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成为一个有情怀的教师?

如何成为一个有情怀的教师?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究竟何谓有情怀,却鲜见人明确论述。教师是最需要情怀的。毫无疑问,要成为一个有情怀的教师,首先离不开对于育人工作的热爱和倾心。这样的教师,课上得再精彩,也难说有情怀。有情怀就是识得草木本心,能够打破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深入每一个生命的腹地,聆听心灵的私语。有情怀,就是拥有一种敏锐而丰沛的审美意识,习惯用赏花的心情去面对每一个孩子。有情怀,就是懂得对一个生命的成全比普泛意义上的所谓成功,重要一万倍。

如何成为一个有情怀的教师?

经常听人说起“情怀”二字。做互联网的要有情怀,搞影视的、造汽车的、种柑橘的也都要有情怀。所谓“最有情怀”的辞职信、请假条之类也层出不穷。但究竟何谓有情怀,却鲜见人明确论述。泛泛而言,一个人有情怀,是指其在经营事业时总能葆有一种热情、一种执着、一种信念,而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身上会焕发出一种风度、一种气质、一种襟怀。借用一句流传颇广的话,有情怀就是“除了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教师是最需要情怀的。因为育人这件事本身,是直接与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打交道,是在培植身心、养成品格,是在敞开一个人的可能性,实现“人的完成”这一终极使命。

毫无疑问,要成为一个有情怀的教师,首先离不开对于育人工作的热爱和倾心。我平时与教师接触,发现有的谈起教学来有一种“初恋般的饶舌”,对于所做的事情,眼睛里所流露出来的简直满是爱抚。有个教师痴迷于创意作文写作,一聊起来就没完没了,有时候甚至到了让我想“躲开”的地步。但我屡次跟朋友说,这位教师虽然显得“一根筋”,但如果教育领域也有企业界的那种天使投资人的话,我相信一定有人愿意投他,投给这个执着得令他感到“厌烦”的人。没错,能成事的人一定有他的坚持,在坚持中他展示了自己的情怀,也收获了一种近乎“使命式的快感”。

情怀不是空洞无所凭依的,不是虚无缥缈、转瞬即逝的,而是要靠平常扎扎实实的用功来堆砌和累积。我认识的另一位教师身上就有这么一种不懈、不骄、不惰的态度。他勤勉地阅读大量报刊书籍,浏览大量教育网站,管理众多教科研互动论坛,不断策划教育活动,还能静下心来撰写教育教学的文章。短短几年间写了《从新手到研究型教师》《教师成长力修炼》《教师阅读力》三本书,我给他的第三本书的封底推荐语写道:“所谓成长,就是在自己潜能的天花板下弹跳摸高。我始终认为,教师潜能的实现,离不开一点一滴的积累、一字一句的琢磨、一针一线的缝缀。教育之功的养成,恰恰需要‘支离事业’——从琐细处出发,在关捩处着力,借助于讲台和其它平台,成就更大的格局,臻于更高的境界。”

然而,我总觉得,教师的情怀里还应该有一种更为本质的内核,那就是:懂得。懂得学生的需求,懂得成长的规律,懂得包容,懂得宽宥,懂得认取当下和放眼长远,懂得人在各种境遇里的有为和无奈,懂得生命的坚强和脆弱,懂得人性中无法忽略的缺陷和终将绽放的优美。

我常常把情怀视为一种“境”,这个“境”字里包含了两层意味:其一是体察境遇;其二是追求境界。体察他人的境遇就是一种懂得,而懂得就是一种心智逐渐趋于圆融的境界。没有懂得,就没有同情心、同理心。没有懂得的关心让人烦躁,没有懂得的教育干涩而生硬。(www.xing528.com)

听到过这样的故事:学生喜欢折纸鹤、拧魔方、看小说,可老师见到后只会说一句话:“你学这些,有什么用呢?”学生嘴里含着饭出教室去动物角饲养小鸡,可老师看到后不问青红皂白给了一顿批评。学生课间拿着一只蝈蝈在玩,可老师进来后一把抢过扔到窗外,而接下来他要上的课却是有关“生命教育”的……

这样的教师,课上得再精彩(这一点也值得怀疑),也难说有情怀。鲁迅写道:“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张爱玲写道:“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艾青写道:“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在我看来,他们笔端流淌出来的全是情怀,润泽生命的人文情怀。

什么是有情怀?有情怀就是识得草木本心,能够打破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深入每一个生命的腹地,聆听心灵的私语。有情怀,就是拥有一种敏锐而丰沛的审美意识,习惯用赏花心情去面对每一个孩子。有情怀,就是懂得对一个生命的成全比普泛意义上的所谓成功,重要一万倍。

2016年1月12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