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图书馆自助借还问题及分析

图书馆自助借还问题及分析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对两种借还服务进行分析,可知自助办理图书借还手续的工作效率与读者的行为操作密不可分。

图书馆自助借还问题及分析

(一)传统操作中借还书服务出现的漏借、窜借现象

一方面,由于一些图书馆依然是手工操作,无疑发生的漏借、窜借现象比自助借还服务中出现的现象较多,例如杨芳借了3本书,但是等到她还书的时候,却意外发现自己还有三本书未还,这三本书并不是她所借,必然会发生不必要的纠纷。同时,也会出现读者还书的时候,结果发现所还的书并未在屏幕上显示其借阅的信息,因此,常会给图书馆造成一定的损失,也浪费了读者阅读的时间。然而这些漏借与窜借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在借书高峰期的时候,由于相关工作人员的疏忽(只扫条形码,未看显示屏),容易出现借书窜借的现象,例如某位学生刚借一本书,结果屏幕上信息依然是前一位学生的,由于工作人员未及时清除上位读者的信息,从而发生窜借现象。

(二)传统操作中借还书服务出现的漏还现象

图书馆里的书,有一部分是永久性的磁条,很难消磁,常有许多学生将其拿到借书处的时候,却因这本书不能消磁,导致要花费很多的时间才能处理,这样无疑浪费了双方的时间。还有一种情况,以某位学生为例,当他已归还3本书,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后又向图书馆借书,然而显示有两本书超期未还,需要给予相应的罚款,从而会与工作人员发生不必要的矛盾。这个情况可能由于管理人员工作上的疏忽,或者机器出现故障,导致条码未扫全,就将书本收于图书库当中。因此,传统操作中,由于手工与机器出现故障需要引起重视。

(三)自助借还书系统的局限性

1.拒借拒还现象(www.xing528.com)

在读者借书的过程中,自助借还系统主要依据读卡器进行相关的操作,通过对读者所提供的借书证中的信息,来分析其借还状态是否正常,然而针对借还状态不正常的读者,电脑则无法继续办理,同时,一旦处于借还高峰期的时候,会使图书磁场超出正常值,导致电脑借还系统无法继续读取与扫描,直接拒绝服务,从而出现拒借拒还现象。但是这种现象如果发生在开馆时间,则可以很好地解决,如果不幸发生于闭馆时间只能选择放弃。但是这种服务成本依然优于传统手工操作。

2.难以正确识别部分读者的违规行为

现阶段的自助借还系统仅依据相关条形码和藏在图书当中的磁条磁场强弱防范借还书中,将许多的书籍作为一册或者抽换图书等多种违规行为,针对只归还贴有条形码的书籍、调包图书内容、污损图书及磁条的图书封面等多种违规行为,如今没有有效的防范措施。但是,在人工借还书中相关工作人员还是能及时发现图书被调包或者污损等突发情况,并且能够及时发现违规人员并能对相关责任人员及时进行相应的处罚或者教育,针对有违规的读者起一定的威慑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自助还书服务对读者的违规行为的防范力度不够,小部分常常以偷书不算偷为理由,给予借还过程中发生违规行为的读者提供机会。某院馆购置了三台自助还书机器,主要用于提供自助还书服务,然而在还书过程中经常发现部分读者只归还带有条码的图书书套或者封面,这种现象绝不可能在人工借还中发生,同时,污损图书的情况也比较严重,其污损率和丢失率显著高于传统借还的图书。

3.图书馆的工作效率显著受制读者

自助借还服务的工作实质是将图书馆工作人员所完成的办理借还手续的工作统一由借阅的读者自行完成。同时,读者借还操作的系统效率主要决定于其借还系统的了解和熟练程度,其熟练的程度普遍决定于使用系统的工作频率,因此,使用频率与熟练程度呈现正比例的关系。此外,自助借还的时间普遍比传统借还的时间短,速度快,如果这两者均达到,则借还系统的效率则更高。相反,读者对其系统熟知程度低,则其工作效率也很低。同时,所使用的系统频率高的读者办理相关手续所花费的时间常常和工作人员为读者办理的时间几乎相同,因此,自助借还书系统的工作效率很高,但受制于读者。针对熟练程度不高的读者,容易出现失误现象,其所花费的时间也比较长,从而操作慢,出错的概率很大。通过对两种借还服务进行分析,可知自助办理图书借还手续的工作效率与读者的行为操作密不可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