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学合作对于华人高被引科学家的重要性及规模

科学合作对于华人高被引科学家的重要性及规模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1]艾凉凉统计发现,2008—2010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中,有一半以上是以合作的形式获奖的。作为科学界最重要的奖项,诺奖的态度实际上反映了并影响着科学界的认识和趋势。“与小科学时代相适应的主要研究方式是科学家个人的自由研究,而大科学时代则需要科学家之间的合作。”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了假设五,即“华人高被引群体的科研合作规模大于普通科学家,且在合作类型及合作对象的选择上有所偏好。”

科学合作对于华人高被引科学家的重要性及规模

当代科学表现出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双向发展态势,使得许多研究项目都需要依赖于多个学科集体完成,科学研究基本上成为一项团队合作工作。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靠一己之力做出划时代的伟大发现,甚至在多个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情况不说绝迹,至少已经很罕见了。

科学研究从“单干”走向“协作”被认为始于十九世纪末,随后呈逐渐增长趋势。朱克曼对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经典研究表明:在1901—1972年的286位获奖者中,有185人是因为与别人合作进行的研究而获奖的;并且,在诺贝尔奖颁发的第一个25年中,因合作研究而获奖的占41%,第二个25年达65%,随后则增至79%(朱克曼研究的时域不能被25整除,因此其中最后一个阶段不到25年,但其占比仍超过了前一个25年,实际上更有力地说明了她的结论)。[30]我国学者陈其荣对1901年至2008年诺奖的颁发奖项和获奖人员的统计表明,所颁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奖项中,36.2%是由合作的研究者分享的,而且若以20年为一个时间单位,合作研究获得的奖项所占比例呈逐渐增长之势,合作获奖人数所占比例也不断增大;此外,许多非合作获奖的成果实际上也是合作做出的,只是由于合作者去世等原因未能分享奖项,倘若算上这一部分研究者,比例会更大。[31]艾凉凉统计发现,2008—2010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中,有一半以上(52.5%)是以合作的形式获奖的。[32]通过上述三项研究可以看出,诺贝尔奖在110年历程中始终保持了对于合作开展的科学研究的嘉许。作为科学界最重要的奖项,诺奖的态度实际上反映了并影响着科学界的认识和趋势。一些更直接的证据表明合作对于研究产出确实有积极影响。如普赖斯和比弗(Price&Beaver 1996)发现作者的产出能力(发表论文数)与其合作数量正相关,最高产的亦是合作最频繁的。[33](www.xing528.com)

从科学发展的特点出发,当今时代被视为“大科学时代”。相对于“小科学”而言,“大科学,指的是科研难度大,需要复杂的实验仪器装备和庞大的信息支持系统,强烈依赖国家(甚至国际间)的经济资助,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为特征的复杂知识巨系统”;大科学时代科学特点的变化,使得相应的科学研究方式也需跟着发生变化。“与小科学时代相适应的主要研究方式是科学家个人的自由研究,而大科学时代则需要科学家之间的合作。”[34]相对于以往一位杰出科学家可以对一个学科或领域产生长久的、里程碑式的影响,今天的科学研究更需要的是团队作战。且已有多项研究发现,科学产出与科学合作之间存在一种正向关系(Pravdi&Olui-Vukov 1986;Harande 2001)[35]。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了假设五,即“华人高被引群体的科研合作规模大于普通科学家,且在合作类型及合作对象的选择上有所偏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