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共同思考:2018年基础教育优秀教学论文评比获奖作品集

共同思考:2018年基础教育优秀教学论文评比获奖作品集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例二中教师则围绕目标,选择了合理的资源补充课堂,加深了孩子们对于知识点的记忆,提高了课程资源的有效度。生1:越剧、黄梅戏……通过以上表格的对比发现,教师应该根据课堂的教学目标,将资料查找的要求细化,这样学生当堂汇报时不仅具有针对性,而且效率高。“讨论”这一环节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如教师能够把这种活动资源的力量完全发挥出来,那我们的音乐课堂就会充满勃勃生机。

共同思考:2018年基础教育优秀教学论文评比获奖作品集

【策略一】合理统筹——教材资源的“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笔者认为,在戏曲教学中,只有“去其糟粕”,才能“取其精华”,只有做到教材资源的合理整合,我们的音乐课堂才能焕发出生机。

1.智取舍——变“难舍难分”为“有舍有得”

以上这两个片段的教学资源都是围绕“京剧的四大行当”展开的。例一中的教师选择了丰富的资源来充实课堂,可却未曾想这些资源喧宾夺主,以至于学生分不清哪个目标是重点。而例二中教师则围绕目标,选择了合理的资源补充课堂,加深了孩子们对于知识点的记忆,提高了课程资源的有效度。

2.巧变身——变“阳春白雪”为“下里巴人”

师:戏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除了京剧以外,你还接触过哪些戏曲呢?

生1:越剧、黄梅戏……

生2:甬剧。

师:是啊,同学们,甬剧可是我们宁波人的骄傲。(播放一段经典甬剧选段《典妻》)(直接进入音乐课堂的拓展环节)

从这个教学片段我们可以发现,教师直接选择了地方戏甬剧,对于孩子来说,这样的资源进入课堂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由此看来,我们的音乐课堂也必须贴近孩子的生活

3.求新意——变“如出一辙v”为“独树一帜”

两堂相同的课,呈现形式不一样,课堂的有效度也截然不同,第一堂课教师虽导入了图片,可孩子们的注意力也始终停留在图片上。第二堂课教师设计了一个演奏的环节,更直观区分了京胡二胡的异同。

【策略二】适时介入——活动资源的“因时而变,随遇而安”

音乐课程中戏曲题材的教学要重视学生的情感经验和亲身体验,不仅要用到教材固有的图片、影视等“显性资源”,更要学会利用学生的“隐性资源”,将课本上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一一转换成学生能够体验的形式。

1.用“放”让课堂“瘦”起来

(1)“放”手查找

戏曲题材的内容丰富,应“放”手让孩子自己找相关资料,但要注意的是资料的查找需要具有针对性。

通过以上表格的对比发现,教师应该根据课堂的教学目标,将资料查找的要求细化,这样学生当堂汇报时不仅具有针对性,而且效率高。

(2)“放”手讨论

在戏曲课堂中,“讨论”无疑是教师们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师应明确以下几点:

①讨论内容:用清晰简单的文字出示在PPT上。

②讨论时间:倒计时的方式让学生的讨论有紧迫感,提高课堂效率。

③讨论形式:注重小组间的具体分工,如:

组长:组织讨论。

组员1:负责计算每人发言时间。(每人限定几分钟)(www.xing528.com)

组员2:负责记录每人发言情况。

组员3:总结陈述。

“讨论”这一环节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如教师能够把这种活动资源的力量完全发挥出来,那我们的音乐课堂就会充满勃勃生机。

2.以“演”让课堂“丰”起来

(1)当票友,贴近生活

在可操作性强的戏曲题材中,我们可以请学生当当小票友,如《京调》这一课的拓展环节中,可以邀请学生当“小甬剧迷”介绍一下宁波地方戏,这样的形式生动而有趣。

(2)演角色,体验情境

在教材中,一部分戏曲题材音乐具有鲜明的人物特色,如《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此时可以请学生扮演“小铁梅”的角色,体会京剧中“念白”的味道。

3.用“唱”让课堂“活”起来

(1)学唱与表演相结合

在戏曲课堂中,以学唱与表演相结合的形式体验,不仅深化学生对戏曲的感受,还能加强对传统艺术的鉴赏能力,让戏曲课堂动静相宜。

如在人音版二下《都有一颗红亮的心》这个唱段中,可以引导学生模仿小铁梅用圆润饱满的声音唱“我家的表叔数不清”。但是如果整节课“只唱不动”未免过于单一和枯燥,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京剧的“五法”(手、眼、声、法、步)边唱边表演,不拘泥于形式,相信孩子们会更有兴趣,这样我们的音乐课堂才能真正“活”起来。

(2)范唱与视频相结合

在戏曲类的课堂中,以教师范唱加以戏曲中舞台表演姿态的形式导入,不仅直观性更强,而且也更加吸引学生。

如人音版五下《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这个唱段,教师用高亢明亮的嗓音范唱导入,京腔十足,学生立刻被吸引;接着顺水推舟地提问这个唱腔有什么特点,这个时候学生很容易感受到慷慨激昂、坚定豪迈的革命英雄情怀,也就不难说出西皮导板的特点了;再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自主探究领唱部分和齐唱部分在唱腔板式上的区别,也为课堂的深入展开做了良好的铺垫。

(3)传统戏曲与戏歌相结合

和传统戏曲音乐相比,流行歌曲更受孩子们喜欢,如何让学生静下心来品味戏曲音乐?戏歌——架起一座戏曲音乐和流行音乐之间的音乐桥梁

如人音版六上《校园小戏迷》,课前可以先播放一段TFBOYS演唱的《校园小戏迷》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拉近学生与戏曲之间的距离;接着可以让学生试着模仿偶像学几个京剧亮相动作,说说对京剧的了解;甚至还可以让学生课后收集一些喜欢的戏歌。在进行戏曲教学时,巧用戏歌作为媒介,是吸引学生接触戏曲音乐的重要途径。

【策略三】资源补充——课外资料的“适时引入,有机结合”

在戏曲教学中,我们不应只局限于课内知识,应在充分掌握教材的基础上,引入“活水”,拓展学生的视野,这样我们的音乐课堂才不会是一成不变的。

1.类比材料,强化理解

在戏曲题材的音乐课堂上,教师为了进一步扩展学生的视野,应该在课堂上适时引入类比材料,与课内知识相比较,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于课内知识的理解,让孩子们弘扬民族音乐,丰富情感体验,这样我们的音乐课堂才会更有人文性。

2.支架材料,补充说明

在戏曲题材的教材中,有一部分知识点晦涩而难以理解,教材中的说明不足以让学生感受到其具体的含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就是教材知识点的空白之处,对于这些空白之处,教师应该补充一些支架材料,架设学生理解知识点的扶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