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前儿童谜语活动设计与组织要点

学前儿童谜语活动设计与组织要点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桂花〉(二)幼儿谜语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要点幼儿谜语活动分为猜谜和编谜两种活动形式。二是教师提出一系列启发性问题,引导幼儿完整编谜。

学前儿童谜语活动设计与组织要点

(一)谜语的特点

谜语既是一种特殊的诗歌,又是有趣的智力游戏材料。它通常运用比拟的手法,描绘某种事物、现象的各方面特征,而不说出事物或现象的名称,让猜谜者根据描述的材料猜出来是什么事物或现象。其中给出的描述语句称为“谜面”,猜出来的事物或现象叫“谜底”。谜面通常是五字句或七字句构成的四句儿歌,具有诗歌语言通俗简练、韵律自然和谐的特点,念起来像儿歌一样顺口,同时又具有开启幼儿心智、训练幼儿思维的意义,所以,深受幼儿喜爱。下面就是一组谜语。

1.一个小小游泳家,说起话来呱呱呱,小时有尾巴没有脚,大了有脚没尾巴。〈打一动物

2.红红眼睛白白毛,长长耳朵短尾巴,身披一件白皮袄,走起路来轻轻跳。〈打一动物〉

3.平日不见,中秋想你,有方有圆,又甜又蜜。〈打一食品〉

4.身穿绿衣裳,肚里水汪汪,生的儿子多,个个黑脸膛。〈打一水果

5.长长一铁龙,首尾节节通,一日行千里,次次立大功。〈打一交通工具

6.有种小鹅生得怪,雪地里面把家安。身上穿件黑棉袄,胸前却系白肚兜。〈打一动物〉

7.有个美丽小姑娘,身上穿着花衣裳。天天都在花里忙,辛勤劳动它最棒。〈打一动物〉

8.年纪不是很大,胡子倒有一把,没事啃啃青草,有事就叫妈妈。〈打一动物〉

9.白嫩宝宝,洗澡吹泡泡,洗洗身体小,再洗不见了。〈打一生活用品〉

10.身大身肥眼睛小,好吃懒做爱睡觉。模样虽丑浑身宝,生产生活不可少。〈打一动物〉

11.独木造高楼,没瓦没砖头。人在水不走,水在人上流。〈雨伞〉

12.两叶花四朵,颜色白又黄。一年开一次,八月放异香。〈桂花

(二)幼儿谜语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要点

幼儿谜语活动分为猜谜和编谜两种活动形式。由于谜语活动对幼儿的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即:幼儿必须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事物或现象的特征有一定的认知,具备一定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思维发展具有一定的概括性等,才能准确开展谜语活动,所以谜语活动主要在中大班开展。

1.幼儿猜谜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要点

(1)创设情境导入,方法与诗歌类似,以便引起幼儿猜谜的好奇心和浓厚兴趣。

(2)教幼儿掌握猜谜的具体方法。

如果是儿童初次接触猜谜语,教师要先介绍谜语的组成:由谜面和谜底构成,猜谜的方法要求幼儿仔细听清楚每个字、每句话,并把几句话连起来想,注意谜面的每句话都要与谜底吻合,再把每句话的特征综合起来判断,以猜出谜底。

(3)教师示范猜谜。

教师出示谜语后,示范猜谜,引导幼儿将谜面与谜底每一句逐句对应、检验。如谜语《星星》:

许多小银灯,

挂在天空中。

白天看不见,

晚上才出现。

(谜底:星星)

教师提问题:天空中有什么东西像小银灯呢?晚上才出现,是什么东西呢?要把猜的东西一句句核对。到谜面的每一句都与星星的特征相吻合,综合起来,猜出的谜底就是“星星”。

(4)教师引导幼儿猜谜。

教师念谜面时,要求发音准确,吐字清楚,速度适中,关键词重读;启发幼儿猜谜时,教师可以通过适当讲解,提出启发性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如以下谜语。

身穿黄衣褂,

弯弯像月牙

吃着软又甜,

宝宝最爱吃。

(打一水果)(谜底:香蕉)(www.xing528.com)

教师出示谜面时,幼儿可能很难猜出是香蕉,要是教师抓住“像月牙”“黄”“软”“甜”启发幼儿思考,提出关键性的启发性问题:“在我们知道的水果中,什么水果身穿黄衣裳?并且它长得像月牙,软软的,吃起来是甜甜的。”幼儿综合以上特征进行思考,就很容易猜出是“香蕉”了。出示谜底时,师生共同印证谜语,教师可拿出作为谜底的实物或图片,引导幼儿将谜面的每一句逐句与谜底核对,再次印证谜语。

