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实施导航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实施导航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主要包括化学实验中易燃、易爆、有毒和腐蚀性药品的使用、贮存,以及一些安全操作和防止事故发生的知识。对于基本操作技能目标可以具体表述为:“初步学会移液管、容量瓶、滴定管、酸度计的使用”;“学会天平的使用”;“初步学会气体的收集、过滤和蒸发中实验仪器的使用和连接”等。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实施导航

1.《高中化学标准》中有关化学实验的课程目标

在《高中化学标准》中,多处涉及到了有关化学实验的课程目标。例如:

(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和方法,进一步体验实验探究的基本过程,认识实验在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化学实验能力”。

(2)“获得有关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能设计并完成一些化学实验”。

(3)“学习必要的化学实验技能,体验和了解化学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认识实验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4)“认识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知识、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方法和技能,了解现代仪器在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研究中的应用;了解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初步形成运用化学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具有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形成绿色化学的观念,强化实验安全意识。”

2.作为课程目标的化学实验的构成及表述

从上面列举的有关化学实验的课程目标可以看出,作为目标的化学实验主要由实验知识与技能、实验探究能力和实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构成。

(1)实验知识与技能目标

I实验知识目标

化学实验知识主要包括化学实验事实、有关化学实验仪器和药品方面的知识、化学实验安全方面的知识等3方面内容。

①化学实验事实知识。主要指学生通过化学实验获得的直接实验事实和通过查阅、上网、访问他人等其他方式获得的间接实验事实。

对于化学实验事实知识目标可以具体表述为:“能回忆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记住主要实验事实”;“能区分相似实验现象或事实的不同点,理解实验事实与所要得出的结论之间的关系”;“能使用实验事实来解释或证明实验结论”等。

②有关化学实验仪器和药品方面的知识。主要指常见化学药品的颜色、状态、浓度、主要化学性质,以及存放、取用等知识;常见化学实验仪器的名称、构造、规格、用途、操作、连接等知识。

对于化学实验仪器和药品方面知识的目标可以具体表述为:“知道常见化学药品的颜色、状态、浓度及其主要化学性质,了解其存放和取用方法”;“能看懂化学药品标签,能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化学药品”;“能说出常见化学实验仪器的名称,知道其构造,了解其规格和主要用途;理解常见实验仪器的操作原理和连接方法”;“能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仪器”等。

③化学实验安全方面的知识。主要包括化学实验中易燃、易爆、有毒和腐蚀性药品的使用、贮存,以及一些安全操作和防止事故发生的知识。

对于化学实验安全方面知识的目标可以具体表述为:“知道常见的易燃、易爆、有毒和腐蚀性药品的使用、贮存方法”;“记住常见实验仪器的安全操作步骤,了解防止事故发生的具体措施”;“能灵活运用基本安全知识找出处理紧急情况的办法”等。

Ⅱ实验技能目标

这里的实验技能主要是指动作技能,包括基本操作技能、仪器和药品的选择技能和综合运用技能等3个方面。

①基本操作技能。主要包括“移液管、容量瓶滴定管的使用”、“天平的使用”、“酸度计的使用”、“气体的收集”、“过滤”、“蒸发”、“仪器的使用和连接”等。

对于基本操作技能目标可以具体表述为:“初步学会移液管、容量瓶、滴定管、酸度计的使用”;“学会天平的使用”;“初步学会气体的收集、过滤和蒸发中实验仪器的使用和连接”等。

②仪器和药品的选择技能。主要包括对药品的种类、纯度、浓度、用量的选择和对实验仪器的种类、规格、数量、用途等的选择。

对于仪器和药品的选择技能目标可以具体表述为:“初步学习根据实验目的对实验所需药品的种类、纯度、浓度和用量,对实验所需仪器的种类、规格和数量等进行选择”等。

③综合运用技能。主要包括重要物质的主要性质的检验、常见化学物质的区分,使用过滤、蒸发方法对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溶液的配制,重要气体制取装置的连接及制取操作,酸碱滴定和氧化还原滴定等。

对于综合运用技能目标可以具体表述为:“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操作方法”;“初步学会使用过滤、蒸发、层析等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和提纯”;“初步学会用中和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进行化学定量分析”;“初步学会常见化学物质的检验”等。

(2)实验探究能力目标(www.xing528.com)

所谓实验探究能力,是指学生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实验来探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和规律的一种能力。它是科学探究能力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化,是化学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程度的重要体现和标志。

根据科学探究能力的构成要素和化学实验的特点,可以将实验探究能力的构成要素整合或细化为如下7个要素,见表10-1。

表10-1 实验探究能力目标

(3)实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高中化学课程不仅重视学生化学实验知识与技能的获得,实验探究能力的提高,而且还非常关注他们在实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的发展。

情感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实验情感是指学生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所形成的一种对实验活动的感情指向或情绪体验。这种感情指向或情绪体验,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既可能是满意的、喜欢的,也可能是讨厌的、反感的。

实验态度是指学生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对实验活动的一种内在反应倾向,它是通过学生的外部行为或外显行为表现出来的。根据学生在实验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可将实验态度划分成以下3种类型。

①自觉型实验态度。具有这种态度的学生,实验目的明确,具有较强的实验探究兴趣,能主动发现和提出实验问题,并对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大胆进行假设与尝试,乐于与同学和老师交流。

②兴趣型实验态度。具有这种态度的学生,往往凭借感知兴趣或操作兴趣进行实验。兴趣高涨时,积极主动;兴趣低落时,马马虎虎,敷衍了事。

③被动型实验态度。具有这种态度的学生,对化学实验尤其是有一定难度,需要克服一定困难和认真思考的实验,往往不感兴趣,应付、对付,态度消极。

学生的实验态度类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应积极支持和鼓励自觉型实验态度,提高和转化兴趣型和被动型实验态度,以使每一名学生的实验态度、实验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都有所发展。

价值观指个体看待客观事物及评价自己的重要性或社会意义所依据的观念系统。

④实验价值观是指学生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所形成的对实验价值的最基本看法。这种看法既包括实验对于学生认识化学科学知识,学习基本实验技能,发展实验探究能力,形成正确的实验态度和积极的实验情感的价值;还包括实验对于化学科学发现和化学科学理论的建立与发展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等。

对实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可以具体表述为:

①能认识实验在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体会到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知识、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②对生活中和自然界中的化学现象具有好奇心,并试图通过化学实验来探究其中的道理。

③能体验到化学实验探究活动的乐趣和活动成功的喜悦。

④能积极参与化学实验操作活动,并善于与他人合作,主动交流各种化学实验信息。

⑤能客观、准确地观察和记录化学实验现象,实事求是地完成化学实验报告

⑥有过提出具有新意的化学实验设计方案的体验,并主动进行可行性论证和评价。

⑦在化学实验中能注意节约和合理使用化学药品,注意保持化学实验仪器的干净和化学实验台的整洁。

⑧能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认识化学实验绿色化和爱护环境的重要性。

⑨能感受化学实验在仪器、装置、现象等方面存在的化学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