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存货管理:财务管理学的理论、案例和模型

存货管理:财务管理学的理论、案例和模型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存货的日常管理是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中,对存货实物的使用和资金的周转进行组织、调节和监督。存货日常管理的方法有许多种,比如ABC分类管理法、适时制库存管理系统、存货的归口分级管理等。ABC分类管理法正是针对这一问题而提出来的重点管理方法。图8-14ABC分类管理法示意图把存货划分为A、B、C三大类,目的是对存货占用资金进行有效的管理。

存货管理:财务管理学的理论、案例和模型

存货的日常管理是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中,对存货实物的使用和资金的周转进行组织、调节和监督。存货日常管理的方法有许多种,比如ABC分类管理法、适时制库存管理系统、存货的归口分级管理等。鉴于篇幅,下面主要介绍前两种方法。

1.ABC分类管理法

对于一个大型企业来说,常有成千上万种存货项目,在这些项目中,有的价格昂贵,有的价格低廉;有的数量庞大,有的寥寥无几。如果面面俱到、则不分主次地管理,不能提高管理效率。ABC分类管理法正是针对这一问题而提出来的重点管理方法。所谓ABC 分类管理法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企业的存货划分为A、B、C 三类,分别实行分品种重点管理、分类别一般控制和按总额灵活掌握的一种存货管理方法。

ABC分类管理法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弗·巴雷特(V·Pareto)于19世纪首创,之后经不断发展和完善,现已广泛用于存货管理、成本管理和生产管理。运用ABC 分类管理法管理存货一般有如下几个步骤:

①计算每一种存货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1年)的资金占用额。

②计算每一种存货的资金占用额占全部资金占用额的百分比并按大小顺序排列,编成表格。

③根据事先测定好的标准,把最重要的存货划为A 类,把一般存货划为B类,把不重要的存货划为C类,并画图表示出来。

④对A 类存货进行重点规划和控制,对B类存货进行次重点管理,对C 类存货只进行一般管理。

ABC分类管理法对存货进行分类的标准主要有两个:一是价值标准,二是品种数量标准,其中价值标准是最基本的,品种数量标准则作为参考。一般来说,A 类存货的特点是金额巨大,但品种数量较少;B类存货的金额一般,品种数量相对较多;C 类存货的品种数量繁多,但金额却很小。这三类存货的金额的比重大致为A∶B∶C=0.7∶0.2∶0.1,而品种数量的比重大致为A∶B∶C=0.1∶0.2∶0.7。通常,对A 类存货应按品种重点管理和控制,实行最为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逐项计算各种存货的经济订货批量,并经常检查有关计划和管理措施的执行情况,以便及时纠正各种偏差;对B类存货,由于其金额相对较小,而品种数量远多于A 类存货,因此不必像对A 类存货那样严格管理,可通过分类别的方式进行管理和控制;至于C类存货,可采用较为简化的方法,只要把握一个总额就可以了,所以对C类存货只要进行一般的总额控制和管理。

例如,某企业共有20种材料,共占用资金100 000元,按占用资金多少的顺序排列后,根据上述原则划分成A、B、C三类,见表8-11。

表8-11 存货ABC分类管理表

各类材料的资金占用情况如图8-14所示。(www.xing528.com)

图8-14 ABC分类管理法示意图

把存货划分为A、B、C三大类,目的是对存货占用资金进行有效的管理。A 类存货的品种虽少,在本例中仅2种,但占用的资金多达75 000元,并且比重很大,占75%,故应集中力量对其进行管理,对其经济批量要进行认真规划,对收入、发出要进行严格控制;C 类存货虽然品种繁多,在本例中有13种,但占用的资金不多,只有5 000元,而且比重很小,仅5%,故不必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去管理,对这类存货的经济批量可凭经验确定,不必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进行规划和控制;B类存货介于A 类存货和C类存货之间,应给予其相应的重视,但不必像对A 类存货那样进行严格的控制。

2.适时制库存管理系统

适时制(JIT)库存管理系统,又称零库存管理系统、看板管理系统。它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美国底特律福特汽车公司所推行的集成化生产装配线,后来在丰田日本制造企业广泛应用,随后又重新在美国推广开来。

这种库存管理系统是指制造企业事先与供应商和客户协调好,只有当制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原材料或零件时,供应商才会把原材料或零件送来,产品一旦生产出来就被客户拉走。这样,制造企业的库存持有水平就可以大大降低。显然,适时制库存管理系统需要的是稳定而标准的生产程序以及供应商的诚信,否则,任何一环出现差错都将导致整个生产线的停止。

适时制库存管理系统的成功取决于以下因素:

(1)计划要求。适时制库存管理系统要求备份一份对于整个企业而言协调、完整的计划,通过详细计划与规划,实施适时制库存管理可以使企业不必保有安全储备量,从而节约成本。如果高度协调与计划不能完美实现,适时制库存管理系统也就无法发挥作用。

(2)与供应商的关系。为了使适时制库存管理系统有效运行,企业应与其供应商紧密合作。送货计划、数量、质量和及时联系都是系统的组成部分。该系统要求按订单要求频繁送货,并且仔细标记每项货物。因此,和供应商保持良好的关系是适时制库存管理系统发挥作用的前提。

(3)其他的成本因素。供应商为了达到适时制库存管理的要求,必须在原材料的质量、送货频率上花费更多的支出,因此供应商对这样的供货价格也必然较高,所以企业在采用适时制库存管理系统降低其存货储存成本的同时,必须承担较高的采购成本。当然,企业采用适时制库存管理所获得的利益远远大于采购价格提高带来的负面影响。

(4)电子数据互换。从采购到生产再到销售,许多环节都需要用电子系统处理,商业信用也已实现自动化。因此,没有电子数据互换,适时制库存管理就不能实施。采用电子信用条件,企业的应付账款基本消除,而这是其短期融资的主要来源,同时在供应商方面也消除了应收账款。

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利用适时制库存管理系统减少甚至消除对库存的需求——实行零库存管理,比如沃尔玛、丰田、海尔等。适时制库存管理系统进一步的发展被应用于企业整个生产管理过程中——集开发、生产、库存和分销于一体,大大提高了企业营运管理效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