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避免的创始人类型,投资人指南

避免的创始人类型,投资人指南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让我觉得最头疼的创始人,是那些不太对脾气、沟通有障碍的。我们曾经遇到一个项目,创始人是国外知名大学博士,主要做研发,当初融资的时候表现不错。这样的创始人沟通起来特别困难。最好的情况是CEO有60%或者是50%,剩下的再带几个联合创始人,比如占股比例为20%、15%的三四个人,这个项目会比较安全。很多创始人为了招IT的人员,想尽了奇葩的做法。

避免的创始人类型,投资人指南

让我觉得最头疼的创始人,是那些不太对脾气、沟通有障碍的。真的有这种创始人,拿到投资之前谈得蛮好,投进去之后好像就消失了。他不主动联系你,在群里也不太说话,微信好久也不回,尤其是有些技术派的创业者。

我们曾经遇到一个项目,创始人是国外知名大学博士,主要做研发,当初融资的时候表现不错。投了以后完全变样,每次打电话都爱答不理,电话沟通老是不如面谈效果好,但不在一个城市,所以沟通起来很辛苦。还有一个项目,投后每次跟他打交道都不是很痛快。因为我们每个季度要跟LP汇报,跟他要公司的资料,他以业务忙、没时间等各种借口推脱,就是不给,让他参加一些好的行业会议也不去,我们基金内部组织的创始人交流会也不参加……这样的创始人沟通起来特别困难。这也是天使投资的难度所在之一。

以下六种情况,我遇到了往往不投。

第一,创业者不能控制情绪。

有些人一面谈,就让你感觉不太好,比如情商不高,或交谈过程中特别慷慨激昂,激动得无法自已,还有些人介绍项目时会紧张得发抖,这样的创业者我直接就否了。虽然有些项目我觉得方向还行,事情是对的,但如果一个人不能很好地控制情绪,很难成为一个很好的CEO,所以我不会投给这些人。

第二,股权设置过于平均。

如果公司股权太平均,创始人必须把股权调整合适,不然我们不投。我们看过很多创始人吵架的案例,人多了一定会有意见分歧,尤其是大家股份都不少时,每个人的底气都很足。我们希望公司有一个核心创始人,投的就是这个核心。我能忍受的极限是三个人,你40%、他30%,另外一个30%。但要求几个人彼此知根知底,如果三个人是临时拼凑的就会有顾虑。股权过于平均的肯定不投,一股独大的公司谈都不用谈。一股独大就是这个公司90%都是你的,拿出10%做期权,我会要求创始人拿出40%的期权找联合创始人,一定要有联合创始人,一定要有团队。那种依靠感、有问题互相商量的感觉让人踏实。最好的情况是CEO有60%或者是50%,剩下的再带几个联合创始人,比如占股比例为20%、15%的三四个人,这个项目会比较安全。

第三,创始人跨行业创业。

事实证明,跨行业创业往往很难成功。你在互联网领域很牛,但做别的行业,你可能连它最基本的生态、产业链人脉都不了解,会导致推进很慢。尤其是消费类的创业项目,从一个完全不相干的行业跳进来做新东西,除非两个行业之间有共性,或者创业者能证明他在新行业有很好的资源,否则很难。(www.xing528.com)

第四,夫妻店型公司。

对夫妻搭档的创业者,我们也很谨慎。当然有很多成功的先例,如李国庆和俞渝、潘石屹和张欣等。我们最大的担心是,夫妻店模式可能对企业文化、团队建设不利。

第五,靠关系的项目。

如果创始人说他哪儿有什么好的关系,在政府有什么资源,这样的项目我们一般不投。因为靠关系的事很难复制,不能市场化。比如现在很多人做“家校通”类的项目,都面临巨大的推广问题,很多都是靠关系在推。一旦某个环节断裂,可能就推进不下去。

第六,门槛特别低的项目。

门槛特别低的项目我们也不太会投。比如遍地都是的孵化器、送餐、外卖等。类似的项目只有一种情况可以投:早期、没有什么人做的项目。因为这种情况下,项目的团队执行力特别强,业务能够迅速起量,一下子就可以把门槛拉高。

投资要看风向。我们都在投风口、投布局、投赛道。比如互联网金融。这个行业实在太大了,从2009~2010年在中国开始兴起,今天仍然没有过时。再如移动医疗领域已经有很多机会被投资了,但远远没到行业的爆发期,“互联网+”的战略的提出,使得移动医疗行业在未来几年一定会爆发。不在风向、风口上的项目,很可能你投了以后就没有人跟投了。完全过时的概念不考虑,不能投。市场上有很多创业项目,要辨别是真需求、伪需求,还是超前需求。比如车主社交,在车上安装一个硬件或软件,与同款车主或周边车主社交,概念似乎很火,但这是伪需求。很多打社交概念的项目其实都是伪需求,看项目时要真正把自己当成一个用户去理解。

投后一定要管,一定要经常和创业者泡在一起。天使投资项目的不确定性特别大,人员、方向、产品等,只有用你的经验帮他把关、梳理,才有可能帮助他快速向前。创始人的很多想法不够接地气,不是我们想要的方式,我们就凭借深厚的行业经验,约他谈,帮他梳理产品,以及提供一些资源对接。如果不创业,没有切身的体会,就不知道现在招聘之难。我们投了这么多公司,最困难的是招IT、开发人员。很多创始人为了招IT的人员,想尽了奇葩的做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