,彼此进行真诚的赞赏和批评。

4.稳定交往阶段

在这一阶段,人们心理上的相容性会进一步增加,自我表露也更为广泛和深刻。此时,人们已经可以允许对方进入自己高度私密性的个人领域,分享自己的生活空间和财产。但在实际生活中,很少有人达到这一情感层次的友谊关系。许多人同别人的关系并没有在第三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是仅仅在第三阶段的同一水平上简单重复。

(三)人际关系的破裂

1.人际关系破裂的过程

通常来说,一种情感关系从融洽走向终结,需要经历五个阶段(Myers,2002):

(1)分歧

人际关系的本质是情感的相互联系、相互卷入、相互拥有。它的基础,是卷入关系的双方必须有共同的情感。共同的情感存在,彼此的关系就存在。共同的情感消失,彼此的关系就破裂。而分歧,正是共同情感消失的开端。分歧意味着人际关系双方不同点扩大,心理距离增加和彼此的接纳性下降。随之而来的,是双方在知觉和理解上都朝不利于双方关系的方面倾斜,彼此都感到开始难以准确地判断对方。

(2)收敛

当关系开始出现裂痕时,双方总的沟通量会下降。此时谈话会高度注意、高度选择,并都指向减少彼此的紧张和不一致。在这一阶段,关系的发展还没有足以使人们明确表示对彼此的关系不再有兴趣,情感上的拒绝水平也还较低。因此,双方在表面上仍试图维持关系状态良好的印象。但实际上,此时彼此的关系已出现明显的困难。

(3)冷漠

在这一阶段,交往的双方开始放弃增进沟通的努力,人际关系的气氛变得冷淡。通常情况下,此时人们已不太愿意进行直接的谈话,而是多凭非语词方式来实现必要的沟通和协调。但与情感融洽时的状态不同,此时的非语词沟通是缺乏热情的,目光是冰冷的,也没有热情的期待。许多人都将与别人的关系在这一阶段上维持很长时间。

(4)逃避

随着关系进一步恶化,人际交往的双方会尽可能地相互回避,特别是避免只有两个人在一起无所适从的窘境。关系恶化到这一阶段,人们往往感到很难判断对方的情感状态和预言对方的行为反应。因此人们通常避免直接询问、提出要求等。

(5)终止

关系的终止可能是立即完成的,也可能拖延很久。关系终止的方式也各种各样。在某些情况下,关系终止有一个明显的标志,即在先前关系恶化的基础上发生一次直接的、激烈的冲突。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关系的终止则是前几个阶段关系恶化的自然延续。随着彼此相互交往的隔断,或彼此利益依存关系的解脱,冷漠和逃避的关系状态会转变为关系的最后终结。

2.人际关系破裂的预防

心理学家经过研究,提出了解决冲突的有效步骤。实践证明,这些步骤可以有效地帮助人们控制和消除冲突。这些步骤的具体内容是:

第一,相信一切冲突都可以理性而建设性地获得解决;

第二,客观地了解冲突的原因;

第三,具体地描述冲突;

第四,向别人核对自己有关冲突的观念是否客观;

第五,提出可能的解决冲突的办法;

第六,对提出的办法逐一进行评价,筛选出最佳的解决途径,最佳方法必须对双方都最有益;

第七,尝试使用选择出的最佳方法;

第八,评估实现最佳方案的实际效应,并按照给双方带来最大利益和有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维持的原则给予修正。

(四)改善人际关系的训练

1.人际敏感性训练

敏感性训练在美国盛极一时,20世纪六七十年代遍及全美国,被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誉为“本世纪最有意义的社会发明”。它是一种团体训练技术。它是从团体心理疗法发展起来的。敏感性训练最普遍的方式是训练团体或称T组(T-group,training group的简称)。这类团体通常由5~15人组成,包括一名心理学家。训练期限可以是1~4周,活动方式主要是语言交流。培训小组主要以非指导性的方式为参与者提供真实体验“此时此地”的情境。在活动的开始,团体成员之间往往先谈论参加这种活动的意图、试图解决的问题和对什么样的目标感兴趣。随着沟通的深入,人们会逐渐了解别人对自己的问题或当时的表现怎样反应。当团体成员之间的信任感和真诚的气氛建立起来之后,团体作为一个整体,会不容忍任何成员拒绝暴露真正自我。此时参与者通常的角色伪装会被撕去,使他们更好地看到自我的本来面目,并在其他成员的支持下理解并接纳真正的自我。

参与者也会在没有社会角色限制的条件下,通过各个成员所提供的多角度的见解,学会准确掌握、理解和评价别人的情绪状态和行为的意义,并在别人真实的反馈调节中,作出正确而为别人所接纳,同时又对人际关系起积极作用的反应。

2.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role playing)是一种常用的训练技术。它是通过充当或扮演某种角色,去体验、了解和领会别人的内心世界,理解自己反应的适当性,由此来增加扮演者的自我意识水平、移情能力,并改变其过去的行为方式,使之更适合自己的社会角色,从而获得新的社交技能。在人际关系方面,角色扮演方法可以直接帮助人们改善双方相互作用的状况,最终有效地改善彼此之间的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