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群体思想观念影响力:群体时代的大众心理

群体思想观念影响力:群体时代的大众心理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另一类是基本思想观念,由于受到环境、遗传规律和大众观点的影响而变得非常稳定。然而其中具有持久活力且能够产生重大影响的思想观念却非常稀少。无论大众群体接触到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只有当它们毫不妥协地呈现出意义明确的简单形式时才能产生影响。根据我的观察,这种现象甚至很奇怪地存在于在欧洲接受大学教育并取得学位的印度人中间。在临时偶然出现的某种具体情况下,不同的思想观念显现出来,并伴随着特定行为和言语。

群体思想观念影响力:群体时代的大众心理

提要:

1.群体的思想观念

基本思想观念和昙花一现式的思想观念;

相互矛盾的思想观念怎样才能共生共存;

深奥的思想观念需要简化以让人民群众了解接受;

思想观念的社会影响与其是否包含真理无关。

2.群体的推理能力

群体没有理智可言;

群体几乎没有推理能力;

群体所接受的观念只在表面上有相似性或连续性。

3.群体的想象力

群体的想象力异常丰富;

群体的思维方式都是形象思维,且这些形象之间没有逻辑联系;

群体易受异常事物的影响;

传奇和异常现象是人类文明的基础;

民众的丰富想象力是政治家实现权力的基础;

让群体进行想象的刺激是如何出现的。

1.群体的思想观念

我们在上一部著述[31]中探讨思想观念在民族发展历程中所起的作用时指出,每一种文明都产生于为数不多、很少更新的基本思想观念。我们还阐述了这些思想观念如何扎根在大众群体心里,整个过程难度有多大,以及这些思想观念一旦形成所具有的影响力。最后我们看到,历史大动荡通常都是因为这些基本思想观念发生变化而引发的结果。

由于此前以很多篇幅详细探讨过这个话题,所以我不想在此赘述,只打算简要地阐述一下群体接触到的思想观念,以及他们持有这些思想观念的形式。

这些思想观念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于受到临时影响而偶然产生的昙花一现式的思想观念。例如,对某个人或某种学说的痴迷。另一类是基本思想观念,由于受到环境、遗传规律和大众观点的影响而变得非常稳定。这样的思想观点就是过去的宗教信仰,以及当今的社会与民主思想观念。

这些基本思想观念好比是沿着自己的路线缓缓流淌的溪流,而转瞬即逝的思想观念就好像是变化不定的小小波浪,不断扰动着水面。这些小小波浪比流淌的溪流本身更加显眼,实际上却无足轻重。

那些曾经在我们父辈时代是中流砥柱的伟大基本思想观念,如今却日益动摇。它们丧失了所有的稳定可靠性,同时建立在这些思想基础之上的社会制度也产生了严重动摇。每一天都会形成许多前面刚刚提过的那种转瞬即逝的次要思想观念。然而其中具有持久活力且能够产生重大影响的思想观念却非常稀少。

无论大众群体接触到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只有当它们毫不妥协地呈现出意义明确的简单形式时才能产生影响。这些思想观念往往披着形象化的外衣,只有在这种形式下,它们才可能被大众所接受。这些形象化的思想观念彼此不存在逻辑上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它们可以相互替代,就像幻灯片的底片一样,放映者可随时从插槽中取出摞放在一起。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群体中同时存在着彼此极为矛盾的思想观念。在临时偶然出现的各种情况下,群体记忆中的各种思想观念总会有一种对他们产生影响,使他们采取各种极为不同的行动。群体完全缺乏批判精神,因此察觉不出这些相互矛盾之处。

这种现象并非群体所特有。在许多独立个人那里也能观察到。不仅在原始人中间,而且在那些因智力上的某种原因同原始人很相像的人中间(比如宗教信仰中的宗派人士)也能观察到这种现象。根据我的观察,这种现象甚至很奇怪地存在于在欧洲接受大学教育并取得学位的印度人中间。许多西方思想观念生硬地叠加在他们那种千古不变、世代相传的基本思想观或社会基本思想观念上。在临时偶然出现的某种具体情况下,不同的思想观念显现出来,并伴随着特定行为和言语。同一个人会以这种方式体现出最明显的自相矛盾之处。(www.xing528.com)

这些矛盾有名无实,因为只有世代相传的思想观念才能对独立的个人产生足够大的影响,成为他们的行为动机。只有当一个人,是不同种族融合的结果,受到代代相传的不同倾向的思想影响时,他的所作所为才会接连体现出完全自相矛盾的特点。在此强调这些现象毫无益处,尽管它们在心理学上具有重要意义。我个人认为,至少要有十年的旅行与观察经历,才能够理解这些现象。

各种思想观念只有呈现出非常简单的形式,才能被群体所接受。因此它们常常必须经过极为彻底的改造才能深得民心,从而流行起来。尤其当我们探讨崇高的哲学科学思想观念时,更可以看到这些思想观念需要经过怎样意义深远的改造,以便降低理解难度,适应大众群体的智力水平。思想观念的上述改造取决于群体的性质或群体所属的种族性质,但其总体倾向一直带有轻视的意味,以简化为目的。这样就解释了如下事实:从社会角度来看,在现实中,几乎不存在思想观念的等级层次,没有高低之分。一种思想观念起初无论如何伟大正确,只要进入群体思想领域并对他们产生影响,几乎所有的崇高伟大特点全都消失不见。

