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企业所得税检查应对方法及思路

企业所得税检查应对方法及思路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视同销售活动往往发生在非财务部门,对视同销售的涉税检查,税务检查人员一般会通过账面检查和业务流程检查两个方面进行。因此,企业应对纳税检查,也需要按照这个思路和方法进行。应通过进一步审核原始凭证予以核实后,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二)业务流程分析的要点应对纳税检查的关键是主动纠错,也就是自查自纠。

企业所得税检查应对方法及思路

由于视同销售活动往往发生在非财务部门,对视同销售的涉税检查,税务检查人员一般会通过账面检查和业务流程检查两个方面进行。因此,企业应对纳税检查,也需要按照这个思路和方法进行。

(一)账面处理的操作要点

1.分析“库存商品”明细账及对应账户

(1)分析登记“库存商品”明细账的记账凭证的性质,如为现收或银收的收款凭证,属于销售货物后直接冲减了存货账,经进一步分析会计凭证核实问题后,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2)分析“库存商品”明细账贷方摘要栏,如不是“结转销售成本”等字样,应进一步分析记账凭证,核实对应账户。如对应账户不是“主营业务成本”、“发出商品”等账户,而是“原材料”、“应付股利”及往来账或货币资金账等账户,一般分别为产品兑换材料、用产品分配利润、偿还账款,或将产品销售收入挂在往来账上,或将产品销售收入直接冲减“库存商品”账,而不按规定记销售账,逃避纳税的问题。应通过进一步审核原始凭证予以核实后,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3)分析“库存商品”明细账贷方摘要栏,如是“结转销售成本”类似字样,经核实记账凭证其对应账户也是“主营业务成本”科目,应审核所附的结转销售成本的“销售汇总表”或计算成本的其他原始凭证汇总的销售数量,并分析或者抽查产品出库单,核实产品的领用部门,看有无将非销售的产品成本也作为销售产品结转了成本,既少缴纳企业所得税,又逃避增值税的问题。同时,将“库存商品”贷方登记的发出数量与各销售明细账贷方登记的销售数量核对,如前者明显大于后者,除应核实销售发出数量外,还应注意分析货币资金和往来账等账户,核实有无隐瞒销售收入的问题。

2.分析“发出商品”明细账

分析“发出商品”明细账的借方发生额,审核会计凭证的销货合同或协议,核实结算方式和收款时间。在分析借方的基础上分析该账户贷方发生额,以及“主营业务收入”相关明细账,核实在规定的收款期是否在结转产品销售成本的同时,及时、足额地登记销售账。(www.xing528.com)

3.分析“原材料”明细账

如“原材料”明细账贷方对应账户不是“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而是货币资金或往来账户,一般属于销售材料未记销售账和销项税额,核实后应予以调整。

(二)业务流程分析的要点

应对纳税检查的关键是主动纠错,也就是自查自纠。这里的主动纠错包括企业会计核算以外的其他操作环节。对于视同销售业务检查应对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分析业务合同,确认是否存在以无偿赠送劳务为前提获取业务的情况。如果存在无偿提供劳务的,应当按当期同类型劳务的价格确定劳务收入,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2)通过仓库、供应部门、销售部门的记录台账确认相关问题。

(3)通过对企业在促销过程中的广告和其他业务渠道了解相关企业销售活动的“潜规则”,从而发现问题的苗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