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婴儿语言发展的四个阶段

婴儿语言发展的四个阶段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语言发展是婴儿心理发展过程的最重要内容之一,语言和思维并列为婴儿认知发展的两个核心内容。婴儿的这种咿呀语,很多的时候并不是在模仿大人,他们这样做是为了听到他们自己的声音,他们还用不同的声音表示不同的情绪。语言发展的表达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婴幼儿的主动语言发展迅速,句子的结构也更加复杂,并开始掌握最基本的语法。两岁以后的婴儿已经了解基本的时间概念,并且能通过语言表述出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婴儿语言发展的四个阶段

语言发展是婴儿心理发展过程的最重要内容之一,语言和思维并列为婴儿认知发展的两个核心内容。语言学索绪尔(Ferdinard de Saussare)认为应当区别语言(language)和言语(speech)的概念,以区分社会性语言(social language)和个别性语言(individual language)。按这种提法,心理学中所谓的个体语言发展严格来说应属言语发展的范畴。但鉴于目前国外和国内心理学界一般统称为语言发展而不做详细区分,因此本书中也不详究两者差别,兼而用之。

1.语言能力的发展阶段

婴儿呱呱坠地的第一声啼哭,是他人生的第一个响亮音符,但此时的个体还不具备真正的语言交流能力,婴儿的第一个词语大约产生于出生后的10~14月之间。婴幼儿的语言能力发展具有阶段性,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从出生至1周岁为语言发展的准备阶段,1~1.5周岁为理解阶段,1.5~3周岁为表达阶段。

(1)语言发展的准备阶段

在生命的第一年里,婴儿的语言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满3个月之前):简单发音阶段。婴儿1个月内偶尔会吐露ei、ou等声音,第2个月发出m-ma声,第3个月出现更多的元音和少量辅音,比如a、ai、e、ou、m、h等。

第二阶段(4~8个月):连续发音阶段。这时发出的辅音更多了,而且出现了连续的音节,比如ba-ba、da-da、na-na等,而大人常误以为这时的mama、pa-pa是婴儿在叫妈妈爸爸。

第三阶段(9~12个月):学话阶段。这时婴儿开始模仿大人发音,开始把词和对应的事物联系起来,开始对词义产生理解。大约从2~3个月开始,当婴儿吃饱了而且身上舒服的时候,就发出一种咿咿呀呀的声音,例如aiai、ei-ei、a-a-a、e-e-e、ou-ou-ou、hei-hei等,约到半岁左右,婴儿能发出更多的语音,比如ma-ma、ba-ba、da-da、na-na等。

婴儿的这种咿呀语,很多的时候并不是在模仿大人,他们这样做是为了听到他们自己的声音,他们还用不同的声音表示不同的情绪。咿呀语和真正的语言不同,它不需要去教,但父母可以通过微笑和鼓励增加婴儿咿咿呀呀的次数。

大约在7~8个月的时候,婴儿才开始对特定的词产生反应。比如,大人常常一面拍手,一面说“拍手、拍手”,经过不断重复后,只要大人一说“拍手”,婴儿就会做拍手的动作。如果当着婴儿的面指着猫说“猫、猫”,经过多次重复后,只要大人说“猫呢?”婴儿就会转头去看猫。实际上,这时的婴儿并不能了解这些词的意义,只是经过大人反复刺激后建立了词和物的一种联系。

当婴儿不仅能听懂词,而且还能在听懂词的基础上会说出词,这时语言才开始成为他与外部交往的工具,一般要到1周岁左右出现。而这时婴儿说话的积极性不高,也只能理解二十个左右的词。

(2)语言发展的理解阶段

这个时期婴幼儿对成人语言的理解发展比较快,但本身主动说话的能力发展得较慢。一岁半以前,婴幼儿主要说的是一两个词,比如婴幼儿可能会用“帽帽”来表示“我要戴帽子”。这些词不能很好地表达婴幼儿的意思,而且发音也常不清楚,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一岁半以后,婴幼儿的词汇量明显增加,词类范围明显扩大,可以说多个词组成的句子。虽然这些句子开始时很简单,也谈不上什么句法规则,但毕竟婴幼儿开始用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了。之后,句子的结构越来越复杂,字数也越来越多,表达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

