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0到1:投资人如何取得高成功率

从0到1:投资人如何取得高成功率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以说,绝大多数投资机构的成功率低于10%。投出1个10倍回报项目的投资人是初级选手,投资3个30倍回报项目的是高级选手,像孙正义这样投出10个100倍以上回报项目的是顶级选手,因为他对风险有充分的认知、判断与准备。新手投资人最易冲动决策,等遇到真正的好项目时钱已花光。所以,刚开始做天使投资的时候,一定要多看项目,即便你提高了自己成功的几率,做投资时依然会承受很高的失败风险。投资的本质,是赌成功概率。

从0到1:投资人如何取得高成功率

为何有的项目能够取得成功,而多数项目却打了水漂?

可以说,绝大多数投资机构的成功率低于10%。判断投资人水平的标准,如同根据论文数量和质量评价研究所教授一样。知名度只能锦上添花,核心在于所投项目的数量和项目回报率。投出1个10倍回报项目的投资人是初级选手,投资3个30倍回报项目的是高级选手,像孙正义这样投出10个100倍以上回报项目(孙正义的投资回报率已达千倍以上)的是顶级选手,因为他对风险有充分的认知、判断与准备。

第一,要多看项目,建立样本库。新手投资人最易冲动决策,等遇到真正的好项目时钱已花光。有一道数学题叫“波斯公主选驸马”,说的是100个小伙子依次走过,规则是公主当场选择,不能返回,不能重选。问公主怎么选最有可能选到最帅的?答案是从第38个人开始选,只要看到比前37个更帅的就果断决定,选中“最帅”的概率是40%。做投资也是如此,只靠运气就只有1%的成功机会,出手太快会错失更好的机会,出手太慢则根本没有机会。你要看足够多的项目,要尽量扩大前37个优质项目的样本库。这样才有最大的可能选到最好的项目。样本库越大,投到好项目的可能性越高,样本库越小,则可能性越低。所以,刚开始做天使投资的时候,一定要多看项目,即便你提高了自己成功的几率,做投资时依然会承受很高的失败风险。因此,我们还需要用平和的心态去看待天使投资。

现在投早期项目难度加大,候选驸马们都蒙着面纱,你看不出他是否英俊,是好是坏。掀开他们的面纱、更深入地沟通和交流之后才能知道,而且揭面纱是有代价的,这个代价就是投钱给他。除了自己直接投钱之外,还有多种其他方式,可以投资给基金做LP,管理基金的GP会帮你分析和挑选。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合投,大家一起揭面纱,用合投来分散风险。天使投资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即使你非常聪明,思考非常深入,如果没有实践,依然很难投到好的项目。就跟弹琴一样,你再有音乐天赋,如果不练习,就没办法弹一手好琴。只有不断地实践,你投资的感觉才会越来越好,最后才可能成为优秀的投资人。

第二,对人、对事的判断需要“解释力”,要在把握趋势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判断模型。如同体育教练有一套标准能迅速从幼儿园和小学里选到运动员好苗子,我判断好公司的独家秘诀是CSP(come:进入游戏,stay:留在游戏中体验,pay:根据需要付费)模型。投资前他会问三个问题:用户怎么来?如何留下?怎么付费?举例说,中国大妈都爱跳的广场舞,其实隐藏着与罗辑思维相似的商业模式:发起者免费组织活动,先建立社群,再推销产品,因为极强的用户黏性有着惊人的变现能力。

2012年,移动互联网创业者都在做“用户怎么来”的事情,但是来来往往不能留住,用户会跟着更好的产品跑,缺乏黏性。之后的第二个浪潮,大家开始解决“怎么留住用户”的问题,做社区、做数据深挖来产生黏性。做了工具和社区,获得一些用户之后,就要开始解决变现。如果当时我们就有这个模型,我想成功的概率肯定会高一些。

在商业逻辑上,建议大家不断总结自己的体会,在实践中悟出道理,最后找到一个自己独有的模型,它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指导你的投资。

第三,投资要有“超理性”判断。所有的商业逻辑都是理性的,可以100%通过推理来判断。但是,投资过程中有很多东西无法用理性和推理来完全判断,早期投资大部分的机会往往超越你当时的理性理解范畴

