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什么是群体,群体的分类及功能,群体心理概述

什么是群体,群体的分类及功能,群体心理概述

时间:2023-04-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这种划分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梅奥在霍桑试验中提出的。这种群体主要存在于统计学中,如老年群体、青年群体。参照群体是令其他群体成员向往的一类群体,当群体成员对其所属群体感到不满时,往往会寻找其他群体为参照,有时甚至在心目中树立起两个以上的参照群体。注重参照群体研究,认识、分析人们心目中的参照群体,能更好地发挥先进群体的带头作用,及时发现和制止越轨团伙的破坏作用。

什么是群体,群体的分类及功能,群体心理概述

一、什么是群体

群体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个体,为了某个共同的目标而结合在一起的彼此之间具有情感联系的人群。在大部分群体中,成员之间存在面对面的直接接触,彼此相互影响。

许多学科也对群体进行研究,而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意义上,简单的统计集合体、围在路边看热闹的人群、同一病房的病友等不能归为群体之列,因为其成员不存在依附关系,不发生互动,在多数情况下,彼此间无丝毫影响。而学校篮球队、家庭、工厂中的行政科室、车间中的班组等,则可称为群体。因为其成员常常是为了共同目标而组合在一起,彼此间不但有面对面的接触,而且有频繁的互动、多方的影响。

一个群体之所以能持续存在,必须有共同活动、相互作用及情感。因为活动要靠人们共同来完成,在相互作用中又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感。一般来说,要构成一个群体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1)群体首先必须是一群人,家庭、小组、公司、国家、民族都可以是一个群体;

(2)各成员之间具有共同的目标与利益,目标、利益由全体成员同意并由全体成员来实现;

(3)群体成员要明确意识到自己是属于某个群体的,以及群体的界限;

(4)每个成员都占有一定的位置,扮演一定的角色,执行一定的义务和享有一定的权力;

(5)各成员之间能够密切协作和配合;

(6)群体成员之间有思想、情感的交流。

二、群体的分类

群体是各种各样的,每一种群体的性质、结构、作用和活动方式各不相同。为了进一步认识群体的这些现象及其规律性,就需要根据一定的标准,把群体分成若干种类。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感兴趣的问题不同,所以对群体划分的标准也不相同。目前比较有影响的分类,有以下这样几种。

(一)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这种划分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梅奥在霍桑试验中提出的。所谓正式群体是指那些被人们规定好成员的地位和角色,明确提出各成员的权利和义务,并有固定编制的群体。如政府、机关、企业中的部门、学校中的班级等。

所谓非正式群体是指那些无正式规定的,成员依照各自的喜好自发产生的,成员的地位和角色、权利和义务都不明确,也无固定编制的群体,有明显的情感色彩,它主要用于满足人们某种生活需要,一般形成于正式的工作情境之外。如员工一起吃午餐,喜爱乒乓球的人一起打球,密友群体等都属于此类。非正式群体成员之间往往有比较一致的共同利益和价值观,并且常以感情为纽带,有较强的凝聚力和较高的行为一致性。比如说大学校园的同乡会、联谊会,社会上各种汽车俱乐部、体育项目俱乐部就具有这样的特点。

非正式群体有这样一些特征:以某种共同利益、观点和爱好为基础;以感情为纽带;有较强的凝聚力及较高的行为的一致性;其领导较有威信;有奖惩手段;成员间消息渠道畅通;有较强的自卫性、排外性等。非正式群体可以存在于正式群体之中。当非正式群体的组织结构与正式群体保持一致时就会促进正式群体的存在和发展;反之,两种群体就会发生冲突。非正式组织的极端情况是派别主义,它是与正式群体或其他目标冲突的。

(二)假设群体与实际群体

这是根据群体是否真实存在而划分的。所谓假设群体,是指实际上并不存在的群体,只是为了研究和分析的需要,把具有某种特征的人在想象中组织起来,成为群体。这种群体主要存在于统计学中,如老年群体、青年群体。如全国人口普查,按年龄、性别、职业、婚姻、民族、党团等做统计得出的各类人群数字,表达的就是一些假设群体,因此,这类群体又称“统计群体”。实际群体,是指在一定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存在的群体。这类群体有明显的界限和实际的交往,如部队的连排班、学校的班级等。

