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刮地风]:宋金时期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传承清晰

[刮地风]:宋金时期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传承清晰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刮地风],宋金时期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的本原曲牌,八百多年来的传承脉络清晰可见。如谱例7类的平调[刮地风],其残曲格式及曲牌旋律与调腔基本一致,由此怀疑该类[刮地风]系由调腔传入。但毕竟'此体仅见《董西厢》”与“本曲出自诸宫调”是有所区别的,因此,[刮地风]是否出自《董西厢》还不能就此结论。

[刮地风]:宋金时期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传承清晰

[刮地风],宋金时期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的本原曲牌,八百多年来的传承脉络清晰可见。

由于《牡丹亭》、《连环计》、《长生殿》、《水浒记》等传统剧目中有[醉花阴]套,[刮地风]即为其中的套数,平调和“甬昆班”在“长期合班演出”上述剧目的同时,将调腔及昆曲黄钟宫北[醉花阴]南北合套)中的[醉花阴]套及其套数[刮地风]牌传入平调是无法避免的事。

本条认为,既存于平调的[画眉序]其由来有二:

一由昆曲传入。根据之一是[刮地风]原本是昆曲黄钟宫[北醉花阴]南北合套的套曲;其次,在现今平调某些剧本,如《小金钱》第十八场标有“[昆曲·醉花阴]”字样的套,[刮地风]即为其中的套曲;[1]其三是《宁海平调史》“昆曲曲牌名单”中有该牌牌名等。

二由调腔传入。如谱例7类的平调[刮地风],其残曲格式及曲牌旋律与调腔基本一致,由此怀疑该类[刮地风]系由调腔传入。

调腔和昆曲[刮地风]传入平调的时间,均在平调声腔形成期的清同治、光绪(1875—1908)年间。

本牌源自《董西厢诸宫调》。清《九宫大成谱》按:“[刮地风]……此体仅见《董西厢》,今为备列。" [2]。《中国曲学大辞典》则进一步称'本曲出自诸宫调。”[3]

《董西厢》是宋金时期《董解元西厢记》的简称,《中国曲学词典》所谓“本曲出自诸宫调”的“诸宫调”即指《董解元西厢记》。但毕竟'此体仅见《董西厢》”与“本曲出自诸宫调”是有所区别的,因此,[刮地风]是否出自《董西厢》还不能就此结论。不过,至今止,“此体仅见《董西厢》'还是成立的,因此,在未发现新材料之前,权且把它当作是[刮地风]最早的来源也无偿不可。

诸宫调黄钟宫[刮地风]

董解元原著

——《董西厢》卷八。选自刘崇德《九宫大成谱校译》第4518页

——选自清《新定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卷之七十三

诸宫调计用黄钟宫[刮地风〕3次、3支,分别位于卷五“多谢伊来问当俺"。卷六"薄幸的冤家好下得”,卷八”手把白团轻扇捻”。仅卷八“手把白团轻扇捻'有乐谱1阕,并由仇宫大成谱》以《董西厢》北词黄钟调只曲工尺谱收录于卷之七十三。(线谱见刘崇德先生1998年7月版《九宫大成谱校译》4518。另有傅雪漪先生译简谱,见傅雪漪著《中国古典诗词曲谱选释》中国戏剧出版社1996年版第97页)。

[刮地风]南北曲都有,均属黄钟宫。例作过曲。全曲十二乐句,基本结构:七、四、七、四、四、四、三、三、四、三、三、四。“句字不拘,可以增损”。第四句后可增四字句若干,成‘增句格”。亦可省去“三、三、四”。可作小令。

[刮地风]在套曲中用法的形成有个过程。

最初的用法如《董西厢》卷六黄钟宫套即为:[侍香金童缠令]、[双声叠韵]、[刮地风]、[整乾坤]、[赛儿令]、[柳叶儿]、[神仗儿]、[四门子]、[尾]。

演为北曲曲牌后,其基本用法是用在[出队子]之后。如:元郑光祖杂剧《倩女离魂》第四折“黄钟醉花阴残套”即为:[醉花阴]、[出队子]、[刮地风]、[古水仙子]、[古寨儿令]、[古神杖儿]、[幺篇]、[挂金索]、[金山玉]、[竹枝歌]。[4]

至明代,[刮地风]的基本联套原则有所变化,一般是用在[出队子]之后,[四门子]之前。如贾仲名(约公元1383年前后在世,山东人)的《萧淑兰》第四折即为:[黄钟·醉花阴]、[喜迁莺]、[出队子]、[刮地风]、[四门子]、[古水仙子]、[古寨儿令]、[古神杖儿]、[尾声][5]。可见曲牌套式的形成也有个发展过程,而不是一开始就有。

