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华人高被引群体的论文产出力比较研究结果

华人高被引群体的论文产出力比较研究结果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初出茅庐时,该群体人均发表的SCI论文篇数即已远超其他年龄组科学家数倍,到顶峰时期人均产出量/年超过17篇,比中年组科学家的发表极值多4篇,比老年组科学家多5篇。青年组科学家年均发表12.4篇SCI论文,不过群体内部的出版数量相差最为悬殊,有的青年学者最多时一年发表超过60篇论文,有的仅发表了1~2篇。

华人高被引群体的论文产出力比较研究结果

华人高被引学者虽然总人数并不多,但群体内部的差异却是非常显著的,主要表现在这些科学家的出生年代跨度相当大,有的甚至接近半个世纪;且分布在ESI统计的21个专业领域;另外,所处的国家地区有着不同的科研制度和工作环境,可能对学术产出带来影响。但遗憾的是,由于2001版分布在中国大陆的样本量本身就很少,其中还有数位科学家与他人重名,且本身简历信息不完整,造成了对其成果的分辨难度太大,导致本研究自建的华人高被引科学家SCI期刊论文数据库中可分析的大陆地区样本量过少,无法与其他地区的科学家做对比。因此,在对华人高被引学者的整体发表情况有了一定了解后,我们决定使用自建的数据库,对处于不同年龄层和隶属于不同学科门类的样本的学术发表周期进行了比较分析。

(一)不同年龄组样本的比较

如前文所述,本研究以专业年龄23岁和37岁作为两个分界点,将所有具有博士学位的样本划分为青年组(专业年龄23岁以内)、中年组(专业年龄23—37岁)和老年组(专业年龄37岁以上)。统计显示,在三个年龄段的学者中,青年组科学家的发表量显著高于他们的中老年组前辈,超过了老年组科学家年均发表量的2倍,且在标准差相差不多的情况下,达到了中年组均值的1.6倍(见表2-4)。而中老年组高被引科学家的发表曲线与整体变化曲线皆有较多重合部分(见图2-7),更接近我们上文所描述的全体华人高被引学者的论文发表数量规律,原因可能与本研究中这两个群体的人数最多有关。以下就对不同年龄层科学家的学术产出情况展开具体分析。

表2-4 华人高被引科学家SCI论文年均发表量的方差分析

图2-7 华人高被引科学家的论文产出与专业年龄关系图

1.青年组

专业年龄23岁以内的青年组科学家是当之无愧的“高产者中的佼佼者”。其发表曲线从一开始就高高上扬,且这种出版数量的优势几乎体现在他们迄今为止学术生涯的所有阶段。初出茅庐时,该群体人均发表的SCI论文篇数即已远超其他年龄组科学家数倍,到顶峰时期人均产出量/年超过17篇,比中年组科学家的发表极值多4篇,比老年组科学家多5篇。青年组科学家年均发表12.4篇SCI论文(见表2-4),不过群体内部的出版数量相差最为悬殊,有的青年学者最多时一年发表超过60篇论文,有的仅发表了1~2篇。

如图2-8所示:①青年组科学家的首个学术发表高峰大约出现在博士毕业后第4年,从人均不到7篇迅速提升至接近10篇,此后的所有阶段再未少于10篇;②专业年龄10岁左右,他们迎来了自己学术生涯第二次明显的发表高峰期,年人均发表15篇论文左右;③紧接着又用大约2年时间迅速冲至迄今为止出版量的顶峰,达到17.18篇,之后维持了一段长达5年左右相对稳定的高产出时期;④不过,在专业年龄17岁至19岁间他们遭遇了两次较明显的发表小低谷,然后很快又冲回高峰,恢复后的发表量几乎与顶峰时期持平。应当说,专业年龄19岁后,青年组华人高被引科学家仍然处在他们的学术发表高峰时期。

图2-8 青年组华人高被引学者的论文产出与专业年龄关系图

注:专业年龄=当年-博士毕业年(博士毕业后距今的时间),0岁前即博士毕业前,0岁为博士毕业当年。

本研究的青年组样本中,接近70%的学者都有过博士后研究经历,时间从1~5年不等,以1~2年最多,这也是由当前学术职业市场的需求所决定的。对这部分科学家来说,博士毕业后第4年他们基本都已进入大学教师终身轨系统,但尚未获得终身教职。此时,工作环境已经适应,可以在学术发表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由于面临“非升即走”的要求,青年科学家也有更大的动力来提高科学产出。而到了专业年龄10岁前后,多数华人高被引学者已晋升为正教授(本章后面部分有专门研究),不再有职称晋升的压力,在专业上反而有了更突出的表现。由此推断,晋升压力并不是影响科学产出的最重要因素。作为一名成熟的研究者,拥有稳定的工作环境、独立的实验室和核心团队、充足的研究资金,再结合必不可少的专业积累和个人素质,才是迎来科学发表高产期的重要基础。

