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中化学教学实施导航:教学方法和策略建议

高中化学教学实施导航:教学方法和策略建议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在教学中应抓住本模块内容的基本特征,充分运用逻辑推理,重视创设归纳化学反应原理的过程以及运用相关原理解决问题的演绎过程。在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教学中,既要重视通过大量实例采用归纳法得到一般规律性结论,还要重视采用演绎法进行推理判断,达到深化对过程本质认识的目的。

高中化学教学实施导航:教学方法和策略建议

在“实验化学”模块的学习中,需要注意不要唯实验而实验,而要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一些化学知识,训练一些科学思维方法,使他们形成积极的情感、科学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1.重视实验教育功能的发挥,提高化学教学效果

激发学习兴趣、体验科学探究、训练科学方法、学习化学知识、学会团结协作是化学实验的主要教育功能。

实验内容的设计和选择上,需要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所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在化学学科的科学探究中化学实验是最主要的探究方式,同时也应是学生最主要的学习方式,在确定实验化学的内容要注重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让学生在实验中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享受科学探究的乐趣。科学方法教育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能对自己的化学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通过实验化学,可以让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会得到大量的感性认识,将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并运用已有知识和相关资料解决问题。学会团结协作是当前社会分工日益完善、细致所导致的对人才自身素质的要求,在实验内容的选择中要重视选择一些需要通过小组协作方式才能完成的实验探究,让学生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根据要求,进行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实验,在实验探究中学会合作与分享。(www.xing528.com)

2.提高动手实验能力,关注实验的思维过程

进行化学实验的基础是实验者必须对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和技能有一定的了解。实验化学中的每一个实验,必须由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才能完成,因此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是完成本模块学习的基础。要十分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特别是观察、实验、假说、推理、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处理数据等。化学实验的研究过程离不开实验中的思维,忽视实验中的思维过程是多年来我国化学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动手实验能力理应包含实验中的思维,而不仅仅是动动手而已。要重视通过实验发展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等良好的品质,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

3.重视问题意识培养,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增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将问题转化为课题的能力是提高学生设计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前提。问题意识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怀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被动的思维。在实验化学中,能用于实验探究的问题可能来自自然现象、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也可能来自学习的过程中,还有可能来自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无论是什么情况,始终要让学生产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渴求和欲望,达到当他面临某一情景时,会自发地产生“为什么?”“其中蕴涵着什么问题?”“怎样去解决它(们)?”“有没有新的问题?”等一连串的想法,最终使学生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变成一种习惯,成为一种需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