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结构改革:从数量型到规模效益型

教育结构改革:从数量型到规模效益型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近年国家政府机构改革的深入,一些中央部委被撤销建制,其原属高等学校,除少数划归教育部领导外,多数高校下放地方或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高等学校“条块分割”的体制,逐步趋于“条块结合”,结构得到了优化,规模效益得到了体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服务功能得到了加强。

教育结构改革:从数量型到规模效益型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一种国家集中计划、中央政府各部委(俗称“条”)和省级政府(俗称“块”)分别投资办学和直接管理的体制,这种“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存在许多与生俱来的弊端,行业部门办学和管理,造成学科门类单一、专业口径过窄,办学分散、重复设置、规模偏小的状况。1995年,全国普通高校校均规模2 700人左右,另有1 000人以下规模的普通高校142所,300人以下规模的19所,这种办学规模势必造成教育资源利用率极低。与此相联系的形成了结构布局不合理的状况,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阻碍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这种体制与我国“穷国办大教育”的国情不相适应,必须加以改革。

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最初提出共建、合作办学、划转、合并和协作办学5种形式。1997年李岚清副总理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8字方针,要求在2002年左右,基本完成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布局结构的调整,形成综合性大学、多科性大学和单科性大学比例合适的新格局。随着近年国家政府机构改革的深入,一些中央部委被撤销建制,其原属高等学校,除少数划归教育部领导外,多数高校下放地方或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1998年并入国家经贸委的原9部委所属91所普通高校中,81所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有10所以中央为主,成为教育部的直属高校。1999年,对国防科工委所属25所普通高校、34所成人高校进行管理体制的调整,25所普通高校中,考虑国防工业发展的特殊需要,有7所仍由国防科工委管理,其余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为主管理。2000年进行了范围最广泛、规模最大的调整,涉及49个中央部门的161所普通高校、97所成人高校,其中55所普通高校划归教育部或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其余都划归地方或以地方管理为主。到2000年,全国由387所普通高等学校、169所成人高校经合并调整为212所普通高校、20所成人高校。另外,由317所高校开展校际的合作办学,形成了227个合作办学体,初步实现了在省级统筹下形成的各地区比较合理的布局。高校通过“共建、调整、合作、合并”,克服了条块分割、部门和行业办学、规模过小、专业过窄、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状况,优化了教育资源配置,提高了办学效益。(www.xing528.com)

在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诸多形式中,合并组建多科性、综合性大学,无疑是迅速提高高校综合实力的最佳形式。高校合并实际上是一种教育资源的重组,是联合办学、优化资源配置的最高形式,是体制改革中体制变动最深、涉及各方面利益最深的一种形式。通过合并调整,一些地区高等学校重复设置、单科性学校过多、办学规模过小的状况有了较大的改变,组建了一批文、理、工、农、医等各学科门类比较齐全、规模较大、影响较好的综合性大学,不少学校合并后优势得到互补,资源得以共享,办学条件得到改善,综合实力明显增强。1998年9月中国教育界的第一艘巨型“航空母舰”浮出水面——新浙江大学成立了,这标志着我国向组建高层次、高水平的综合性大学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2000年,教育部抓住国务院规定大多数部委不再具备教育管理权,这些部委所属的一些著名院校与部委脱钩这一契机,加大了高校合并的力度,将48所院校合并为19所,组建了一大批新的巨型大学。我国高校的布局正逐步趋向合理,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学生平均规模由1992年的2 074人提高到现在的5 000多人。高等学校“条块分割”的体制,逐步趋于“条块结合”,结构得到了优化,规模效益得到了体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服务功能得到了加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