[刮地风]例作[黄钟宫北醉花阴]南北合套过曲。如汤显祖《牡丹亭・圆驾》的联接顺序即为:[北点绛唇]、[黄钟·北醉花阴]、北[醉花荫]、南[画眉序]、北[喜迁莺]、南[画眉序]、北[出队子]、南[滴溜子]、北[刮地风]、南[滴滴金]、北[四门子]、南[鲍老催]、北[水仙子]、南[双声子]、[北尾]。其中,[北点绛唇]为[醉花阴]合套的附加。[刮地风]即为其中的套数。

[刮地风]南曲基本套式,即在南北合套中去掉北曲,常用于[滴溜子]之后,[滴滴金]之前。南曲[刮地风全曲共十句,基本结构为七、六、七、七、五、四、三、八、七、五。与北曲异。

——选自《太和正音谱·乐府·黄钟》

原出于《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的[刮地风],八百多年来,其一脉相沿的传承脉络清晰可见。对此,只需将本源曲牌《董西厢》[刮地风]的曲调与南曲、北曲和近现代戏曲中的[刮地风]作比较即可明白:

[刮地风]在传统北杂剧中不乏其例。在元曲四大家之一的郑光祖《倩女离缈第四折,杨显之(《录鬼簿》日与关汉卿是“莫逆之交”大都人)《潇湘雨》第三折、《赶苏卿》,贾仲名(约公元1383年前后在世)的《萧淑兰》第四折,许自昌(1578—1623)《水浒记·刘唐》等剧目中,均有不同行当唱的[刮地风]。仅以其中《倩女离缈、《潇湘雨》、《水浒记》中的[刮地风]为例,与《董西厢》[刮地风]作比较,相似处即有:

——刘崇德《九宫大成谱校译》第4664页

注:《倩女离魂>〉、《潇湘雨》、《水浒记·刘唐》原谱,见本条原谱附录之一、之二、之三。

[刮地风]在南戏的运用较多。如明前期《连环记·问探》、明后期《牡丹亭·圆驾》,《邯郸梦·云阳》、《拜月亭·亲依》、《雷峰塔·水斗》,清《长生殿·絮阁》、《钧天乐·诉庙》等剧目中,均有运用.以《拜月亭》、《长生殿》、《设潮为例,将其与诸宫调本源曲牌[刮地风]相比较,同样有某些相似之处。

《拜月亭》为“荆、刘、拜、杀”四大南戏之一。相传是(元)施惠和范居中、黄天泽、沈洪等一起合写的。明朝时期,有些人说是施惠一个人的创作。在元朝杂剧里也有过关汉卿的《幽闺佳人拜月亭》和王实甫的《才子佳人拜月亭》等作品。又《传奇汇考标目》别本第五称:“施耐庵名惠,字君承,杭州人。”并列其所著《拜月亭》、《芙蓉城》、《周小郎月夜戏小乔》三剧(后两剧今未见),不知何剧。故至今《拜月亭》剧本究竟出自何人之手,尚难定论,但就其唱调中的[刮地风]而言,其与《董西厢》的本源曲牌[刮地风]确有某些相似之处。

《长生殿·絮阁》[刮地风]据杨荫浏先生说,该曲谱辑录于《天韵社曲谱》[6]。天韵社是早在明代天启崇祯年间(1621—1644)就已存在的一个清曲社。在它的曲谱中,还保留着一些早期的戏曲唱腔,[刮地风]即其中之一。

《设谋》中的[刮地风],其实就是[黄钟·北醉花阴]南北合套中的套数,是北曲南用。

比较显示,宋金《董西厢诸宫调》[刮地风]与上述南曲[刮地风]旋律上确有某些相似。其相似的主要原因,恐怕就是因为[刮地风]是[黄钟·北醉花阴]南北合套中的套数,是北曲南用。

仅以昆曲《小商河^、湖南湘剧牌子[刮地风]为例。

(1)诸宫调与昆曲[刮地风]旋律之比较

昆曲[刮地风]

—《小商河)》杨再兴唱段

——选自《京昆曲牌百首》第471页

诸宫调与昆曲最相似处有:

——选自《京昆曲牌百首》第471.页

(2)诸宫调与底牌子[刮地风]旋律之比较,相似处有:

——《湖南底牌子》第81页

综上所述:八百余年的[刮地风],其在南、北曲和近现代戏曲音乐中一脉相沿的传播脉络是清楚的。

既见平调中的[刮地风]不仅是残套,而且是残曲。在《宁海平调/中就不见有此牌的曲调。仅见的是1975年8月邬如砺先生的油印本《宁海平调传统唱腔介绍》第23页有一首并不完整的,分析和探讨[刮地风]结构用法、基本特点的谱例。全曲如下:

平调[刮地风]

周来达译线谱

——选自耶如励《宁海平调传统唱腔介绍》第23页(www.xing528.com)

谱例后原注:“这两句字数和‘哎呀‘二字是固定的,下接[醉花阴]中句或落调句,或它的快板,以下句子及连接法同[醉花阴”

《宁海平调传统唱腔介绍》是作者当年参加并向“宁波地区戏曲曲艺音乐创作学习班'提交的一份内部学习资料。上述文字,有两个问题值得探讨:一是郭先生说:“哎呀'二字是固定的"。这是从何时开始“固定”的?二是“这两句字数……是固定的"。平调[刮地风]的字数就只有这十二个字吗?

从邬如砺先生油印本谓[刮地风]中的“‘哎呀'二字是固定的”说法看来,这是[刮地风]传统的固有做法,作为曲调来说,这是[刮地风]唱调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刮地风]的其他部分可以更动,例如,可以“下接[醉花阴]中句或落调句,或它的快板”,联接[醉花阴]以后的“连接法同[醉花阴]”,但就是这个“哎呀”却是不能更动的。显然这是[刮地风]的传统。

且不说,[刮地风]是如何连接其他曲牌及如何发展唱调等方面的事情,先来看一下这个“哎呀”是什么东西?它从何时开始被“固定”的?

笔者以为,这个“哎呀”是在开唱[刮地风]之前的“叫头”。该“叫头”的主要作用有三:一是告诉大家下面要唱了;二是告诉乐队,下面要唱的曲调是[刮地风],乐队应该根据这个''叫头”的音高、速度和节奏等为演员下面的唱调作好伴奏;三是渲染和抒发剧中人物的情感等。

那么,这个“叫头”,从何时开始被“固定”的呢?

既然我们已经知道[刮地风]原出《董西厢诸宫调》,那么,是否在《董西厢诸宫调》的[刮地风]谱例8中就有了呢?对照后,并不存在这个“哎呀”。

董西厢

但是,我们将其他北曲或南曲的[刮地风]拿来一查证,却发现不仅许多[刮地风]曲首确实有这个“哎呀”,而且旋律也都大体相仿。例如:

谱例说明:上例谱例9①一④的首句旋律几乎都没有什么差别,只是到了⑤调腔后,多了一个下半个乐句,并在la音上落调。而⑥之平调唱调,则将调腔上下句做了个颠倒,同样的原本是上句的旋律,却变成下句了。由此可见,[刮地风]曲首的这个“哎呀”,从北曲到平调数百年的传承中,虽然略有变化,但其姻脉渊源应该说还是比较清晰的。

在某些传统曲目中,即使没有“哎呀"这两个字,但其唱调开腔旋律也与此'叫头"相似。如:

三是“哎呀”逐渐替代了衬词,演变为独立的“叫头”。

或许也正因为如此,所以该“叫头”,在[刮地风]中并非每个唱调都有。据初步查证,首句曲辞有衬词或散板情况下,“哎呀”两个字及其旋律被省略的情况特别普遍。由此认为这个“叫头”式的“哎呀”之来历,或者说其演变的源头,就可能是由其母体宋金时期的《董西厢诸宫调》[刮地风]而来,至今已有八百多年。

一个完整的传统[刮地风],北曲应为十二乐句,且“句字不拘,可以增损”;南曲为十句。那么,在平调中,怎么会只有两句了呢?

其实,据邬如砺先生在1975年参加宁波地区戏曲学习班时讲,就在他撰写这篇文章时,当时的老艺人也已经唱不出完整的[刮地风]了。长期来,平调实际在使用的不是[刮地风],而是[刮地风犯]。

何谓“犯”?“犯”即“转换”的意思。如汤式的[刮地风犯],又称[金索刮地风],意思是[刮地风]转调为[挂金索]。这里,则是由[刮地风]转调为[醉花阴]。因此,我们所见的只是[刮地风犯]未转调部分,乃[刮地风]之头;不见的,应该是[刮地风犯]转调后的[醉花阴],即[刮地风犯]之尾。

[刮地风犯]传播历史悠久,流传较广的有汤式之散曲。此曲见《全元曲》(1489),乐谱首为《雍熙乐府》收录,后又为《九宫大成谱》作“此亦仅见”收录于卷七十三卷[7]

