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恩格斯回家乡,传递英国深刻体验,激励革命

恩格斯回家乡,传递英国深刻体验,激励革命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告别马克思,恩格斯1844年9月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一路上,恩格斯对家乡的物质和精神的变化感到震惊。刚从曼彻斯特回来的恩格斯急于要把在英国获得的深刻体验分享给家乡的人,一刻也没歇着,实践与笔头双管齐下为工人“指明道路”。恩格斯在集会上慷慨激昂地向大家论述了共产主义制度的现实性和优越性,指出德国革命不可避免。

恩格斯回家乡,传递英国深刻体验,激励革命

告别马克思恩格斯1844年9月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此时的故乡已不再是离开时的故乡,那个青年也不再是当初离开的模样。他们都在时代的洪流中发生了重要变化。当被英国工业革命光辉照耀过的这位24岁青年遇上处于历史转折点的家乡,注定要有一段故事。

1844年6月,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擂响了反抗资本主义的战鼓,工人阶级解放运动在德国逐渐扩展,共产主义之风吹动了这个实践上落后于英国发展的国度。一踏上德国,恩格斯就嗅到了变革的气息。他在科隆停留了3天,经过杜塞尔多夫,然后回到伍珀塔尔。

一路上,恩格斯对家乡的物质和精神的变化感到震惊。在工业进步的强大引擎推动下,城市发展迅速,不仅有了拔地而起的高楼、烟囱林立的工厂,而且共产主义的种子已经播撒。恩格斯感慨:“自从我离开以后,伍珀塔尔在各方面的进步比最近50年都要大。”

这一切是令人惊喜的,但仍然是不够的。

此时德国的工人们反抗意识已经觉醒,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用工人暴力、抢劫杀人等犯罪活动表达对现存制度的不满,稍微高级一点的就是捣毁机器、焚烧账簿。所以,当时的有钱人不敢晚上到街上多动。

看到这一切,见过了高级形式的工人阶级斗争的恩格斯认为,德国此时工人阶级的解放运动还处在开始阶段,工人们只会采取捣毁机器等简单粗暴的反抗形式,还不懂得谁是真正的敌人,不懂得不是这些机器夺走了他们的饭碗,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才应该是真正的反抗对象。

工人阶级要获得解放,必须要联合起来。“如果这里的无产者按照英国无产者那样的规律发展下去,那他们不久就会明白,用这种方式,即作为个人和以暴力来反对旧社会制度是没有用的,要作为具有普遍品质的人通过共产主义来反对它。如果把道路指给他们该多好!”

刚从曼彻斯特回来的恩格斯急于要把在英国获得的深刻体验分享给家乡的人,一刻也没歇着,实践与笔头双管齐下为工人“指明道路”。(www.xing528.com)

恩格斯作为共产主义者积极参与到伍珀塔尔的反对派反对普鲁士的抗争中。1845年2月8日、2月15日、2月22日,恩格斯联络社会主义者莫泽斯·赫斯、古斯达夫·克特根等人,连续组织了三次周末集会。恩格斯在集会上慷慨激昂地向大家论述了共产主义制度的现实性和优越性,指出德国革命不可避免。这些观点引发了热烈讨论,但也引来了政府当局的特殊关照,集会不得不停止。

不是所有的播种马上就能开花结果,但是种子一旦撒下,总有一天会迎来收获。

恩格斯的这些集会战斗不会马上将工人阶级斗争带领到更高级的发展阶段,但传播了共产主义的思想,悄然影响着甚至改变着人们的观点。对于这一段,恩格斯特别自豪:那些参加了辩论会但是根本不了解我们的观点或者甚至对它抱嘲讽态度的人,大多数都对共产主义怀着尊敬的心情回家。这种尊敬部分地也是由于我们这一群人在会上显得很有身份而引起的,因为该市所有的名门富家几乎都有自己家里的人或亲戚出席,和共产主义者同坐在一个大餐桌上。

总而言之,这几次集会对整个工业区的舆论所引起的影响确实是惊人的:“几天以后就有人向那些发言赞成我们的事业的人索取书报,以便从中了解整个共产主义的制度。”恩格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对“批判的批判”进行了批判:

“站在真正的活生生的人面前,直接地、具体地、公开地进行宣传,比起随意写一些令人讨厌的抽象文章,用自己‘精神的眼睛’看着同样抽象的公众,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恩格斯的这些“疯狂”行为,当然让老恩格斯暴跳如雷。去英国没有改造成功,反而让恩格斯更加大胆了。这个时候老父亲的懊恼、愤怒可想而知,尤其儿子现在还是共产主义者。他的资产阶级狂热加上宗教狂热,让“家”变成了最恐怖的字眼,使恩格斯感到无法呼吸。老恩格斯下了最后通牒——必须要断绝与共产主义的来往,老老实实去做工厂主。恩格斯痛苦地跟马克思倾诉:鬼知道我经历了什么!

“告诉你,我现在过的完全是不堪忍受的生活”,“这些人已无可救药,他们简直是甘愿用他们对地狱的幻想来折磨和虐待自己,在这种情况下哪怕是一点点公正的原则都跟他们讲不通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