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英国状况揭秘:思想新起航-《恩格斯》

英国状况揭秘:思想新起航-《恩格斯》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它们一起构成《英国状况》系列雄文。前面谈到的“英国状况”的话题改变了很多人的思维方式,除恩格斯外,托马斯·卡莱尔也是其中一员。事实上,发表在《德法年鉴》上的《英国状况》只有这一篇。《英国状况——十八世纪》发表在1844年8月31日至9月11日的《前进报》,《英国状况——英国宪法》发表在1844年9月18日至10月19日的《前进报》。第三篇《英国状况》,恩格斯聚焦于英国的宪法。

英国状况揭秘:思想新起航-《恩格斯》

写完《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后,恩格斯没有自我陶醉,而是继续奋斗。在3个月内又写出了三篇文章:《英国状况——评托马斯·卡莱尔的〈过去和现在〉》《英国状况——十八世纪》《英国状况——英国宪法》。它们一起构成《英国状况》系列雄文。

《英国状况》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相互呼应地构成了对英国生活的相对完整的论述。《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着重论述了经济问题,而《英国状况》则是对政治和社会现象的深入分析。

恩格斯这些文章讨论的话题都是当时社会的热点。“英国状况”(the Condition of England Question)在当时是一个具有特定语境的固定表达,主要针对的是19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英国的社会危机,是19世纪英国文学和社会批评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话题。继1825年英国第一次爆发经济危机10年之后,1836年,英国爆发了第二次经济危机,这次危机持续到1842年,最终导致《谷物法》被废除。这段历史改变了更多人的思维方式,其中就包括身在曼彻斯特的恩格斯。史学家哈里森如此形容这段时期:“1837年,全国经济进入了萧条期,并一直延续到1842年。这6年是19世纪英国历史上最为凄惨的一段时期。工业发展陷入停顿,失业状况空前严重,食品价格居高不下,政府救济甚不得力工人阶级处于饥寒与贫困之中。整个经济体系从末像此时这样濒临彻底崩溃。”面对如此的状况,年轻的恩格斯凭着敏锐的洞察力意识到了社会的问题,通过自己的观察和研究对这一现实问题发表了系列看法。

第一篇《英国状况》谈的是一部著作——托马斯·卡莱尔的《过去和现在》。托马斯·卡莱尔,维多利亚时代著名的政论人士。可能很多人对他比较陌生,但一说他贡献的金句,比如“没有长夜痛苦过的人,不足语人生”“我们没有能力去阻止已经发生的事情,但我们却有能力去改变已经发生的事情对我们现在生活的影响。接受已经发生的,改变可以改变的”“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等,相信大家就熟悉了。没错,这些要么直接出自其口,要么就是经其翻译之后变得脍炙人口。在当时,作为历史学家的卡莱尔的浪漫主义表达方式和辛辣尖锐的批判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今天纽约的上东区有一座不可忽视的时髦地标“The Carlyle”酒店就是为纪念他(Thomas Carlyle)而命名的。多位社会名流都特别青睐这里,肯尼迪、尼克松里根几位总统甚至将之亲切地称作“纽约的家”。

1843年,面对“英国状况”,托马斯·卡莱尔出版了一部重要著作《过去和现在》。这部著作的主题是谴责资本主义的金钱统治带来的灾难。前面谈到的“英国状况”的话题改变了很多人的思维方式,除恩格斯外,托马斯·卡莱尔也是其中一员。除此之外,还有卡莱尔的好友——“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的作者狄更斯。1843年1月28日卡莱尔在写给母亲的信中,特别悲愤地控诉看到身边有人饿死,有200万人没有工作,而统治者只顾打猎享乐,自己应该站出来说话了。面对经济危机带来的工人阶级状况日益恶化的现实,卡莱尔强烈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弊端,指出资本主义的发展给贵族和工人阶级都带来了巨大的伤害。看到有人如此不遗余力地批判资本主义,且文采飞扬,恩格斯迫不及待地找来一读,看完就写了《英国状况——评托马斯·卡莱尔的〈过去和现在〉》。

