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新环境

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新环境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无论年龄、身份地位、资格和收入情况如何,每个人都可以也应该参与志愿服务或成为志愿者,并在志愿服务中表达自己的公民权利。图书馆精神和志愿者精神都强调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这也是图书馆和志愿服务公益性特点的内涵支撑。图书馆具有吸引志愿者、使志愿精神发扬光大的客观优势和现实土壤,而志愿者作为强大的社会力量,在服务过程中可以促进图书馆的发展,帮助图书馆更好地履行使命、服务读者。

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新环境

(一)图书馆服务与志愿服务本质上相契合

图书馆服务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一种,与志愿服务,特别是文化志愿服务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二者的精神内涵,即图书馆精神与志愿服务精神也有强烈的共鸣。可以说,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支点作用,文化志愿果务则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二者在本质上存在天然的共性。志愿精神作为一种利他主义和慈善主义的精神,与图书馆的服务精神、人文精神在内涵上也存在显著的关联。

首先,文化志愿服务与图书馆服务在性质上有诸多相似之处。一方面,文化志愿服务与图书馆服务在服务方式和手段上都是以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为主,二者在公共性、服务性和文化性等方面不约而同;另一方面,作为志愿服务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文化志愿服务不以获得物质报酬为前提,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公益性的文化服务。图书馆则是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其宗旨就是为人民群众提供基础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二者在非营利性和公益性方面别无二致。

其次,图书馆精神与志愿精神之间有强烈的共鸣。在图书馆服务行为和文化志愿服务行为背后,是图书馆精神和志愿精神的张扬。而不论是图书馆精神还是志愿精神,二者都是以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为基础。①自由平等的人文精神。公共图书馆精神要点有两点:平等服务和免费服务。平等自由的人文精神同样渗透在志愿服务中,构成了“志愿精神”的精髓。“志愿者”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无论年龄、身份地位、资格和收入情况如何,每个人都可以也应该参与志愿服务或成为志愿者,并在志愿服务中表达自己的公民权利。②助人的人文精神。图书馆精神和志愿者精神都强调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这也是图书馆和志愿服务公益性特点的内涵支撑。③共享的人文精神。志愿服务提倡“共享个人的精力、才能和精神”,从事社会公益事业,而图书馆的建立正是基于知识共享的理念。因此,无论是志愿者精神还是图书馆精神,都充分体现着共享的人文精神。

(二)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www.xing528.com)

图书馆作为非营利性公益事业,以社会效益为追求。充分开发、利用图书馆公共资源,宣传扩大图书馆社会影响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我国建设精神文明、加强“文化自信”的时代背景下,图书馆需要更加主动地发挥其文化功能,在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在此过程中,如何协调和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共同促进图书馆的发展,无疑是图书馆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志愿者则是社会资源中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图书馆可以对他们进行招募和管理,是有效利用社会力量的创新举措。而志愿者们不计报酬、怀着强烈的兴趣和高度的责任感帮助图书馆提供读者满意的活动,是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的新鲜血液和有益助力。志愿者队伍的建设情况和服务质量,也是对一个图书馆文化吸引力、综合管理能力、社会影响力进行判断的依据之一。

(三)图书馆进一步开放的要求

大多数志愿者都来自图书馆的读者群体,他们既是图书馆服务的受益者,又是图书馆服务的工作者。他们拥有双重视角,既了解图书馆服务中最使读者舒适釔满意的地方,也了解读者想要在图书馆服务中寻求什么。正是由于这种身份的双重性,志愿者成为图书馆与读者之间沟通和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开馆有益,图书馆志愿服务的引入,符合图书馆的开放精神。而志愿者在宣传图书馆文化、为读者和图书馆提供更多服务的同时,在读者和志愿者角色的转换中,更能发现图与馆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能够改善图书馆的服务,进一步促进图书馆更加合理地开放,使广大的读者受益更多。

图书馆具有吸引志愿者、使志愿精神发扬光大的客观优势和现实土壤,而志愿者作为强大的社会力量,在服务过程中可以促进图书馆的发展,帮助图书馆更好地履行使命、服务读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