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生的学习状态与科学流程

学生的学习状态与科学流程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45分钟之内,学生的生理心理状态分为五个时区,呈波谷——波峰——波谷——波峰——波谷的起伏发展规律。疲劳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心理现象,是体能消耗与恢复相交的机能正常活动。经过20分钟的调适过渡,学生的生理、心理出现第二次波峰状态,因此称为回归时区。教师应当因势利导,再次把教学推向新的高潮——完成知识规律的整合过程。

学生的学习状态与科学流程

课堂45分钟的价值,其大小就决定于教师怎样运用时间价值规律。丁延才校长关于“脑科学”的研究成果给我们的启示是:45分钟时间价值随着学生生理心理的变化呈现出一种动量状态。在45分钟之内,学生的生理心理状态分为五个时区,呈波谷——波峰——波谷——波峰——波谷的起伏发展规律。

起始时区(“发生”):5分钟。角色进入时区。这5分钟的意义,犹如一部乐章的序曲,教师必须有导演的功夫,促使学生的兴奋点从课间活动转移到课堂学习上来,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内容来,并且尽可能缩短这一时区,以延长兴奋时区。这一环节,我先用屏幕出示学生月考作文审题立意病例,增强问题的针对性,进而出示2009年辽宁作文评分标准、分析高考作文命题趋势,讲解新材料作文命题特点,明确作文立意的要求。

兴奋时区(“发展”):15分钟。第一黄金时区。在这个时区内,学生的兴奋点已经转移到课题上来,生理心理进入最高波峰,教师必须不失时机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最佳境界,并尽可能延长兴奋时间,教学的密度、力度都应达到最大限度,重点、难点都尽可能得到解决,使之成为开花之春天、日出之清晨的黄金时区。这一时期我采取“以案说法”,结合学案卷五“预习提纲”中的四则材料,师生共同探讨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四着”。

波谷时区(“应用”):20分钟。教学时间已过去将近一半,学生的兴奋过程开始转为抑制过程,会出现一个疲劳波谷。疲劳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心理现象,是体能消耗与恢复相交的机能正常活动。课堂教学20分钟以后的疲劳是一种适度疲劳,这种适度疲劳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教师必须进行调适,帮助学生度过疲劳波谷区。在实际教学中我引进了“课上练兵”这一环节,结合学案卷六中的四则审题作文材料,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运用所学的方法,通过自主思考、小组交流等形式,完成相关题目要求。为活跃沉闷气氛,穿插小组讨论或者争论的形式,并且根据试题的难度,在小组合作上又有不同分工,基础好的一、三、五组主攻三、四题,基础差的二、四、六组主攻一、二题,形成人人都有事做、人人都有收获、人人都有成就感的良好态势,效果颇佳。实践证明,小组活动能改善课堂氛围,大幅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它的特点在于特别注意诱导学生学习,特别注重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劳动,倡导互相尊重,互相合作的和谐师生关系。(www.xing528.com)

回归时区(“整合”):5分钟。第二次黄金时区。经过20分钟的调适过渡,学生的生理、心理出现第二次波峰状态,因此称为回归时区。教师应当因势利导,再次把教学推向新的高潮——完成知识规律的整合过程。实际教学中,我在学生总结课堂收获的基础上,加快了语速,强化了情绪,总结了新课,圆满完成授课任务。

舌耕二十多载,上了无数类型的语文课,然而,我没有在内心认真地反思和吸收。百花奖参赛任务是完成了,我虽然获得了二等奖,但其间的遗憾颇多:课前准备不是很足,教学中注重程式化而缺乏激情创新等老毛病改观不大。另就语文而言,能否每堂课都既能上出实效性,又不缺失“语文味”,对自己是极大的考验和挑战,仍需努力探究。

凡事重在参与,更在反思。花费了近半天的时间涂鸦这篇课后感思,旨在记录心路历程。学无定法,教无定法;学无止境,教无止境。课堂45分钟,充满学问和艺术,其间我们到底能做些什么,怎么做才能提高课堂效率,绝非一蹴而就,还需更加漫长的探索与实践的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