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血与金的无敌战舰:闪电号与临时改装三层甲板战舰的出现

血与金的无敌战舰:闪电号与临时改装三层甲板战舰的出现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临时改装的三层甲板战舰的定义。“闪电”号于1751年1月31日正式完工入役。经过为期两个月的维修,“闪电”号加固了船体结构并重新铺设了甲板。修复后的“闪电”号于7月9日第一次随同科尔多瓦的主力舰队一同出海。紧接着在8月9日的行动中,“闪电”号参与了捕获英国由52艘船只组成的护航舰队,这也是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西班牙海军获得的最大胜利。战役结束后,“闪电”号被解除武装。

血与金的无敌战舰:闪电号与临时改装三层甲板战舰的出现

世纪之交,由于西班牙海军接连在圣文森特角(1797.2.14)和阿尔赫斯拉斯(1801.7.12)的海战中接连遭遇惨败(一共损失了4艘112门炮一级战舰),新的三层甲板战舰的补充已经显得迫在眉睫。但受制于已经严重衰退的经济状况,西班牙显然已经无力再进行全新战舰的建造(例如1801年开始建造的“圣-安娜”级112门炮一级战舰的9号舰“皇室家族”号,因经费问题被搁置在船台,最后被放弃),在这种背景下,临时改装的三层甲板战舰出现了。

关于临时改装的三层甲板战舰的定义。严格来说,前文介绍的“圣-卡洛斯”级尽管是由双层甲板战舰升级而来的,但它们的最终状态都具备一般三层甲板战舰标准的三层船尾舱室,从外观上看与正规三层甲板战舰并无区别,因此在笔者看来它不属于“临时改装”的范畴。由于工时和经费的制约,“真正临时改装”的三层甲板战舰保留了双层甲板战舰的两层船尾舱室结构,将原先的露天艏艉炮台连成一条完整的炮墙即算完工。这一改装办法其实早在“圣-卡洛斯”级开工建造时就被豪尔赫·胡安制作成图纸,但由于船壁增高带来的重心不稳等问题后来被新的计划所取代。当然,对于经济实力今非昔比的西班牙政府来说,重心不稳导致适航能力削弱的问题似乎已经可以容忍,“闪电”号正是这一背景下的产物。

保存在博物馆中的“闪电”号初始状态的全肋骨木制模型。该舰在其双层甲板时代曾是西班牙适航最佳的战舰之一

“闪电”号与其姐妹舰“菲尼克斯”号虽然出自豪尔赫·胡安之手,但沿用的设计风格仍然是加斯塔涅塔体系的(此时豪尔赫·胡安尚未形成自己的造船体系)。“闪电”号于1748年在哈瓦那造船厂开工建造,并在次年下水。该舰在建造过程中使用了来自热带地区的优质木料,船身异常坚固,是当时西班牙最好的战舰之一。“闪电”号最初的官方名称为“圣-佩德罗”(San Padro),“闪电”(Rayo)只不过是它的绰号罢了(源于水手对它优异适航性的赞扬,称其“航行得如闪电般敏捷”),随着时间的推移,绰号却取代了其原本的舰名,并为官方所承认。在现在所能查到的资料中,无不以“闪电”号来称呼它。

“闪电”号于1751年1月31日正式完工入役。根据当时留存档案的记载,整艘战舰的造价达到143000比索。建成之初的“闪电”号的尺寸为:甲板长180尺,龙骨长155尺,船宽55尺,平均吃水27尺4寸,最大吃水27尺6寸,轻载吨位为1750吨(也有说是1889吨)。火力配置为:24磅炮30门,18磅炮32门,8磅炮18门。由于建成时并未招募船员,再加上船体出现裂痕,“闪电”号一直拖到次年3月1日才开始自己的首次航行。4月30日,该舰抵达加的斯港,船上载有烟草、糖、木材等货物,仅有453名船员随船航行。

七年战争爆发时,“闪电”号停泊在加的斯港。不过由于西班牙一开始并未参战,因此“闪电”号也未出海执行任务。1757年10月,“闪电”号更换了主桅和前桅,并于次年对船身再次进行修理。1762年,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三世在七年战争末期错误地同英国宣战,结果导致丢失了哈瓦那。这段时间里,“闪电”号一直停泊在加的斯港按兵不动。

“闪电”号在18世纪60年代的测绘图。其船身尺寸较大,这为后来的改装打下了基础

七年战争结束后,“闪电”号因桅杆腐烂不得不再度将其更换,1765年3月,该舰终于整装待发可以出海了,在莱卡诺舰长的指挥下,“闪电”号作为海军上将胡安·何塞·纳瓦罗舰队的旗舰前往意大利,担负着护送玛利亚·路易莎公主和从热那亚接回玛利亚·露西亚公主的使命。胡安·何塞·纳瓦罗将军当时还是维多利亚地区的总督

1769年,“闪电”号在加的斯港被解除武装。但是此举并不是勒令该舰退役,而是对战舰进行较大规模的维修。经过为期两个月的维修,“闪电”号加固了船体结构并重新铺设了甲板。当年11月24日,该舰重新入役,指挥权被移交至安东尼奥·奥索尔诺(Antonio Osorno y Herrera)的手中。在其指挥下,“闪电”号成功完成了多次护航任务,直到1776年再次进入船坞修理。

1779年6月,西班牙宣布与英国开战,支持美国独立战争。“闪电”号作为旗舰编入海军中将伊利亚尔特的分舰队,这支分舰队随后加入了由西班牙老将科尔多瓦指挥的法西联合舰队,参加了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西班牙海军参与的所有著名行动。在第一次拉曼查运河战役结束后,“闪电”号与伊利亚尔特舰队的其余20艘战舰一起停靠法国布雷斯特港。1780年1月13日,“闪电”号参加了联合舰队对直布罗陀的包围,但却以失败而结束。2月8日,该舰与其他受尽风暴折磨的舰只回到加的斯港,此时它的3根桅杆均已折断,只有一根临时捆扎的能为其勉强提供动力的应急桅。

