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一线实践案例研究:提升基础能力的五大工程

教育一线实践案例研究:提升基础能力的五大工程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南职业教育园区规划占地330公顷,其中职教园区规划占地198公顷、创意产业园区规划占地132公顷,力争三年基本建成,五年全面完善,实现职教园区与创意产业园区一体化,把园区建设成为就业、创业、产业“三业并重”的职业教育园区和生态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备、资源高度共享、生活服务配套的城市新区。将达州广播电视大学建成开放大学,构建终身教育服务平台。

教育一线实践案例研究:提升基础能力的五大工程

1.职教园区建设工程。按照高标准统一规划,大力度整合资源,多渠道筹集资金,快速高效建好园区的原则,立足达州,服务四川,辐射秦巴,因地制宜,又好又快建设西南职业教育园区。通过原有职教资源置换、国有土地开发、政府财政投入、银行信贷融资、吸引民间资金、争取项目支持等措施,打破“院校分割、实训分设、后勤分散”的局面,统筹城区职业院校集中办学,扩大职教规模,合理设置专业,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搭建产、学、研、用结合和校企深度合作平台。西南职业教育园区规划占地330公顷,其中职教园区规划占地198公顷、创意产业园区规划占地132公顷,力争三年基本建成,五年全面完善,实现职教园区与创意产业园区一体化,把园区建设成为就业创业、产业“三业并重”的职业教育园区和生态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备、资源高度共享、生活服务配套的城市新区。

2.职教中心建设工程。各县(市、区)在完成合格中职学校建设的基础上,整合县域内中职学校、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建成综合性、多功能、有较高办学水平与办学效益的县级职教中心。将达州广播电视大学建成开放大学,构建终身教育服务平台。加快达县职业高级中学、宣汉职业中专学校、开江县职业中学迁建扩容工程建设,完善大竹县职业中学新校区功能建设,推动万源市职业高级中学、渠县职业中专学校引进民间资金,整合职教资源,做大做强职业教育。改革职业学校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招生办法,采取兼并、合并、重组、联办、共建、划转、托管等方式,建设一批装备水平高、师资力量强、办学规模大、教学质量高、办学特色明的现代化职业学校。以高职院校和国重、省重中职学校为龙头,以特色骨干专业为纽带,以行业、企业为依托,围绕重点行业和新兴产业,组建一批区域性、行业性职业教育集团,促进职业教育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发展。

3.实训基地建设工程。以实用、通用、共享为原则,通过政府投入、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等方式,分期分批在能源化工电工电子、护理、物流、现代信息技术机械加工制造、汽车运用与维修、旅游、现代农业等专业领域,加快建设一批公共实训基地,实行共享共用。各县(市、区)重点建设1个区域共享的公共实训基地;各职业院校要多渠道争取资金,改善实习实训设施设备,建设一批与重点专业紧密结合的专业实训基地;鼓励、支持知名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www.xing528.com)

4.创意产业园建设工程。以优化创业环境、完善创业服务、培育创业主体为重点,加强产业和技术对接,促进产业聚集和产业配套,为企业提供管理咨询、信息咨询、人力资源培训等服务。以设计业为轴心,发展工业设计、信息咨询业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扶持动漫平面设计、文化及博览会等服务性创意产业,形成与职教园区专业对接,创新引导新兴产业与创建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基地相结合,加快建设创意产业园。促进职业院校选择重点专业、优势专业与企业对接,引进企业建设创意产业园,鼓励中小企业和大中专毕业学生进园创业。各县(市、区)选择1~2个特色专业,依托地方工业园区建设创意产业园,建成一批服务功能齐全、设施配套的创业服务基地,引导广大创业者走优质、高效的创业道路,帮助一批企业做大做强,培育一批企业上规模,为产业立市、工业强市提供后续动力。

5.“达州技工”人才培训工程。巩固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优化学校布局结构和专业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我市职业教育规模、结构、质量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市场为导向,整合优化和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创建达州技师学院,建成各级各类培训基地,开展各类培训,打造“达州技工”品牌。围绕工业强市核心战略,加强能源化工、加工制造、信息技术等专业建设,大力开展岗前培训、在职提高培训,培养创新型技能人才;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实际,加强涉农专业建设,强化水利电力专业建设,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和劳动力转移培训,加快培养新型农民;围绕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需要,加强旅游服务、医药卫生、财经商贸、公共服务等专业建设,积极开发培训项目,大力培养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的一线复合型、高素质技能人才,为我市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提供更为有效的人才和技术服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