(三)成员群体和参照群体

所谓成员群体是指个体为其正式成员的群体,如个人所在的班级、球队等。所谓参照群体是指个人自觉接受其规范和准则并以此来指导自己行为的群体,如先进班级、优秀球队等。

参照群体通常包含三种含义:第一,是作为比较的标准。例如,一名技术工人,自己的地位已经不错,但与工程技术人员相比,又感到相形见绌。第二,是指望晋升其间的群体。在等级社会中,较低等级的人总希望成为较高等级的一分子。第三,是指个体以其他群体的价值和观念为行为准则。例如,一个菲律宾人长期生活在美国,逐渐学会了用美国人的价值和观念去为人处世。参照群体是令其他群体成员向往的一类群体,当群体成员对其所属群体感到不满时,往往会寻找其他群体为参照,有时甚至在心目中树立起两个以上的参照群体。

总之,参照群体常被其他群体成员视为榜样,在某些情况下能起到模范作用。例如,学校的先进班集体、车间的先进班组等。若这些参照群体的规范、准则及目标是一致的,那么对个体会起到增强行为动机的作用。反之则会引起个体内心的冲突动机和斗争。有时也会起到带头破坏社会规范的作用。美国社会学家研究犯罪问题时发现,在犯罪率较高的社区内,一些男孩子自幼就模仿犯罪团伙中大男孩的行为,认为他们勇敢、大胆,是真正的男子汉,视他们为楷模,直至最后堕落成犯罪团伙成员。这类犯罪团伙在该社区内成了许多小男孩心目中的参照群体。注重参照群体研究,认识、分析人们心目中的参照群体,能更好地发挥先进群体的带头作用,及时发现和制止越轨团伙的破坏作用。所以,我们要注重对参照群体的研究。

(四)大群体和小群体

这是根据群体规模划分的。所谓大群体,是指人数众多、成员间只是以间接方式联系在一起,如通过群体的共同目标、通过各层组织机构等使成员建立间接的联系,没有直接的社会交往和互动的群体。大群体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在社会中具有一定地位,并长期存在的群体,如阶级、政党等;另一种是为着某个临时目的而暂时联合起来的群体,如观众、听众等。

小型群体是指相对稳定、人数不多,为共同目的而结合起来的成员直接接触和互动的联合体。它有共同目的,全体成员为此目的作共同努力。小型群体中每个人都相互熟悉,成员间的关系比较密切,交往比较频繁,心理感受也比较明显,在解决群体遇到的问题的过程中相互支持。其规模不能少于两个人,但一般不超过40人。

家庭、工作小组、班级等都可以看做是小型群体。一个人可以同时参加几个小型群体。在那里,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望、需要与他人交往,而没有硬性规定。

在人数较多的小群体中,某些人的交往活动比较频繁,交往更加带有密切的性质,有些社会心理学家称之为小小群体。小小群体人数不多,一般为2~7人。小小群体可能是一个独立的共同体,同时还属于某个小群体。

三、群体的功能

总的来说,群体的功能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完成组织交付的基本任务。群体对组织的主要功能是完成任务。一个较大的群体想有效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实现既定的目标,就必须分工合作,把工作任务分配给小的单位去进行。群体的作用就在于承担这些任务并力求完成。

二是满足其成员的心理需求。群体对个人的主要功能是满足其心理需求。个人有多种需求,有些需求必须通过学习、工作等活动才能得到满足,有些需求则可以从群体中获得。概括来说群体可满足个人的下列需求。

(1)交往需求,是与人交往时人们的一种心理需要。群体是群体成员共同工作、学习和活动的集体。在这个集体中,个体可以与其他群体成员经常接触交往,随时沟通交流思想感情,保持各种形式的联系,获得友谊、关心和帮助等。