(5)教幼儿记忆谜语谜面儿歌。方法同诗歌类似。

(6)同样方法出示谜语2~3个,引导幼儿猜谜。猜谜活动结束时,鼓励幼儿将学会的谜语回家去给别人猜,并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和娱乐活动中都可进行猜谜活动。

2.幼儿编谜活动设计与组织要点

编谜对幼儿的知识面、智力和语言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需要幼儿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主要是对生活中常见事物或现象的特征或习性,要有一定的认识。所以主要在大班开展。

(1)教师引导幼儿认识谜语特点。

教师可以向幼儿解剖一首已猜过的谜语,使幼儿懂得谜语的构成和相关特点。例如前面猜的谜语“香蕉”,前两句是讲香蕉的形状,后两句是讲它的口感。通过分析,说明编谜的方法很多,可以从物体的形状、颜色、声音、动态、性质、用途或者生活习性等方面去编,同样的东西,也可以有各种不同的编法。编出的句子要短小精炼,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2)教师示范编一首谜语。

教师示范编谜前,应出示谜底的实物或图片,让幼儿观察熟悉它的特征,教师再边看实物或图片边逐句编谜,编好后,引导幼儿将编出的谜语与实物或图片,加以对照,使幼儿进一步掌握编谜的方法。

(3)教师出示谜底,引导幼儿编谜。一般可以采取以下两种编法。

一是教师启发幼儿逐句编谜,例如:以“肥皂”为谜底,教师出示一块方形肥皂,问:这块肥皂样子像什么?幼儿七嘴八舌编出各种不同的句子,确定一句:“看看像块糕”。这块糕能用嘴咬吗?幼儿说不能,引导又编出一句:“不能用嘴咬。”教师让肥皂沾上水,用手搓搓,手上显出白泡泡,引导又编出两句:“沾水搓一搓,满手白泡泡。”这就编出一首肥皂的谜语。这种编法虽较呆板,但较容易,对初学编谜者可用。

二是教师提出一系列启发性问题,引导幼儿完整编谜。最后教师对幼儿编出的句子进行指导、修改,集体编成一首谜语的谜面。例如,还以“肥皂”为谜底,让幼儿观察肥皂后,教师提问:肥皂看起来像什么?它有什么用?要是碰到水后会怎么样?根据问题,幼儿先三三两两地试编,再请他们发言,教师进行指导,最后编出:“小小一块糕,洗衣不可少,沾水搓一搓,衣服干净了。”

(4)教师引导幼儿背诵自编谜语。编好的谜语引导幼儿背熟,鼓励幼儿给中班幼儿或家长猜,以提高对编谜的兴趣。编谜也可以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进行,鼓励幼儿编谜后互相猜。

案例九

创编谜语活动“聪明仔”(大班)

活动目标

1.了解谜语含义,能够运用形象的语言描绘所观察、触摸到的物体特征,并用自己的语言编成谜语。

2.发展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过程

一、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幼儿对谜语产生兴趣,并了解谜语的含义

教师:“小朋友们,我听说聪明城堡里有好多的宝贝,你们想和我一起去找宝吗?那好,让我们出发吧!”

“哎呀,前面是什么挡住了我们的去路?小朋友们,你们来猜一猜?会是什么呢?那我来说一说。它呀……”(教师配合动作讲述)

“个子和云一样高,树木都在它怀抱。一座一座肩并肩,春绿秋黄景色好。”

揭示谜底。启发幼儿思考:“那你们是怎么猜出来的呀?”

“小心!这又是什么挡住了我们的去路?它呀……”

“细细长长像带子,弯弯曲曲流远方,哗啦哗啦歌儿响,小鱼小虾喜洋洋。”

“小朋友们,你们快猜猜,这又是什么呀?”(小河)“你们真聪明,谜底真的是小河。”

二、初探幼儿想象空间,引发幼儿思考、寻找物体特征

“小朋友们要想打开聪明大门,请你们在钥匙树上找到唯一一把符合以下四个条件的钥匙——身体胖又圆,衣服身上穿。肚里兄弟围着坐,吃到嘴里酸又甜。”

“恭喜你们打开了聪明大门,你们真棒!请问要继续闯关吗?”“要!”“那就请你们继续加油吧!”

三、进一步拓展幼儿思维空间,使其用形象的语言表述不同物体的特征,幼儿集体创编谜语

四、扩展幼儿视野,使其能独立创编谜语

“聪明城堡有一个规定,就是当你找到宝贝以后,要快速把它藏在身上,不要让其他人看见,更不能说出宝贝的名字。你要把你的宝贝编成一个好听的谜语让大家猜。如果编的好,那这个宝贝就送给你了,如果你把它的名字直接说出来的话,那聪明城堡可就要收回你的宝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