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改革开放40年:前20年中国乡村的生活

改革开放40年:前20年中国乡村的生活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1975年左右,中国的乡村地区跟2千年前在生产方式上基本上是差不多的,牛拉犁,驴推磨,喝井水,农业劳动仍是肩扛手抬,绝大多数地区是没有电的,晚上用煤油灯照明,生产的粮食勉强自给自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大家还记得历史书中的小岗村么?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发表,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改革开放40年:前20年中国乡村的生活

改革开放以前,有电话的家庭是有钱人家,有官位的人家;改革开放以前,小孩子的玩具简简单单,几个骨锤,一个皮筋,一个毽球,一个小皮球就行了。在那个时候,哪有什么柏油马路、水泥路,厚厚的泥土让人们踩成了狭窄的马路,一下雨,就泥泞不堪,路上到处都是水潭,如果不小心踩到水潭,整只脚就会陷进去,好不容易把脚拔出来,可鞋子却留在了泥潭里……还有那时的学校很多都是一间间破旧的土木结构房屋,土墙斑驳脱落,一到冬天,呼呼的寒风凛冽刺骨。遇到下雨,雨点从破瓦片上的窟窿里落下的“滴答”声音与朗朗的读书声就凑成了不和谐的曲子……

在1975年左右,中国的乡村地区跟2千年前在生产方式上基本上是差不多的,牛拉犁,驴推磨,喝井水,农业劳动仍是肩扛手抬,绝大多数地区是没有电的,晚上用煤油灯照明,生产的粮食勉强自给自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同的是有了热水瓶、手电筒、广播喇叭,当时娶新媳妇最时尚的嫁妆是“三转一响”: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外加一个收音机,这就已经算是很奢侈的了。城市生活农村生活略好一些。听了父母讲述的这些,我感慨颇深,虽然没有亲自体会这些,但是从他们的讲述中,能体会到当时生活的那种不易。

大家还记得历史书中的小岗村么?虽然没有切身体会,但每次书读此处,都能体会那一刻的波澜,但是最让我惊讶的,还是来自父母的讲述:中国的对内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开始,1978年11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走上了改革的道路,开始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我国对内改革的大幕;从刚开始村民的迷茫到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就这样走向了改革开放之路。全国人民对这个消息也是感到十分的兴奋和好奇,好奇这是怎样一种制度模式,兴奋这样的制度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美好的生活,大家都在看着小岗村的发展变化,对此充满了信心。大家伙那会儿想的最多的就是对外开放是怎样一种国策呢?会让中国走上强国之路吗?然而这一切都是未知的,都在不断的试验之中。就这样伴随着大家的懵懂和期许,改革开放在全国陆陆续续地展开了。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发表,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www.xing528.com)

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干劲来了,收入也翻番了,城市里家家都有了彩色电视机,自行车已经很普遍了,交通相对以前来说便利了很多,以前在过年才能吃到的东西现在平时也可以吃到,这是原来想都不敢想的生活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