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青少年适应能力培养与表达技巧——抑扬法的作用

青少年适应能力培养与表达技巧——抑扬法的作用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抑是压下法,即批评、贬斥;扬是抬起来,即表扬、褒奖。从表现技巧说,郑板桥就用了抑扬技巧。他的祝寿词里虽只四句,但由于前两句和后两句都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所以达到了引起人们强烈反响的艺术效果。为什么抑扬手法能起到这种作用呢?因为一抑一扬之间,形成了很大的反差,造成了鲜明的界限,所以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作文时,适当地运用抑扬法,就会增加文章的表现力。这是先抑后扬的手法。

青少年适应能力培养与表达技巧——抑扬法的作用

抑是压下法,即批评、贬斥;扬是抬起来,即表扬、褒奖。抑扬技巧就是为了表扬、褒奖什么人和什么事前,先加以批评和贬斥,这叫先抑后扬或欲扬先抑;也可以反过来,即为了批评、贬斥什么人或什么事,先加以表扬、褒奖,这叫先扬后抑或欲抑先扬。

这似乎挺不好理解,那么看看郑板桥祝寿的故事就会清楚了。

郑板桥是清代画家书法也很有造诣,他还担任过知县的小官。为人幽默、风趣。一次,有人请他去赴宴。因为那家人家有个老太太过八十岁生日。老太太共有五个儿子,这五个儿子都很有出息。郑板桥是当时的名人。有他去参加生日宴会,自然对主人来说是挺光彩的事儿。郑板桥高高兴兴地去了。宴会上,大家请他说吉利话,他痛快地答应了,指着那过生日的老太太,大声地说:“八旬老太不是人——”

人家过生日,张口竟说别人“不是人”,客人吃惊,老太太听后,脸就拉长了。郑板桥不理睬别人的反应,继续念道:“天上神仙下凡尘”。

客人笑了,老太太尤其笑得开心。神仙是长生不老的,她是神仙,能不高兴吗?郑板桥还是不理睬别人的称赞,又指着老太太的五个儿子,说:“五个儿子都是贼……”

主人和客人都震惊了。郑板桥不紧不慢地说了下句:“偷来蟠桃献母亲”。

主人和客人都齐声欢呼起来。蟠桃是天上的仙桃,孙悟空就在天宫看守过蟠桃园,并偷吃过蟠桃。这种仙桃,人吃了能长生不老。能偷蟠桃献母亲,岂不太妙了。

从表现技巧说,郑板桥就用了抑扬技巧。他的祝寿词里虽只四句,但由于前两句和后两句都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所以达到了引起人们强烈反响的艺术效果。为什么抑扬手法能起到这种作用呢?因为一抑一扬之间,形成了很大的反差,造成了鲜明的界限,所以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果作文时,适当地运用抑扬法,就会增加文章的表现力。

《我的同桌》,就巧妙地运用了抑扬技巧:(www.xing528.com)

妈妈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真的吗?我从没看出我的同桌——常毅,有什么优点,学习倒数第一,课上从不发言,课下叽叽喳喳,活像个小老太婆,跟我这个大队委比起来,能有什么优点?

可是,那一次我突然发现……

那天中午,常毅问我:“你属什么”?“属马的,你问这个干什么?”我挺奇怪。“我给你捏匹马怎么样?”“你?!别吹牛了,连字都写不好,还能捏出匹马来?”“哼,你可别从门缝里看人!”他说着,掏出块橡皮泥

我便也凑过去,只见他把橡皮泥掰成几块,揉成圆柱形,用手揉揉,摁摁。看他那镇定自若的样子,真像个老艺人呢。常毅用手利索地捏出两个尖,两指甲在橡皮泥上划几道,哇,一个小马头做好了!我心里暗暗吃惊:想不到他……

“小艺人”又拿起一块,在手心里揉一揉,搓几下,压一压;噢,又是一块,捏捏,摁摁刮平了;啊,又是一块!……我的眼睛匆忙地盯着,他的手像变魔术般地在小小的橡皮泥上揉着,捏着,手指轻巧地跳着……哇!一匹枣红色的小马奇迹般地出现了!我瞪大眼睛,惊讶地端详着:马头稍稍歪着,两只有神的大眼睛里透着可爱,四条健壮而匀称的腿,稍稍向前迈着步子,身子像披了一张红绸缎一般,马尾巴甩着,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真是一匹即将出征的小战马。我呆呆地看着,简直不敢相信竟是出自于眼前的这个男孩子这手。

“捏得怎么样?”他得意地问我。“嘿,真漂亮!你真棒!”我第一次这么佩服他。的确,他在这方面远远胜过了我,远远胜过……

我找到了我的同桌的优点,在他身上,我也懂得了不少。

这篇作文先写“我。”开始看不起自己的同桌,因为他“学习倒数第一,课上从不发言,课下叽叽喳喳,活像个小老太婆”,认为他“能有什么优点”。这样批评、贬斥,即是“抑”。接着,小作者详细地记述同桌手巧:用橡皮泥捏出小马,这是褒奖、表扬,也就是“扬”。由于前边用的是“抑”的手法,使后面捏小马的优点显得更为突出了。通过抑扬,将每个人都有优点,应该全面地看待别人,虚心地学习别人的长处的中心思想表达得很突出。

这是先抑后扬的手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