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乾隆四十二年丁酉(1777)——古典文献研究19辑下卷

乾隆四十二年丁酉(1777)——古典文献研究19辑下卷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八月一日,與嚴果、吴錫驥(月舟)、王賓(六四)、朱琪(珣伯)至三竺進香,與省齋上人譚詩論畫,飯於山店。按《輶軒録》編於嘉慶二、三年間,此言“每月朔詣上竺進香……如是者二十餘年”,則在本年稍前。是月,八赴鄉試,仍黜。乾隆十九年進士,官廣西岑溪知縣,有循政。服闋,年未五十,不謁選。著書四十餘種,其要者有《十三經音略》、《爾雅補注》、《杜詩雙聲疊韻譜括略》、《西夏列傳》、《遼詩話》、《耄餘詩話》等。

乾隆四十二年丁酉(1777)——古典文献研究19辑下卷

館於汪氏振綺堂。

八月一日,與嚴果、吴錫驥(月舟)、王賓(六四)、朱琪(珣伯)至三竺進香,與省齋上人譚詩論畫,飯於山店。入靈隱,登韜光禪院;出山,循湖訪流沙,有詩紀之。(《朗齋遺集》卷一)

釋見賢,一名際賢,字省齋,俗姓陳,浙江烏程人,天竺見心房僧,工詩善畫。《兩浙輶軒録》卷三十九“見賢”條,朗齋《詩話》云:“予每月朔詣上竺進香,輒坐山房,與師茶話論詩,良久而别,如是者二十餘年。……著詩一册,自題曰《靜中自笑》,嘗乞予改定。”按《輶軒録》編於嘉慶二、三年間(1797—98),此言“每月朔詣上竺進香……如是者二十餘年”,則在本年稍前。

是月,八赴鄉試,仍黜。

是年,胡曉山爲朗齋繪《溪山獨往圖》,寫朗齋游栝蒼失道事。金德輿見之,屬方薰(蘭坻)别作一册以贈,且題詩册尾,二人遂訂交焉。(《兩浙輶軒録》卷三十七“金德輿”條引《碧谿詩話》)

金德輿,字雲莊,號鄂巖,浙江桐鄉人。監生,官刑部主事,著《桐華館吟稿》。王昶《蒲褐山房詩話》云:“雲莊能詩善畫,累世所藏法書名迹及宋刻書甚富。〔高宗〕南巡時,擇善本以進,有文綺之賜。……入貲爲刑部主事,不久,乞病歸。所居桐華館,擅圖書花木之勝,與蔣君元龍、方君薰等,流連文酒。四方名士過桐鄉者,必造請盤桓而後去。”(王昶《湖海詩傳》卷三十八)

時朗齋所著《説文繫傳考異》一書,都中頗多傳寫影鈔者。(www.xing528.com)

陸心源《皕宋樓藏書志》卷十三載明年九月丁杰《繫傳考異》手跋云:“去歲冬,錦鴻(森按:丁杰原名)借靈石何庶常(按思鈞)抄本影抄;同時海寧沈匏尊亦影抄一本,乃大興翁學士(按方綱)本也。翁本無篆文,惟何本有之,誤謬實多。……邇與歙縣程易田(瑶田)閒談,始知何庶常借易田本影抄,易田本又出於長洲汪竹香。易田云:‘竹香絶秘惜此書,不肯語人。’……偶爲易田所見,强借得之。”按此本署名汪憲,知由四庫館中鈔寫流傳於外者。丁杰戊戌六月十八日復有一跋,中言:“輦下諸公傳抄者並署朱君名,不復知有嫁名汪主政事,乃據吴門副本耳。”即由朱奂滋蘭堂本傳録,流傳都中者,故署朗齋原名。觀此,是書當日見重學林,可略見其概矣。蓋《説文繫傳》久無刊本流傳,故《考異》一出,四方學者競相傳寫也。

朗齋館於汪氏者十三年,明春將應聘入都。臨别,振綺堂主人汪汝瑮倩胡曉山仿李伯時西園畫法,繪《東軒雅集圖》,寫堂中裙屐之盛,朗齋撰《記》以志。

朗齋《東軒雅集圖記》略云:“東軒者,汪氏振綺堂左偏主賓燕游之室也。主人滌原、兼山、秋巖、天潛晜弟雅好客,軒有池亭、花木、竹石之勝。軒中樂事,則投壺賦詩,鳴琴作畫,壺觴雅集,無間佳日。胡君曉山仿伯時西園畫法,寫裙屐之盛。……會者凡十八人,肖鬚眉,體情性,曉山妙筆傳神矣。余館是軒十有三年,與群公有新知舊雨之盛。閑雲乍飛去,作金臺之客,主人多情,邀曉山爲圖,以繼昔賢韻事。散者依然常聚,其在斯乎!松柏之交,久而彌貞。覽斯圖也,斯勿諼焉。”(羅以敬《新門散記》“東軒”條引)

是年,周春送兒省垣歲試,過訪,深服朗齋學問淹雅,遂訂交焉。

周春《耄餘詩話》卷四:“戊戌,送亡兒利親歲試至杭,訪朱朗齋文藻於汪氏飛鴻堂,服其學問淵博,與之訂交。嗣後書札頻通,君亦極其傾倒。”按此文“戊戌”疑爲“丁酉”之誤,蓋戊戌歲初朗齋已上京,不得復與周春歲試相見也,此周氏耄年誤憶耳,今改次於本年;文中“飛鴻堂”乃汪啓淑齋名,疑亦“振綺堂”之誤也。

周春,字松靄,浙江海寧人。乾隆十九年進士,官廣西岑溪知縣,有循政。丁憂去官,岑溪人感之,構生祠祀焉。當道延修《梧州府志》,《志》成乃歸。服闋,年未五十,不謁選。家有著書齋,凝塵滿室,插架環列,卧起其中者三十餘年,日以著述爲事。四部七略,靡不瀏覽,尤究心字母,長於音韻之學。著書四十餘種,其要者有《十三經音略》、《爾雅補注》、《杜詩雙聲疊韻譜括略》、《西夏列傳》、《遼詩話》、《耄餘詩話》等。《清史列傳》卷六十八、《清史稿》卷四八一有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