(3)语言发展的表达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婴幼儿的主动语言发展迅速,句子的结构也更加复杂,并开始掌握最基本的语法。到两岁时,婴幼儿逐渐能表达一些特殊的意义。其中包括:①时间。两岁以后的婴儿已经了解基本的时间概念,并且能通过语言表述出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比如,他会说“我刚刚洗过手”,“今天是星期天,不去幼儿园了”。当然他所表述的时间可能与实际不相符(比如“我只睡了一分钟”,事实上他睡了三个小时)。②人际关系。两岁以后的婴儿能够通过语言称谓区别出自己与家庭成员的关系。比如,婴幼儿对他的姑姑说:“你悄悄带我去上街,别告诉你哥和你嫂子”。③年龄。两岁以前的婴幼儿能说出自己几岁只是因为父母曾反复教他,而两岁以后,他已经初步理解年龄的含义。比如,婴幼儿把饭撒在地上,妈妈批评他时,他会说“我还小呢”。虽然他还搞不清楚究竟两岁大还是三岁大,但已经有了笼统的年龄大小的概念。④开始表达美与丑的内容。两岁以后的婴幼儿开始注意美的西和丑的东西。比如,每当妈妈穿上好看的衣服,他可能会说“妈妈真漂亮”。当婴幼儿到两岁半左右的时候,他们几乎能够表达日常生活中经历的所有事情。(www.xing528.com)

语言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语言为婴幼儿学习社会经验、形成道德品质提供了基础。从此,语言替代了哭、笑等原始的交流方式,成为个体进行社会交往和积极适应环境的最主要工具。

2.语言获得理论

(1)后天学习理论

这种理论强调后天的学习对儿童习得语言起决定作用。美国心理学家阿尔波特(Floyd Allport)于1924年提出了语言是从模仿得来的观点,认为儿童学习语言是对成人语言的临摹,儿童的语言只是成人语言的简单翻版。更具代表性的行为主义语言获得理论则认为,言语行为是对外界刺激的习惯化反应体系,是通过强化、塑造、模仿形成的;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认为语言发展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训练而非成熟;注重激起言语行为的刺激和语言运用的后果,认为环境因素即刺激和强化的历程决定言语的形成和发展。斯金纳把语言看成是一种行为,认为儿童习得语言行为就像老鼠按门闩形成操作条件反射一样,即儿童的语言行为是通过食物或别人的语言声音、手势的强化而习得的。当儿童与成人相互作用时,儿童作出的语言行为(如说出一个词)如果受到听话人的奖赏(赞许、微笑),他就会再作出这种语言反应;如果受到听话人的惩罚(气愤或不高兴的评论),他就会回避这种语言反应。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说则认为儿童是靠模仿成人的语言来获得语言的。

毫无疑问,后天学习在儿童语言获得中是起作用的。词汇意义的一些方面可以通过经典条件反射而获得。例如,如果一些词与某种愉快或不愉快的事件反复结合,那么这些词就有可能变成愉快或不愉快的。操作条件反射技术已被用于向智力落后儿童教授简单的词义。如果一个儿童发出一个适当的声音而受到正强化(例如,在玩皮球时说出“皮球”一词),那么这个儿童就可以逐渐学会把这个词与它所指的对象联系起来。模仿在儿童语音习得中的作用是众所周知的。

然而后天学习论却难以解释儿童语言获得的全过程。儿童约在3~3.5岁就基本上掌握了母语的基本语法结构,会自由地说出各种句子。如果儿童说出的每一个句子都是通过强化(奖励或惩罚)而获得,那么能把词组合起来成为有意义的句子的数量就太大了,一个人仅仅去听所有这些句子就要花费几乎数不尽的时间。显然,强化论是无法完全解释儿童是如何获得语言的。又如,平时父母和幼儿交谈时,父母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思想交流方面,而很少对语言进行有意识的训练。再如,通过对多民族儿童学习母语过程的比较研究发现,尽管英、德、俄、芬兰等语种的语法规则很不相同,但各民族儿童开始学话时都表现出某些共同的特点。他们不仅经历大致相同的发展阶段,而且常犯类似的语法错误。这似乎说明语言的发展是不受外部学习条件影响的。显然,仅用条件反射的后天学习论是难以完整地解释儿童的语言获得的。

