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投资人:从0到1,如何投出伟大公司,挑战寒冬与BAT同行

投资人:从0到1,如何投出伟大公司,挑战寒冬与BAT同行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刚从青海骑行回来,不时回忆起当时场景。当时百度、阿里巴巴、腾讯都还在创业和融资。就这样算是间接错过了BAT里的B。没想到间接错过了B,又直接错过了A。所以你们看,我就这么跟BAT擦身而过了。以上的小故事可能是笑话,也可能是传奇。实际上错过BAT的投资人和机构一大把,当年不投马云的不止我一人,马云见过的香港富豪没有一个人投他。其实阶段性的决策只要在当时是对的就足够了,毕竟谁也不能预测未来。

投资人:从0到1,如何投出伟大公司,挑战寒冬与BAT同行

本期导师:刘小鹰。著名企业家、天使投资人,有20多年大中华地区创业、投资和电讯从业经验,是香港上市公司中国长远控股董事会主席,还是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校董、老鹰天使基金创始人、德丰杰龙脉中国基金执行合伙人、硅谷F50天使基金投资合伙人、芬兰Sailfish旗鱼手机操作系统天使投资人、亚杰商会摇篮计划导师。天使实战学院第二期北京班特聘校董之一。

我刚从青海骑行回来,不时回忆起当时场景。我们的青海之旅有企业赞助,还拍了纪录片。骑行队伍里有创业者、投资人、企业家、企业高管,骑友们在运动中增进了解、建立了友谊。我们把骑行、社交、天使投资等结合在一起,边走边拍。两年前从台湾环岛骑行回来,我和几位骑友创办了飞鹰骑行俱乐部,现在已经有好几个分队了。那时因为喜欢骑行,就投了几个单车相关及户外运动的创业项目,比如黑鸟单车APP、惜台湾单车旅行社、炫轮和山脉户外等,我们做LP的镭厉基金也投了BiCi智能单车,最近还在看一个很酷的公路车项目。现在乐视出了超级单车,百度小米也都在规划智能单车,没想到现在这个行业也火起来了。

1988年香港中文大学毕业后,我就一直想要创业做自己的事,1993年下海创业赶上了移动通讯大发展的风口,2000年公司在香港上市。当时我们做的是贸易生意,离风险投资圈太远,只是听说在北京有一些国外的风险投资基金在做互联网投资。当时百度(B)、阿里巴巴(A)、腾讯(T)都还在创业和融资

2000年,朋友介绍我投一个清华科技园的创业项目,创始人叫叶滨,我人也没见就汇过去10万美金。介绍人王湛生是普华永道的合伙人,后来知道他跳槽去了一家做搜索的创业公司,我并没在意。反正当时互联网泡沫崩盘了,我回归主业卖手机,一年能做二三十亿元的生意,那点钱不算什么。若干年后才知道他是去百度给李彦宏做CFO(首席运营官),我并不知道他为什么没找我投资。就这样算是间接错过了BAT里的B。(www.xing528.com)

没想到间接错过了B,又直接错过了A。2000年我的香港中文大学的师兄王乾芝投了杭州一个电商项目阿里巴巴50万美金,他带着创始人马云到香港富丽华酒店做融资路演,我们几个上市公司老板都去听,听完没有人投。后来师兄还帮马云介绍了很多香港富豪,还是没有人投。为什么呢?第一,2000年的时候互联网在中国才刚开始,还不普及。第二,马云做的是电商B2B(企业对企业间通过互联网进行产品、服务及信息的交换),在互联网都不普及的情况下,没人能预见到10年后电商发展会如此迅猛。第三,大家可能觉得马云的口才太好,好到让人有点不敢相信。就这样,作为一个兼职投资人,我错过了马云。如果我是一个专业投资人,就会从大趋势、商业模式、团队等去综合判断。看他一个人也许会有偏见,但如果看到他背后的十八罗汉,就有可能会投他。终究还是错过了千亿级别的A。

腾讯(T)当年是在深圳创业,马化腾潮汕人,我也是潮汕人,如果当年我懂得把公司交给CEO来管理,而我去创办老鹰基金,理论上会有机会投他。因为潮汕人之间很容易建立信任感,只要碰上,没准儿就投了。所以你们看,我就这么跟BAT擦身而过了。

以上的小故事可能是笑话,也可能是传奇。实际上错过BAT的投资人和机构一大把,当年不投马云的不止我一人,马云见过的香港富豪没有一个人投他。就连李泽楷投对了腾讯但也卖早了。其实阶段性的决策只要在当时是对的就足够了,毕竟谁也不能预测未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