再从社会角度来看,思想观念的等级划分及其固有价值并不重要。需要考虑的是它所发挥的作用。中世纪基督教思想观念、上一个世纪的民主思想观念以及当今的社会思想观念,并不是非常高尚。从哲学角度来看,只能将它们视为有些遗憾的错误,但是无论过去和将来它们都具有极大影响力,并在很长时间里属于决定国家行为的最重要因素。

即使一种思想观念经过改造能够为群体所接受,也只能在下述情况中产生影响:经过各种途径(我们将在别处对此进行探讨),已经进入无意识领域,或者已经转化为一种情感态度(这需要经过很长时间)。我们绝不能认为一种思想观念的公众合理性已经得到证实,就可以对理性的头脑产生影响。有时最清晰的讲解论证对大多数人也只能产生微不足道的影响。由此来看不难理解以上事实。清晰确凿的证据也许会被一位受过教育的人所接受,但是他在改变信仰后,又会很快在无意识自我的影响下重新坚持原来的思想立场。过几天再见到他时,他会以完全相同的话语重新提出以前的观点。实际上他仍然受到先前思想观念的影响,而这些思想观念已经转化为他的内在情感态度。这样的思想观念总是单独影响着我们更加隐秘的行为动机和语言表达。对于群体而言,莫不如此。

当一种思想观念通过各种途径深入到大众群体内心时,它便具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造成一系列影响,势不可挡。法国大革命期间产生的哲学思想观念,近一百年后才在大众群体心中扎下了根,显示出不可抗拒的力量。整个国家为了实现社会平等而奋斗,为了实现抽象的权利、理想和自由而奋斗,使得各国王权宝座摇摇欲坠,极大地撼动了西方世界。二十年间各国纷纷陷入内战,整个欧洲经历的血腥大屠杀甚至都会使成吉思汗[32]和帖木儿[33]大惊失色。整个世界此前从未见识过因思想观念的传播而产生如此规模的社会大动荡。

各种思想观念,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在群体心中扎下根来,要想彻底清除它们同样需要很长时间。由于这个原因,群体在思想观念方面总是远远落后于饱学之士和哲学家们。当今的政治家们全都知道,在我刚刚提到过的基本思想观念中包含着各种各样的错误。但是由于这些基本思想观念仍然影响巨大,他们只好继续按照自己已不再相信的各种原则治理社会。

2.群体的推理能力

不能绝对地说群体不会推理或不受推理的影响。但是他们运用的论点以及那些可以影响他们的论点,从逻辑角度来看不够严谨。只有从类比的角度才能称其为推理。群体的低级推理,如同高级推理一样,建立在各种思想观念的相互联系上。但是在群体联想到的各种思想观念之间,只有表面的类比关系或者前后顺序关系。群体的推理方式,就像因纽特人的推理方式一样。因纽特人根据经验认为,冰是一种透明物质,能在嘴里融化。他们因此便得结论,既然玻璃也是一种透明物质,也应该在嘴里能融化。群体的推理方式也类似于野蛮人的推理方式。野蛮人想象着吃了勇敢者的心就可以像他一样勇敢。有的工匠遭到雇主剥削之后立即得出结论,所有雇主都剥削为他们干活的工匠。群体的推理方式也与此类似。

群体推理的特征是把截然不同,只有表面关系的事物强拧在一起,立刻对具体情况进行概括性推论。懂得如何驾驭群体的人一直宣扬这样的论点,群体也只受这种论点的影响。一连串的逻辑论证对于群体来说根本不可理解。由于这个原因,可以说群体不会推理,或者不会进行真正的推理。在阅读一些演讲词时,其中暴露的一些错误使我们惊讶不已。但是这些演讲词却对听众产生过巨大影响。人们经常忘记,这样的演讲词是用来说服大众群体,不是专供哲学家们阅读的。与听众进行亲密交流的演讲者,可在观众心中唤起各种情景形象,进而驾驭影响他们。如果他获得成功,他的目的便已达到。二十卷说教之词(往往是反思的结果),也比不上打动人心的几个语句。我们不应肤浅地说,由于群体无法进行推理便体现不出任何批判精神,也不能从错误中发现真理,或者不能对所有事情做出准确判断。群体接受的判断只是强加给他们的判断,并非经过讨论而采纳的判断。在这方面,有许多个人并不比群体高明。有些观点之所以轻易地获得广泛赞同,更多的是因为大多数人无法通过独自推理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