恩格斯毫不掩饰对托马斯·卡莱尔的赞赏,认为该书是1843年唯一值得一读的历史哲学著作,但可惜的是托马斯·卡莱尔是个唯心主义史学家,主张泛神论和“英雄崇拜”。虽然他批判很激进,但却是在承认资本主义制度合理性的前提下批判其弊病,并不主张通过革命来代替资本主义。恩格斯站在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立场,自然不赞同此种认识,遂对此展开了批判,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是根本出路,才能解决资本主义的问题,而革命是社会主义的重要途径。事实上,发表在《德法年鉴》上的《英国状况》只有这一篇。如果《德法年鉴》不停刊,后续两篇应该会和该篇组成系列文章一起刊发,但很遗憾,停刊后两篇文章都被《前进报》收了。《英国状况——十八世纪》发表在1844年8月31日至9月11日的《前进报》,《英国状况——英国宪法》发表在1844年9月18日至10月19日的《前进报》。

第二篇《英国状况》,恩格斯也是选了个热点展开。在当时,“18世纪的历史”是个焦点话题。恩格斯的《英国状况——十八世纪》不仅聊18世纪英国的政治和哲学的发展,而且还把这种发展同英国的工业史和社会经济史联系起来一块聊。恩格斯重点聊了研究英国的工业革命的起因、结果以及它对社会的进步和对社会关系方面的深远影响,并指出“18世纪在英国引起的最重要的结果是:由于工业革命,产生了无产阶级。”(www.xing528.com)

第三篇《英国状况》,恩格斯聚焦于英国的宪法。见识了诸多奇葩的案例后,恩格斯指出英国宪法并不是看上去那么美。“高大上”的宪法原则在实践中的离奇简直令人大跌眼镜。通过一则案例来体会一下:

1800年,有一个人被认定犯有伪造钞票的罪行,但却未受到惩罚。因为他的辩护人在判决宣告之前发现,在伪造的钞票上名字简写作“Bartw”,而在起诉书上却写的是全名“Bartholomew”,二者不符,不能据此认定被告有罪。听完申辩,法官认为,该申辩理由充足,于是就宣告了犯人无罪。

恩格斯看到这样的案例,一脸惊讶。这就是作为典范的英国宪法,怎么在具体实践中这么儿戏!于是,恩格斯火力全开,批判了英国的政治制度,揭露了英国宪法的虚伪性,剖析了资产阶级民主制的阶级本质及其局限性。

虽然发表在《德法年鉴》上只有一篇,被认为是恩格斯思想的新起航的标志,但《英国状况》三篇文章是一个整体,展现了恩格斯对英国状况的深刻洞察和研究。通过研究,恩格斯将深入英国工人阶级得出的大胆结论放置在了牢固的现实之基上:产业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一切社会关系,这一发展由于私有制的原因而给广大无产阶级带来了无穷灾难。只有消灭资本主义所有制,才是解放人类的出路所在。能挑起此大任者,非无产阶级莫属。无产阶级作为产业革命的直接产物和受害者,尽管看起来一无所有,却有着远大的前途,充满了生机和希望。无论是从数量上讲,还是从战斗力来看,无产阶级都是最强大的一个阶级。从人数上看,他们数量众多,且都聚集在现代工厂,具有组织性;从能力上说,他们从事工业生产,接触的都是最先进的生产力,拥有先进性,具有可塑性,容易接受科学。更关键的是,他们战斗力爆表。由于赤贫,承受着危机和失业,他们具有强大的革命性。所以,无产阶级是最进步、最有前途的。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自己。人类解放的希望绝不在什么上帝的意志、国家的精神、爱的宗教,而是无产阶级。

这些观点的阐述表明恩格斯已经自觉地站到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立场上了,与曾经的唯心主义和革命民主主义彻底挥手再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