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某承包商签订不利合同,解决索赔问题

某承包商签订不利合同,解决索赔问题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当时该承包商经济状况不景气,较大比例人员处于窝工状态,为了中标,在合同谈判中,对一些合同条件作了较大的让步,导致在承包合同中不利于自己的合同条款过多。应充分认识到签订不利合同给承包商的信誉和经济带来的损害是难以估量的。作为承包商也衷心希望,通过国家加大对招投标市场的规范力度,保证承包商和业主在今后的合作中能够签订双赢的合同,使承包商在为业主提供一个满意工程的同时,也能获取自己相应的利益。

某承包商签订不利合同,解决索赔问题

【案例背景】

1992年,某承包商中标承建了某二级电站首部枢纽和厂房土建工程,两项工程总投资1606万元,合同工期30个月,整个工程从开工到结束都是在极不利的条件下进行的,对于承包商来说,该承包合同属于一个不利合同。

【问题提示】

承包商在“等米下锅”的情况下,会出现“饥不择食”的投标签约非理性行为,这种行为会导致什么后果呢?

【分析与评价】

(1)由于当时该承包商经济状况不景气,较大比例人员处于窝工状态,为了中标,在合同谈判中,对一些合同条件作了较大的让步,导致在承包合同中不利于自己的合同条款过多。(www.xing528.com)

(2)对业主的准备工作认识不足。合同实施后,该承包商按合同要求进入工地时,业主的三通一平工程大部分尚未完工,使主体工程不能按期开工,比合同条件拖延了46天,导致大量施工的人、机、物处于窝工状态,开工工期拖延,使工程进度形象未达到合同要求,而影响了度汛。加之合同内要求度汛条件为60年一遇洪水,而当年洪水达100年一遇,洪水泛滥,使工地右岸施工全部瘫痪,而合同内支持承包商的补偿条款并不多,因此使得该承包商在这方面损失惨重。

(3)未充分重视当地环境和气候情况。该工程施工区域位于某省西部某山山脚,属亚热带雨林气候,每年的有效施工期只有12月至次年5月大约半年时间,另半年为雨季,给施工造成极大不利。加之地质条件太差,在雨季施工过程中,山体常出现滑坡,给施工带来极大困难。如厂房基础开挖,设计开挖量只有2.7万m3,但由于常发生滑坡,实际开挖达到了大约9万m3,致使厂房工期拖延了12个月,且造成了80万元的亏损。

该电站已开始运行好多年了,但给承包商带来的合同教训太深刻了。就合同缺陷的来源看,承包商的定位是以经营亏损换取市场,以牺牲部分合同权利来换取合同义务的履行。他们在要么中标,要么为此付出代价中做出选择,残酷的市场竞争使他们失去了经营理性,其直接后果是,签订的合同必然是苛刻的单方面约束性条款的合同。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要从承包商经营战略上进行反思,这种“自杀行为”是权宜之计,还是战略行为?如果是前者,对承包商影响不大;如果是后者,对承包商的危害却是致命的。

应充分认识到签订不利合同给承包商的信誉和经济带来的损害是难以估量的。作为承包商应当十分理性地投标和实施签约行为,即使在工程任务不足的情况下,也要保持清醒的投标签约状态,千万不要流露急于中标、不讲条件的心理行为。因为这种心理行为一旦为业主所了解和控制,承包商签好合同的环境和条件都会变得十分严峻和残酷。在这种十分苛刻的合同条件下,承包商不仅不能赚钱反而还会赔钱,使承包商更加雪上加霜。作为承包商也衷心希望,通过国家加大对招投标市场的规范力度,保证承包商和业主在今后的合作中能够签订双赢的合同,使承包商在为业主提供一个满意工程的同时,也能获取自己相应的利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