(2)先天成熟理论

这种理论则强调先天的遗传因素起决定作用。与后天学习论针锋相对,乔姆斯基(Noam Chomsky)提出人类在遗传上就具有非常独特的“语言官能”,儿童生下来就具有支配人类语言结构普遍原则的天赋知识,这种知识体现在“语言获得装置”(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里面。通过“语言获得装置”,儿童才能从周围听到为数不多的素材基础上,在较短的时间里建立起该种语言的语法规则。而勒纳伯格(Eric Lenneberg)则以生物学和神经生理学作为理论基础并提出自然成熟说,认为生物的遗传素质是人类获得语言的决定因素;语言是人类大脑机能成熟的产物,因此语言获得必然有一个关键期,约从1周岁左右开始到青春期前(十一二周岁)为止。

要想证实存在“语言获得装置”的假设并非易事,因为要想确认儿童是否生来就有“语言获得装置”,就必须观察那些既没有生理缺陷,又没有接触过语言的儿童。实际上这两个条件是很难同时具备的。即使像狼孩似乎能满足这两个条件,但是有限个案观察的结果对后天学习论和先天遗传论都不见得有利。因为这些儿童刚被发现时都不会说话,这似乎说明说话能力并非天生的;但是在发现后经过教育仍不能像正常人那样说话,这又似乎说明仅靠学习是不能习得语言的。

(3)环境和主体相互作用理论

主要代表有认知交互作用论和社会交互作用论。认知相互作用的语言获得理论主要来源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认为,语言的习得不是本能的、自然的过程,语言能力的发展是以认知发展为基础和前提的,并随着认知结构的发展而发展。语言之所以以一种特定的规则、方式出场,是因为个体通过语言来表达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个体的认知结构既不是环境强加的,也不是人脑先天具有的,而是来源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语言作为人类的一种符号运用能力,来源于感觉运动的活动。感觉运动活动一方面以内在的遗传图式为依据,同时又通过内在地同化与顺应同平衡与自我调节的作用建构真正后天的感觉运动图式,如此循环往复,直至产生构成抽象思维的形式运算图式。语言能力始于活动图式,而不是什么先验的产物。语言中概念的形成是依靠一种“构成的结构”,这种结构并不来自知觉,而是来自于动作或运算。认知相互作用论深受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影响,认为语言产生于个体遗传结构与环境输入的相互作用中,强调认知发展与语言发展的互动影响,认为儿童的认知潜能在质和量上都和成人有很大不同,儿童思维方式会影响儿童语言获得的处理方式。

社会交互作用的语言获得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它同意语言来源于个体遗传结构与环境输入的相互作用,但更强调交往背景和语言环境的影响,把儿童和其语言环境看作一个动态系统,认为儿童不是语言训练的被动受益者,而是一个有明确意图和目的、积极交往的语言加工者,语言获得的进程在某种意义上取决于儿童本身。这一观点假定语言发展受到社会、语言学、生物因素、认知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相互依赖、相互作用,语言的获得反过来也会影响认知和社会技能等的发展,体现出这一观点显著的“折中主义色彩”。这种理论认为儿童与成人的语言交流是个体语言获得的决定性因素。在语言获得的过程中,儿童和他的语言环境是一个动态系统和统一的整体。儿童在这个整体中并不只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一个主动的参与者。

总之,儿童语言的获得既依赖于人脑独特的生理机制,也依赖于后天的学习条件,是两者相互作用的产物。儿童的语言获得有普遍性,但也存在某些差异。一般而言,影响和决定儿童语言获得的普遍性和差异有四个主要因素:第一个因素是语言本身有普遍性,但不同语言也存在一些差异;第二个因素是人脑和言语器官有普遍性,但发育水平有差异;第三个因素是儿童的认知发展有普遍性,但存在的某些差异能促进或限制语言获得;第四个因素是儿童与成人的语言交际、成人的语言和儿童相应的模仿学习,以及儿童本身的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总之,儿童的语言获得是在人脑和语言器官发育及认知发展的基础上,在与成人和其他儿童的交际过程中,经过成人的言语教授(示范、强化、扩展和激励)和儿童有选择的模仿学习,并经概括而成的。因此,我们不能否认人脑和语言器官、认知发展的作用;同样,我们也不能否认成人言语教授和儿童模仿学习的作用,以及儿童本身在语言获得过程中表现在选择和概括两个方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作用。目前,仍未有一种理论能详细而完善地阐述语言的获得过程和机制,形成结论性的意见还为时尚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