3.群体的想象力

与不具备推理能力的人一样,群体的想象力也非常强大丰富,非常易于受到强烈触动。一个人、一个事件和一起事故在他们心中唤起的情景形象几乎就像真实情况那样栩栩如生。

群体在某种程度上就好比一个正在熟睡的人,理性暂时不起作用,任凭心中唤起极其鲜明强烈的情景形象。但是在清醒的反思面前,这些情景形象全都会云消雾散。群体由于无法进行反思和推理,所以想不到世界上居然还有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值得注意的是,极难做到的事情留给人的印象也极为深刻。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一件事情非同寻常且具有传奇色彩的一面,就会给大众群体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在分析一种文明时可以发现,实际上真正起到支撑作用的是其非同寻常且具有传奇色彩的一面。在历史上,表面印象所起的作用从来都大于真实情况,虚象从来都比实情具有更大意义。

群体只能根据情景形象来进行思维,所以也只能被情景形象所感动触动。只有情景形象能使他们感到恐惧,或者被吸引,成为他们的行为动机。

由于以上原因,极为鲜明生动的戏剧表演对观众群体从来都会产生巨大影响。面包与壮观的表演场面就是罗马平民的幸福理想。除此之外,他们别无所求。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个理想几乎一直未变。对于每一个群体的想象力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戏剧表演。全体观众同时体验到一样的情感。如果这些情感不能立即转化为行动,那是因为最不自觉的观众也能意识到自己受到幻觉的影响,他为虚构想象的冒险情节放声大笑过,也悲伤哭泣过。

有时由情景形象唤起的情感态度非常强烈,就像习惯性暗示一样,往往会转化为实际行动。人们经常听说一家颇受欢迎的剧院经理,由于只上演悲剧,所以必须派人护送扮演叛徒的演员离开剧场,以免遭到愤怒观众的暴力袭击。这些观众对于剧中叛徒所犯下的罪行感到非常愤恨。

我认为,我们在此接触到群体心理状态一个非常奇妙的特征,也看到了他们接受暗示的速度有多快。虚像对他们产生的影响同实情一样大。显然,他们往往无法将这两者区分开来。

征服者的力量与国家实力建立在大众想象的基础上。只有通过影响这种想象力,才能有效驾驭大众群体。

所有历史大事件,比如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兴起,宗教改革,法国大革命以及当代面临的社会主义入侵威胁,都是给大众想象力留下的强烈印象所导致的直接或间接结果。再者,每个时代的伟大政治家,甚至包括彻头彻尾的暴君,都把大众想象力视为自身权力的基础,在统治过程中从未试图与之对抗。“通过改信天主教,”拿破仑对国会说道,“我结束了旺代战争[34]。成为伊斯兰教徒后,我在埃及站住了脚。成为一名信奉教皇至上的人后,我赢得了意大利教父们的支持。如果我必须统治一个犹太人国家,我会重建所罗门神殿。”也许自亚历山大[35]与凯撒以来,任何一位伟人都没有像拿破仑那样透彻了解如何能激发大众群体的想象力。他一直念念不忘影响大众的想象力。在胜利中,在大声训斥中,在演讲中,在实际行动中,他时刻将这一点铭记于心。他在奄奄一息的最后时刻,仍然念念不忘这一点。

如何才能激发大众的想象力呢?谜底很快就会揭开。现在我们只能说,要想达到目的,绝不能试图去利用智力或推理能力,也就是说,绝不能利用论证的方法。安东尼[36]成功地鼓励人民大众起而反抗谋杀凯撒的凶手,靠的不是诡诈的煽动性言辞。他靠的是面对众人宣读凯撒的遗嘱,用手指着他的遗体。

激发群体想象力的任何事物,都通过令人吃惊、非常清晰的形象呈现出来,没有任何附带解释,只伴随着几个不同寻常或神秘的事实。这方面的适当事例包括一场伟大胜利、一个伟大奇迹、一桩严重罪行、一个伟大理想。事物必须作为一个整体呈现在群体面前,切莫指出其来龙去脉。一百桩轻罪或轻微事故根本不会引起群体注意,也不会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而一桩严重罪行或一次严重事故会深深地触动他们,尽管最后造成的灾难损失远远不及一百个轻微事故之和。

数年前,一场流感仅在巴黎就造成五千人丧生,却几乎没有激发大众的想象力而造成混乱。

原因是,这种可以证实的多人病故事件,没有体现在任何明显的情景形象当中。人们只是根据每周发布的统计数据了解到相应情况。如果一场事故造成五百人而不是五千人死亡,但时间是一天之内,而且在公共场合(比如埃菲尔铁塔倒塌,场景惨不忍睹),那就会对大众想象力产生重大影响,使其禁不住浮想联翩。

一艘穿越大西洋的汽轮,在没有任何消息的情况下,被认为已经沉入大西洋中部。由此有可能造成的损失,在一周之内,深深地激发了大众群体想象力。但是官方统计数字表明,仅在1894年,就有850艘帆船和203艘汽轮失事。就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而言,这些失事的船只遭受的损失远远超过穿越大西洋的那艘汽轮。但是大众群体一时一刻也没有对此表示过关心。激发大众群体想象力的并不是事实本身,而是其发生、发展并得到关注的方式。如果让我来说,应该把事实进行压缩、整合、加工,这样才能形成一种令人瞠目结舌、魂牵梦绕的生动情景形象。掌握了激发大众想象力的门道,就等于掌握了统治他们的诀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