如同下围棋,我是一个业余初段,来个职业一段肯定能把我打败,又来个职业三段也能把我打败,再来个职业九段依然轻松把我打败。这时候我只能觉得这三个人都好厉害,但我没有能力判断这三个人谁更厉害。因为我的段位比较低,我看不出来他们谁的水平更高,就跟让小学生判断大学教授哪一个更牛一样。所以说,你想有能力来判断哪个创始人更牛,就得拼命地提升自己,你只有提升到相对比较高段位时,才有可能去判断。(www.xing528.com)

投资人对商业逻辑的把握会随资历的丰富而增强,但创业者对趋势的感知会更强,很多投资人看好90后的原因即在于此。所以不要固守成见,一定要开放你的心,倾听创业者在做什么,如果你听到特别不一样的声音,有可能是极好的机会。

第四,做投资要对市场定位有清晰的认识。我对事情的判断,偏理性的成分比较多;对人的判断,感性的成分非常高。2012年年底我在一个聚会上碰到两个人,他们读过欧洲最好的商学院,在大公司做过高管,他们给我讲了一个项目,表现出了非常高的逻辑思考能力,为人也非常谦卑。他们为了省钱租民居当办公室,把铺上木板的床当办公桌,CEO亲自下厨为团队做饭。进门5分钟后就决定投了,这个创业者极为努力的项目却仅活了一年。

这是我们投资失败得比较快的一家公司,但如果今天再见到这样两个创始人,我一定还会投,因为我在创始人身上找不到明显的瑕疵。最后复盘总结,错在方向上,即选择了介于婚姻和社交之间的“恋爱”,然而“恋爱”本就是左右摇摆的事,结果无法出拳。这次失败让我意识到,看似美好的未必美好,选项目,产品定位必须精确,要么A,要么B,千万别妄想同时讨好和占据两个相似而并不相同的市场。

投资的本质,是赌成功概率。做早期投资比VC、PE趋势到来之前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最好的项目通常会被顶级投资人抢走,没机会被新投资人看到;好项目在足够强大之前会低调保密,公布于众时同类已经难望其项背;好项目的创始人往往有超越常人的认知,因为超前而显得怪诞。因此,做投资要保持谦卑与敬畏的心态。

天使投资需要“按图索骥”。伯乐找马有宝马的画像,但对于天使投资来说,没有那么理想的条件,没有完整的画像给你。比如小米是一家很好的公司,但即便把小米公司的方方面面全部了解完,按照小米的图谱去找类似的项目,也根本找不到,因为世上只有一家小米。那怎么办?降低标准!比如好马具备的特点有四蹄稳健、胸肌臀肌发达、毛色发亮、鼻孔大、目光灵活等,你需要抽出一些共性来作为标准,才能有“解释力”,有了“解释力”,才能形成天使投资人对早期项目的判断力。比如体校的老师选苗子,就是有一套从幼儿园、小学里挑选体育人才的共性标准。通过不断地完善选材标准,慢慢就会形成自己的决策方法。

做天使投资,很多时候面对的都是非常年轻的创业者,大学刚毕业或者工作没几年。那些成功创业者的商业模式、产品需求、成功故事等,对我们真的有用吗?能让我们更高概率地投到好的项目吗?我觉得对我来说没有帮助,我最深刻的感觉就是:我喜欢什么样的创业者,我发自内心地喜欢这个创始人,我才会去投资,而且一旦决定投资,就不会太在意别人怎么看。看人真的是好难好难的一件事情!很多天使投资人在被投项目失败后,可能愿意承认自己事先没看准、商业模式出了问题,但没人愿意承认自己看人不行。

大家都说“高风险、高回报”!确实如此,但大家不要因为高风险的特征,就来参与天使投资,否则失败概率会非常高。投资成功率取决于已知风险。已知风险越高,回报越高;而未知风险越高,回报越低。比如环保类项目,政府不出台扶持政策是高风险的事,政府不加大投入,你投的也许就是一家平庸的公司,大家知道投这类项目的风险在哪里,对公司又有深入全面的了解,然后再去投资,这才是正确的投资心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