2.中年组

统计显示,中年组华人高被引科学家的SCI期刊论文年均发表量为7.70篇(标准差6.630 4)。由图2-9可见,①中年组样本在专业年龄15岁(含)之前的发表曲线与华人高被引群体的整体走向大幅度重合,基本呈稳步上升趋势;②15岁之后该群体的发表量出现一个明显的快速增长期,并开始高于全体样本的发表均值,直至博士毕业后第19年达到顶峰,人均一年发表13篇SCI论文,最多的学者达到60多篇,最少的仅1~2篇;③专业年龄19—33岁之间,中年组高被引科学家的出版数量处于震荡下行状态,其间也出现过两个小低谷,但很快迎头赶上。不过总体看来,发表量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7篇/年以上)。④自专业年龄33岁起,中年组科学家的论文发表量开始急速下降,此时的人均发表篇数已经明显低于华人高被引学者的整体发表水平了。

图2-9 中年组华人高被引学者的论文产出与专业年龄关系图

中年组华人高被引科学家基本都是20世纪4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生人,做过博士后研究的比例相对少得多,即便有,也集中在3年以内。且这组科学家晋升正教授的平均年龄虽然比青年组科学家稍大一点,但依然保持在专业年龄10岁之下。所以15岁后的样本,基本都已成为各研究机构的中坚力量。在科学界,经验意味着眼界和高度,而资历能带来巨大的资源。推算可知,当中年组科学家处于专业年龄15—19岁时,大约是1995—2000年前后,其时的美国处于克林顿任期内,联邦政府大力提高科研资助力度,支持基础研究和民用研究;而经济刚刚腾飞的中国大陆,政府投入基础研究的经费也在稳步增长。无论在何处,知名大学的资深科学家在资源分配过程中都处于优势地位,在学术职业市场竞争尚不过分激烈的年代,已是凤毛麟角的他们,可以说赶上了一个科学家成长的“黄金时代”。(www.xing528.com)

3.老年组

与以上两组相比,学术生涯历时最长的老年组科学家的SCI期刊论文发表均值显著最低,为6.03篇/年(标准差3.520 5)。且该组样本的成长周期表现得更加复杂。总体来看,他们在专业年龄28岁之前,期刊论文的产出量长期缓慢震荡上升,不过数值一直低于华人高被引科学家的整体发表均值,同时也远低于中青年学者的各自出版量。不过在专业年龄28岁后,老年组科学家则是三个年龄组中唯一高于全体样本发表均值的群体,而且还维持了一段较长的稳定高产期。

仔细分析他们各阶段的发表规律可以看出(见图2-10):①专业年龄19岁之前,老年组高被引学者的人均发表量呈波动上升,并在19岁时迎来了一个比较明显的发表高峰。不过群体内部的分化也很明显,有的学者年均发表数超过25篇,有的还尚未发表过一篇SCI论文;②老年组样本的又一个集中发表时期大约处于专业年龄25岁前后,年平均发表超过8篇,但接下来的2年很快进入了一个短暂的低谷期;③专业年龄30岁后,老年组科学家终于进入了他们一生中最高产的阶段,并在45岁时达到学术生涯的顶峰,年均发表量接近12篇。30—49岁之间,虽然也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波动,但老年组科学家的年均发表量总体维持在10篇上下,保持了一个相当可观的水平。④最后,专业年龄接近50岁时,该组样本的学术发表量快速下滑。这对于一个自然年龄接近甚至超过80岁的群体而言,应当算是一种正常的自然衰退现象。