(2)安全需求,表现在人们都希望生活能够稳定、安全、受到保护。个体参加群体活动时,获得他人的关心和帮助,可以减少孤独与恐惧感,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

(3)自尊心需求。在群体活动中,受到别人的欢迎和尊重,获得一定的地位,都将使自尊心得到满足。自尊得到满足后会使人相信自己的力量和价值,从而有利于发挥自己的潜能。

(4)自我表现的需求。具体表现为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被群体接受本身就是对个体价值的承认和肯定。在群体中的个体可以体会到自身是社会的成员,从而确认自身在社会中的地位。

(5)增强自信心。在群体中,可以通过成员之间的意见交换,得出一致性的结论,使个人某些不明确或没有把握的观点获得支持,从而增强自信心。

(6)增加力量感。在对付外来的威胁时,群体可以增加个人的安全感和力量。

心理学家认为,任何一个群体功能的大小,都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衡量,即群体的生产性(创造成就的多少)和该群体对其成员心理需求的满足程度。实际上,这二者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哪一方面都不可以偏废。只有完成群体所负担的基本任务,更多地创造财富(物质的和精神的),才能使群体成员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而群体成员的心理需求又会影响和推动生产的发展。

三是协调人群关系。由于人们长期在一起工作和生活,受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产生这样那样的矛盾,影响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影响群体的凝聚力。群体的另一个功能就是分析这些矛盾,采取妥善的措施解决这些矛盾,从而协调成员之间的关系,加强群体成员之间的团结,实现群体的目标。

四是影响和改变个人的观念与行为。一个群体是先进还是落后,其风气是好还是坏,成员之间是团结还是不团结,甚至群体的管理方式、领导方法及作风等,都会直接影响个人的观念和行为。因此,必须加强对群体的领导,搞好群体的自身建设,才能发挥群体的积极作用。

群体的功能虽然有四个方面,但其主要的功能是完成组织任务和满足成员的各种心理需要。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一个群体的功能,如果能同时达到以上这两种目标,它就是一个高效率的群体。

关于高效率群体,各国的社会心理学家有许多看法,并提出许多标准,但比较一致的看法有以下几点。

(1)领袖人物精明干练,与成员关系融洽,办事效率高。

(2)成员之间沟通快,信息交流较为频繁,相互了解较为深入,民主气氛浓,关系和谐

(3)成员归属感强,心向群体,愿意参加群体活动。

(4)群体成员共同参与制定决策。群体的许多决策由群体成员共同制定,使大多数成员感到有较大的控制自己工作的自由。(www.xing528.com)

(5)成员愿意更多地承担群体任务,关心和积极维护群体的利益与荣誉。

(6)群体的成员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充满了自信和自尊。

(7)群体的成员办事认真、效率高。

四、群体凝聚力

(一)概念

群体凝聚力(group cohesiveness)也称内聚力,是指群体在其规范的基础上,使全体成员情感共鸣、价值定向相同或行为保持一致的内在聚合力量。也有人把凝聚力解释为是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

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感情,对于群体任务的完成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常常看到,在有些群体中意见分歧,关系紧张,矛盾较多,成员间没有密切的交往和更多方面的一致,成员对群体规范的遵守是不自觉的,被迫的,这样的群体,不可能很好地完成任务,这个层次凝聚力最低;有些群体意见比较一致,关系融洽,相互合作,成员比较自觉地接受群体规范,并用它来衡量一切,任务完成得好,这个层次凝聚力较强;有些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友爱,以作为群体的一员而自豪,对群体有强烈的归属感、荣誉感、责任感和义务感,群体内部领导和成员、成员和成员之间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关切和支持,相互间心理距离较近,能够相互吸引,有表里一致的团结行为,所有成员自愿为实现群体活动的共同目标而自觉地协调一致、统一行动,群体规范和群体活动的目标已内化为全体成员的行动准则与活动目标,这个层次凝聚力最高。

