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华文媒体对菲律宾华人群体心理的影响

华文媒体对菲律宾华人群体心理的影响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华文媒体在塑造菲律宾华人的这种心理事实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菲律宾华人国家认同和族群认同的重要认知来源。总之,菲律宾国内发生的一切,都与华人读者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通过这样的报道,媒介强调了华人读者的社会成员身份,塑造了他们对菲律宾国家的归属感。

华文媒体对菲律宾华人群体心理的影响

菲律宾华人作为菲律宾的一个少数民族,它本质上是一个心理群体。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认为,民族这样一个群体是“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一种“特殊的文化的人造物”。但是,“这种‘想象’不是‘捏造’,而是形成任何群体认同所不可或缺的认知过程(cognitive process),因此,‘想象的共同体’这个名称指涉的不是什么‘虚假意识’,而是一种社会理学上的‘社会事实’”[33]。华文媒体在塑造菲律宾华人的这种心理事实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菲律宾华人国家认同和族群认同的重要认知来源。

认同(identity)一词在英文中有多种含义,既包括客观的一些相似或相同特性,如相同的身份、相同的表现等,又包括心理认识上的一致性及由此形成的关系。从心理学的角度,沙莲香认为,“认同是心理学中用来解释人格统合机制的概念,即人格与社会及文化之间怎样互动而维系人格统一性和一贯性,认同是维系人格与社会及文化之间互动的内在力量,从而是维系人格统一性和一贯性的内在力量,因此,这个概念又用来表示主体性归属感[34]

认同感的产生离不开个人之间、群体之间的互动作用,也离不开大众传播媒介的特殊传播功能。随着现代社会越来越复杂和全球联系越来越紧密,人们实际活动的范围有限,对超出自己亲身感知以外的事物只能通过大众媒介提供的信息间接去了解。因此,按照李普曼的说法,大众媒介就在外在的客观环境和人们的主观认识之间插入了一个“拟态环境”。由于传媒对事件进行的选择、加工和结构化活动是在一般人看不见的地方(媒介内部)进行的,所以受众通常意识不到这一点,而往往把媒介环境作为客观环境来对待。人们的行为是对“拟态环境”的反应,却作用于现实环境。因此,媒介在其长期的报道中所作的人群分类,势必影响到受众对自己的群体归属的认知,而这种认知所带来的行为反应,却作用于现实生活。

例如,菲律宾《世界日报》等华文媒体的报道重点是菲律宾本国的时政新闻和社会新闻,就是在读者中不断强调华人与菲律宾国家之间共同的利益和荣誉,强调菲律宾华人与菲律宾国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鼓励华人读者将菲律宾当成自己的家园:官员的贪污腐败和政府的反贪反腐行动关系着我们的利益;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物价上涨关系着我们的利益;身边的治安问题、绑架事件关系着我们的利益;政府与“新人民军”(菲律宾的反政府武装)以及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菲律宾南部的伊斯兰分离势力)的交火和谈判关系着我们的利益……总之,菲律宾国内发生的一切,都与华人读者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通过这样的报道,媒介强调了华人读者的社会成员身份,塑造了他们对菲律宾国家的归属感。

菲律宾《世界日报》等华文媒体也通过反映和强调共同的文化传承、共同的历史与命运塑造着华人读者的族群认同。抛开具体的报道内容不说,光是使用华文这一语言文字为载体,华文媒体的外在形式本身就强调了华人的族群身份。语言不仅仅是一套用于交流的符号、规则和系统,“不同的语言就意味着不同的生活态度”,美国电影制片人弗里尼(Federico Fellini)这句简单的话清楚地表达了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它是一把通向文化核心的钥匙,将一种文化与另一种文化清晰地区分开来。“语言具有强烈的、显而易见的象征性,因此它对种族和民族主义情绪非常重要,它是一种核心符号,具有凝聚力。”[35]使用同一种语言强调了文化群体的成员身份,往往能加强群体的团结和凝聚力。

除了外在的语言形式,菲律宾《世界日报》等华文媒体在其日常报道中不断重复出现“华人”这一词汇,也无时无刻不在对社会群体进行区分。例如,“华人世界”是《世界日报》的固定版块,每天通常有2—4个版面专门报道华社新闻。再例如这样一些报道:《苏洛一华商惨遭绑架》(《世界日报》2011年5月1日头版)、《商总发放挽救华校学生流失金本年度人数与金额均告增加》(《世界日报》2011年8月16日25版)、《中国驻菲大使馆、菲华校友会、旅菲校友联联合主办庆祝中国成立六二周年华语歌唱比赛》(《世界日报》2011年8月16日26版),标题中的“华商”“华校”“华语”等都是强调华人身份或文化的词汇。报道中也时常强调华人社会这一概念,例如,“艾尔贝(Albay)省长萨尔斯达(Jose Salceda)12日在菲律宾独立节活动上,振臂高呼杯葛中国大陆制造的产品,也不要去香港和澳门观光血拼……虽然萨尔斯达强调,他只是针对来自中国大陆的产品,而不是已经融入菲律宾社会的华人,但仍让华侨社会感到不安。”[36]再如,“大家知道,春节是中国和世界各地华人社会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在我们菲律宾,不仅华人社会庆祝这一佳节,一般的菲律宾人也一起庆祝。”[37]媒介的这些内容不断重复着“菲律宾华人”的定义,塑造着“菲律宾华人”的形象,建立起读者对华人族群的归属感。