图2-10 老年组华人高被引学者的论文产出与专业年龄关系图

在本研究自建的SCI期刊论文数据库中,老年组科学家共有31个样本,数量基本能满足对某个特定群体的考察要求。与其他两组的产出规律比较可以看出,老年组科学家的发表周期相对变化平缓。他们在专业年龄30岁左右才进入一生学术发表的巅峰期,在职业生涯后期的表现远超过前期,特别是博士毕业后45年依然能够再创产出新高,突破了自然规律的制约。经验告诉我们,自然年龄接近甚至超过80岁的老年人无论精力、动作还是思维都比青年人逊色得多。特别是实验性科学领域的学者,受年龄的影响更大。不过这种负面影响并没有在老年组精英科学家身上体现出来。除了感佩于他们老骥伏枥的雄心、孜孜不倦的精神外,还联想到约安尼蒂斯等人的结论——高产的科学家通常都是所在实验室或研究团队的负责人,他们有能力申请到巨额的研究基金并监督研究进程,因而有权力在绝大多数研究成果上署名。[31]资深科学家通常都领导了一个庞大的研究团队,有大量青年科学家在他们手下从事具体研究工作,但在论文发表时他们依然会被署名为通讯作者。这也许是对老年科学精英依然保持高产现象的一种更加全面的解释吧。

(二)不同学科组样本的比较

在以上关于年龄和论文产出力关系的分析中,科学家发表量的高离散程度提示我们有必要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通过考察以往研究发现,年龄与论文产出力之间的关系存在学科差异已基本受到认可。从更大范围来看,人文社科领域的研究产出较少与年龄相关,自然科学领域则更多受到年龄影响。而在自然科学领域内部,不同学科之间的情况也存在差别。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了假设三:华人高被引群体学术产出的变化特征存在学科差异。具体表现在,不同学科的华人高被引群体发表数量的变化趋势呈现不同特征,且作出高质量研究成果的年龄有大小之别。这里,我们就对该假设的前半部分进行检验。

汤森·路透的21个专业领域是按照论文类别对科学家进行归类,因而有的科学家同时属于两个甚至三个专业领域,无法与通用学科分类目录相对应。因此,本研究根据研究对象的工作部门(系/所)所属的学科门类,并结合其学术背景,按照美国CIP-2000学科分类标准(Classification of Instructional Programs),将本研究的样本分为理学工学两个子群体(见表2-5)。汤森·路透的专业领域大多能够比较清晰地界定出属于哪一门科学。例如,物理学、化学数学、生物与生化学等领域属于理科;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等专业属于工科。对于少数交叉领域(例如材料学)而言,笔者依据科学家的研究领域进一步分类,当前在理科院系工作并从事偏理科研究的科学家属于理学类,在工程院系工作并拥有工程背景的样本划为工学类。此外,由于医学和农学领域的样本量太少,考虑到这几位科学家的研究领域皆可归为理科,所以将其与理学样本并为一类。最终统计显示,本研究中理学类样本的有效百分比为65.5%,工学类样本占34.5%。下文就对理工两类华人高被引科学家的论文产出周期进行对比分析。

表2-5 华人高被引科学家SCI论文年均发表量的学科比较

1.理学类

图2-11 华人高被引科学家的论文产出与学科关系曲线图

华人高被引理科学者年均发表6.89篇SCI论文(标准差为5.173 2),低于全体华人高被引科学家的发表均值(见表2-5)。样本的发表曲线总体是缓慢上扬的,高产期出现在职业生涯后段(见图2-11)。他们在专业年龄9岁和19岁时先后迎来两个比较明显的产出小高峰,之后发表量略有下降;专业年龄28岁后进入比较稳定的高产期,年均SCI论文超过8篇;巅峰时期出现在专业年龄36—45岁之间,年均论文产出基本都超过了10篇;专业年龄46岁后,样本的发表量才开始明显下降。

2.工学类

工学组样本的年均发表量为9.22篇(标准差为7.270 1),高于理学同侪的均值,但二者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相比之下,华人高被引工科学者的SCI论文发表曲线变化幅度更明显。这也验证了本研究的假设三,证实了不同学科的华人高被引群体的发表数量周期呈现不同特征。在职业生涯前半段,比较突出的几个发表高峰包括专业年龄10岁、18—19岁(人均SCI论文数相同)和26岁,特别是在专业年龄18—26岁之间他们迎来了自己学术生涯的发表巅峰期,相比理学科学家明显提早一些。这9年间他们的年均发表量大于10篇,最多的时候接近14篇/年,超过了对照组样本的最高发表量。专业年龄26岁后的SCI论文产出迅速下降,但28—41岁之间大体稳定在7~9篇/年,与理学组样本高位期的发表数基本持平,且在专业年龄30—40岁又先后创造了几个较小的产出高峰。

职业生涯后段(专业年龄42岁之后)的工学组科学家样本数减至10人以内。因此图2-11曲线最后的连续井喷式增长并不是建立在广泛样本量的基础上的,但也确实反映出有华人高被引工科学者晚年依旧活跃在科研一线,甚至迸发出新活力,有超过20篇/年的论文产出量,科研实力不容小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