群体凝聚力是保证群体存在、发展的必要条件。一个群体失去了凝聚力,就会是一盘散沙,也就失去了力量和生命,这个群体也就名存实亡了,群体作用无法发挥。一个群体凝聚力的高低强弱,决定着群体自身发展快慢,决定着群体能否较好地发挥自己的功能,顺利地达到群体的目标。

(二)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影响群体凝聚力因素来自两方面,一是群体内部因素,二是群体外部因素。

1.群体内部因素

(1)群体规模。群体规模太大或太小,都会影响凝聚力。规模太大,成员之间难以沟通了解,很难能有高凝聚力;规模太小,人数太少,会因缺少中间力量而矛盾难以解决。有研究认为,5~7人的群体最佳,超过或不足此人数,随着人数规模增大或缩小,凝聚力削弱机会更多。

(2)群体的目标。群体成员对群体目标是否赞同,即个人目标与群体目标是否一致,直接影响着群体的凝聚力。成员赞成群体目标,才会对群体产生认同感,为实现群体目标而共同奋斗,才会大大提高群体凝聚力。反之,成员不赞成群体目标,各成员目标互不关联,各行其是,这就必然大大减弱、降低群体凝聚力。

(3)群体成员的同质性或互补性。同质性是指群体成员在兴趣爱好、文化背景、需求、信念、动机、价值观、人格特点等方面的相似或类同。它对人们的交往、友谊和吸引有着重要的影响。相似性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越是相似,越容易产生好感和喜爱,容易使人感到彼此接近,增加人际吸引,因而能增强凝聚力。

互补性是指具有异质性的成员在某些方面的互相补充、渗透、交融。在多数情况下,群体成员是异质的,如果具有异质性的群体成员之间感到彼此在某个或若干方面能够取长补短、互相补充时,就会增进群体成员间的感情,密切成员之间的关系。

(4)满足群体成员需要的程度。群体成员在物质和精神方面都有各种各样的需要,一个群体要能够满足其成员的各种需要,提供给他们必需和比较充裕的物质、精神生活保障。一般说来,群体对成员各种合理需要的满足程度越高,群体的凝聚力越强。

(5)领导者与成员的关系。领导者的所作所为对群体至关重要,影响着群体凝聚力的高低。若领导者与群体成员保持良好的关系,能做出正确的决策,那么群体成员之间友情深、交往多、思想活跃、士气高,就能使群体目标顺利完成。该领导者就会赢得成员的爱戴,从而形成一个核心,造成很高的士气,群体则表现出很高的凝聚力。如果领导者没有正确的领导方式,不关心成员的疾苦,搞一言堂,人心涣散,士气低落,活动受阻,那么,其结果自然就是群体像一盘散沙,凝聚力降低,严重时甚至导致群体的解体。

(6)群体内部的协作。群体成员为完成共同目标而进行协作,彼此为对方提供有利的条件,这不仅有益于自己,也有益于他人。通过合作,每个成员都会意识到自己对他人的依赖,感到通过别人的帮助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这样一来,群体成员对共同活动就会感到满意,并且彼此发生好感,进而频繁交往,群体凝聚力自然也会提高。相反,竞争的小组内很少有沟通,彼此间关系紧张,群体凝聚力就会遭到破坏。

2.外部因素

(1)群体间的竞争。群体与群体之间处于竞争状态时,各自的群体内部就会产生压力与威胁,这种压力与威胁会促使成员增强群体的归属感、责任感和义务感,迫使所有的成员自觉地减少分歧,统一意见,一致对外,以避免所属的群体受到损失。这在无形中为凝聚力的增强提供了机会,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群体社会地位。群体社会地位状况对群体凝聚力有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往往表现在两个极端上:一是群体社会地位高。一个群体在社会上占有重要地位,为社会所公认,会增强其成员的群体荣誉感和群体成功欲望,如一些优秀班组、先进集体,集体荣誉感强,容易增强其凝聚力。二是群体社会地位低,也会出现一致排外的高凝聚力。如一些落后群体,因损害社会利益受到人们的鄙视、冷落,由此产生严重的抱团思想,其凝聚力极强。