修复后的“闪电”号于7月9日第一次随同科尔多瓦的主力舰队一同出海。紧接着在8月9日的行动中,“闪电”号参与了捕获英国由52艘船只组成的护航舰队,这也是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西班牙海军获得的最大胜利。

何塞·德·罗哈斯·莱卡诺(José de Rojas Recaño,1702—1794)的画像。西班牙海军中将,成功护送玛利亚·路易莎公主前往意大利是他的功劳

1782年1月4日,“闪电”号与科尔多瓦的主力舰队再次一同出海,此时由于“圣三位一体”号在船坞维修,拥有120门炮的“圣母无原罪”号(此时实际仅搭载94门炮)成为联合舰队的总旗舰。6月5日至9月5日间,法西联合舰队参加了第三次拉曼查运河战役。10月3日,“圣三位一体”号归队重新成为旗舰,联合舰队试图在直布罗陀海峡拦截理查德·豪率领的前往地中海的运输舰队,这便是著名的斯帕塔尔角之战。在此战中,除了船身受到一点小的损伤外,“闪电”号上未阵亡一兵一卒。战役结束后,“闪电”号被解除武装。次年7月~8月,“闪电”号在吃水线以下铺设了铜质保护层。(www.xing528.com)

1784年7月10日~23日,重新武装的“闪电”号参加了对阿尔及尔的炮击,此次行动是西班牙与葡萄牙领土纷争的一部分。之后“闪电”号曾被封存过一段时间,直到1790年,由于努特卡危机(该事件是由西班牙护卫舰“公主”号在加拿大海岸捕获了英国邮轮“阿尔戈”号和一艘单桅战舰“王妃”号所引起的),“闪电”号再次披挂上阵。到此时,它的舰龄已经达到40年。不过重新服役的“闪电”号并未真正参加战斗。1798年至1803年间,“闪电”号被搁置在卡拉卡狭窄的航道里,船身多处破损,舰况极其糟糕。当西班牙人接连在几次重要战役中损失惨重后,他们将目光投向这艘几乎要被遗忘的战舰。由于“闪电”号船体尺寸较大且曾经拥有那个时期最为出色的航海性能,因此将其改装为三层甲板战舰被列入计划之中……

米盖尔·加斯通·德-伊利亚尔特Miguel Gastónde Iriarte,1716~1797年的肖像。在美国独立战争中,他隶属于科尔多瓦的法西联合舰队。

“闪电”号升级为拥有100门炮的三层甲板战舰的设计图

从仍保留的双层船尾舱室状态来看,改装后的“闪电”号是一艘典型的“临时改装”三层甲板战舰。不过为了不使船体重心突然增高导致适航能力骤降,“闪电”号在改造中还是调整了船体大小。其最终状态的尺寸为:甲板长196尺,龙骨长170尺,船宽56尺,平均吃水26尺,最大吃水29尺,轻载吨位为1956吨,满载排水量达到3530.6吨。火力配置为:36磅炮30门,18磅炮32门,8磅炮32门,4磅炮6门。其纸面战斗力已经与英国100门炮标准的一级战舰(如著名的“胜利”号)不分伯仲。

改装后的“闪电”号尽管对控制船身重心等做出了一系列补救,但仍明显削弱了其原本出色的航海性能,甚至还不如那些专门建造的体型更大的112门炮一级战舰,毕竟这是一艘最初按照双层甲板规格建造的战舰。

1805年1月,“闪电”号到达加的斯港。同年2月26日,根据西班牙海军上将格拉维纳的建议,恩里克·麦克德奈尔准将(Enrique Macdonell y deGondé)担任“闪电”号的舰长(也是最后一任舰长)。值得一提的是,麦克德奈尔是一名爱尔兰籍西班牙将领。在整个18世纪,由于西班牙与爱尔兰维系着良好的关系,有很多类似这样的爱尔兰军官在西班牙海军效力。

另外,为了进一步加强火力,西班牙人将其第二层甲板上的18磅炮全部更换为24磅炮。这样,“闪电”号便与西班牙海军标配的112门炮一级战舰的火力基本相同(最下层为36磅炮,第二层为24磅炮)。8月27日,全副武装的“闪电”号顶替“恐怖”号(Terrible,74门炮)加入法西联合舰队,准备出海。

一幅反映1803年完成升级改造的“闪电”号停泊在外港的油画

1805年特拉法尔加之战前夕的“闪电”号彩绘图。注意其标注为“100门炮”

1805年10月21日,著名的特拉法尔加之战拉开序幕。由于身处联合舰队外侧(距离英国舰队的进攻点较远),“闪电”号并未受到猛烈攻击,其损失也较小,总共只有4人死亡,14人受伤(全舰一共830名船员)。战后,“闪电”号返回加的斯港。但在23日再次起航,参与夺回“圣-安娜”与“海王星”号的行动。然而在行动完成返航途中,这支小舰队再次遭遇风暴,“闪电”号在这场风暴中葬身。除一名海军中尉、3名海军候补生、1名领航员和45名被俘获的英国水手外,其余船员全部遇难。直到今天,“闪电”号的遗骸仍然在距离阿雷纳-格尔达斯海岸(Arenas Gordas)300米远、7米深的海底长眠着。

“闪电”号的沉船遗骸示意图。棕色标识部分为至今仍保存在海底的船体碎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