媒介通过新闻报道左右着读者的认知,塑造着菲律宾华人的国家认同和族群认同,而国家和民族的身份认同是某一民族独有的特征,它关系到一个族群生存的根本,从这点上来讲,《世界日报》等菲律宾华文媒体的存在对于菲律宾华人族群这样一个心理群体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注释】

[1]国务院侨办侨务干部学校:《华侨华人概述》,九州出版社2005年版,第1、2页。

[2]小刚:《为了华族的明天》,载《菲律宾华人参政文集》,菲律宾世界日报社出版2006年版,第25页。

[3]施振民:《文化与政治认同》,载洪玉华:《华人移民——施振民教授纪念文集》,菲律宾华裔青年联合会联合拉刹大学中国研究出版1992年版,第14—15页。

[4]洪玉华:《菲律宾华人的参政、融合和认同》,载吴文焕:《融合——菲律宾华人》(第2集),菲律宾华裔青年联合会出版1997年版,第75—81页。

[5]引自《喜讯:春节被宣布为非工作假日》,《世界日报》2011年12月2日。

[6]参见陈荆和:《十六世纪之菲律宾华侨》,香港新亚研究所东南亚研究室刊1963年版,第135页。

[7]曾少聪:《东洋航路移民——明清海洋移民台湾与菲律宾的比较研究》,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年版,第70—77页。

[8]参见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广州华侨研究会:《战后东南亚国家的华侨华人政策》,暨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82—201页。

[9]陈延奎基金会赞助、菲律宾华教中心:《菲律宾华文教育综合年鉴(1995—2004)》,菲律宾华教中心2008年版,第118页。

[10]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广州华侨研究会:《战后东南亚国家的华侨华人政策》,暨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01页。

[11][菲律宾]德里西塔·昂·西:《融合和认同:二次大战之后菲律宾华人社会的社会变化》,冬青译,《南洋问题研究》1989年第3期。

[12][美]拉里·A·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跨文化传播(第四版)》,闵惠泉、王纬、徐培喜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5页。

[13][菲律宾]德里西塔·昂·西:《融合和认同:二次大战之后菲律宾华人的社会变迁》,冬青译,《南洋问题研究》1989年第3期,第61页。

[14]浪子:《探索融合之路》,《商报》1998年1月23日。

[15]洪玉华、吴文焕:《华人与菲律宾革命》,菲律宾华裔青年联合会出版1996年版,第7页。(www.xing528.com)

[16]任娜:《菲律宾社会生活中的华人(1935—1965年)——从族际关系的角度所作的探索》,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0—22页。

[17]转引自曹云华:《变异与保持——东南亚华人的文化适应》,中国华侨出版社2001年版,第249页。

[18][菲律宾]德里西塔·昂·西:《融合和认同:二次大战之后菲律宾华人社会的社会变化》,冬青译,《南洋问题研究》1989年第3期。

[19]沈晓夫:《菲律宾人为什么不生气》,《海内与海外》2002年第4期。

[20]转引自洪玉华:《菲律宾华人的形象》,黄滋生译,《东南亚研究》1994年第1期。

[21]同上。

[22]转引自赵振祥、[菲律宾]陈华岳、[菲律宾]侯培水等:《菲律宾华文报史稿》,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第351页。

[23]刘芝田:《中菲关系史》,正中书局1962年版,第546页。

[24]菲律宾人心理学也称自由心理学,是一股致力于菲律宾学术界本土化训练的运动,以结构美国心理学为开端,认为美国心理学只是许多民族心理学中的一种,不是普遍的、唯一的心理学。参见Enriquez,V.G.,From Colonial to Liberation Psychology:The Philippine Experience,University of the Philippines Press,1992。

[25]参见李莉·门朵萨、吉姆·坡金森:《全球对话中的菲律宾的Kapwa:一种不同的与“他者”共处的政见》,载J.z.爱门森编译:《国际跨文化传播精华文选》,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6]张明:《菲华商联总会理事长庄前进:华人参政机会越来越多》,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hr/2011/05-03/3013812.shtml,最后浏览日期:2011年5月3日。

[27]李延庆:《“菲华三宝”:华人在菲律宾的公益事业》,《中国西部》2010年2月。

[28]新华社:《国家主席胡锦涛马尼拉出席菲律宾华人各界举行的欢迎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站,http://www.fmprc.gov.cn/chn/pds/ziliao/wzzt/2005 year/huwanlongchn/hzxcfsg/hjtcfzxxx/hfwflb/t193792.htm,最后浏览日期:2012年3月1日。

[29]雪地:《菲律宾华人教育简况》,《华声报》1984年12月30日。

[30]洪玉华:《菲律宾华人的形象》,黄滋生译,《东南亚研究》1994年第1期。

[31][菲律宾]侯培水:《菲律宾华文媒体的出路何在?》,《世界日报》2011年9月19日。

[32]参见Pamela J.Shoemaker&Stephen D.Reese,Mediating the Message:Theories of Influences on Mass Media Content(Second Edition),Longman Publishers,1996。

[33][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4]沙莲香:《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前言部分第4页。

[35]J.Edward,Language,Society,and Identity,Blackwell,1985,p.15.

[36]《菲华忧遭排斥》,《世界日报》2011年6月15日。

[37]《郑少坚博士感谢亚基诺总统把明年春节宣布为公共假日》,《世界日报》2011年12月1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