(三)群体凝聚力与工作效率

心理学家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认识到,要提高工作效率,就必须重视改善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这方面的许多研究表明,凝聚力的状况对工作效率有着重要影响。在一般情况下,凝聚力强的群体比凝聚力弱的群体更有效率。但群体的凝聚力强,是不是就一定能提高工作效率?反之,群体的凝聚力弱,是不是就说明它的工作效率低呢?社会心理学家沙赫特做了一个重要的实验,对我们理解和分析群体凝聚力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沙赫特在严格控制条件下,检验了群体凝聚力和对群体成员的诱导对工作效率的影响,实验的自变量是凝聚力和诱导,因变量是工作效率。除了设立对照组进行对比以外,沙赫特把实验组分为四种条件,即高、低凝聚力和积极与消极的诱导。实验条件如图8-1所示。

img16

图8-1 凝聚力与诱导关系图解

凝聚力的高低由指导语控制,诱导则主要是指以团体其他成员的名义写积极或消极的字条给被试,积极的诱导要求增加生产,消极的诱导则要求减慢完成任务的速度(限制生产),实验的工作任务是制作棋盘。实验分两个阶段,前16分钟没有进行诱导、被试只收到中性的字条。后16分钟每组都收到六次诱导的字条,实验结果如图8-2所示。在实验第二阶段(后16分钟),两种诱导产生明显不同的效应,极大影响了凝聚力与工作效率。无论凝聚力高低,积极诱导都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高凝聚力组生产效率更高;而消极诱导则明显降低了工作效率,高凝聚力组的工作效率更低。

img17

图8-2 沙赫特实验有关凝聚力与生产率的关系

这个实验结果还说明,凝聚力高的群体比凝聚力低的群体更易受诱导因素的影响。在积极诱导的条件下,凝聚力高的群体的生产效率更高;在消极诱导的条件下,凝聚力高的群体的生产效率反而更低。

这个实验和其他一些研究都证明,群体凝聚力越高,其成员就越遵循群体的规范和目标。因此,如果群体倾向于努力工作、争取高产,凝聚力高的群体能促进生产率提高;反之,如果群体倾向于限制生产,那么,凝聚力高的群体就只会大大降低生产率。可见,群体规范是决定群体凝聚力与工作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

同时,这些实验和研究告诉我们,对群体的教育与引导是非常重要的。管理者必须在增强群体凝聚力的同时,加强对群体成员的思想教育和指导,克服群体中可能出现的消极因素,这样才能使群体凝聚力成为促进生产率的动力,使群体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四)凝聚力的测量

心理学家在探讨凝聚力的成因与影响的同时,也在探讨用什么样的方法对群体的凝聚力加以测量,到目前为止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仍没有一个共识。有些研究者通过让成员在一个七点量表上评价他们对群体的喜欢程度来衡量群体的凝聚力,而另外一些研究者则要求成员评价每一个其他成员,并用所有评价的平均数来作为凝聚力的指标。这两种方法经常有一定的相关,但有时候却未必。比如,在一个群体中,群体目标对某成员来说极为重要,但同时群体里有其自己极为讨厌的人。

最好的测量群体凝聚力的方法是莫雷诺在1953年提出的。这种方法首先让某一群体的成员指出愿意一起完成某项任务的其他人的姓名,这些人当中有些人是该群体的成员,而有些人不是。凝聚力的指标是选择的他人中群体成员所占的比例,如果一个群体中大部分的成员选择了外人,该群体的凝聚力就低。

在处理结果的时候,莫雷诺使用了一种被称为社会指向图的方法,该方法以图示的形式展现了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选择。图8-3就显示了a、b、c、d、e五人群体的社会选择,每个人只能选择两个他人,箭头的指向为选择的方向,双箭头指互相选择。q和r是五人群体外的另外两个人。群体凝聚力用5个人内部的选择在总选择中所占的多少来衡量。

img18

图8-3 一个5人群体的选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