邬先生在该文章所介绍的,其实也只是如何创造[刮地风]与[醉花阴]的“犯曲”,以及两者如何连接等的平调音乐的创作技巧。这或为我们现在只能见到[刮地风]残谱的根由。

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刮地风]在平调前十八和后十八的三十六种剧目中,就计用10次(支)之多。平调中的套,其实是“有套无式”,且不论没有宫调,长短不一,前后无序,连曲牌的类型都不标示。如《挂玉环》第十九出,即由[醉花阴]、[画眉序]、[喜迁莺]、[出队子]、[刮地风]、[鲍老催]组成,[8]其中除了[画眉序]、[鲍老催]是南曲夕卜,其余均为北曲,由此构成的套,其实是南北联套,这些东西不标示出来就会把套式的属性给模糊了。就套的大小而论,平调中如《挂玉环》第十九出这样的套,就算是大套了,但与[黄钟·北醉花阴]套(包括南北联套〉最长者可达14章(曲)、最短则可用7章(曲)的套曲规模相比,那么,平调中的这个套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中套。由此可见平调中的套式规模普遍不大。

简单地说,既见的平调[刮地风]一由调腔传入,二由昆曲传入。

说昆曲[刮地风]曾经传入过平调而来的依据,首先是如前所述,[刮地风]在南北合套中是黄钟宫[北醉花阴]南北合套的套曲,它是随着昆曲剧目中的该合套而传入平调的;如宁海平调前十八的《挂玉环》第十九出的[醉花阴]套,即由[醉花阴]—[画眉序]一[喜迁莺]一[出队子]一[刮地风]一[鲍老催]组成。而核对该套式,其中[鲍老催]、[画眉序]系昆曲,可见当初将[刮地风]传入平调和既见平调中类似该类套式的原型,其实就是昆曲的[黄钟·北醉花阴]南北合套;

其次,在现今平调某些剧本中,如《小金钱》第十八场还能见到标有”[昆曲·醉花阴〕”字样的套,[刮地风]即为其中的套曲;

其三是《宁海平调史》(第2页)昆曲曲牌名单中有该牌牌名(该名单的列出,笔者信其有所本)等等。遗憾的是在平调中,现在已经找不到完整的昆曲[刮地风]唱调,否则就可以将此与昆曲[刮地风]从曲辞体格和旋律等方面进行更为深入的比较。不过,如今的不存在,不等于它曾经没有传入过平调。

如[谱例7]类的平调[刮地风],其残谱格式以及曲牌旋律与调腔基本一致,由此认为该类[刮地风]系由调腔传入。

尽管现在能见的平调[刮地风]是个残谱,但从音乐的角度分析,可以发现其与调腔[刮地风]唱调极为相似,由此判定此牌由调腔[刮地风]传入的可能性最大,其间的姻脉关系亦应予肯定。

若将下面这支调腔[刮地风](谱例11)与平调(谱例7)[刮地风]作一比较,就可发现,平调[刮地风]仅有的两句旋律,连同其句式结构和唱调旋律,都能在调腔[刮地风]中找到与它十分相似的东西。

(注:本乐曲原乐谱有锣鼓,本谱例删.)平调与调腔[刮地风]的相似处首先是句式完全一致:宁海[刮地风]句式结构:哎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调腔[刮地风〕句式结构:哎呀,好教我难舍难分女多娇。

其次是唱调旋律比较相似:

由此推断,既见平调[刮地风]可能由调腔传入的平调型曲牌。

据20世纪50年代的资料显示,新昌调腔早期演出的传统南戏有《琵琶记》、《白兔记》、《荆钗记》、《拜月记》、《金印记》、《连环记》等,而既唱昆曲,又唱调腔的宁波“甬昆班”,仅传统的昆腔剧目就有“《牡丹亭》、《琵琶记》、《钗钏记》、《玉簪记》、环记》、《长生殿》、《千金记》、《寻亲记》、《渔家乐》、《水浒记》、《义侠记》、》西厢记》、《绣襦记》、《一捧雪》、《十五贯》等”[9]。其中,如前所述的《拜月记》、《连环记》、《长生殿》、《水浒记》等剧目中,都有[醉花阴]套及其套数[刮地风]。宁海本地班与“甬昆”在“长期合班演出”上述剧目的同时,将调腔及昆曲中的[醉花阴]套及其套数[刮地风]传入平调是无法避免的事。

其传入的时间应该均在宁海本地班与“甬昆”在“长期合班演出”的鼎盛之际,即平调声腔形成的清同、光年间的晚清

《倩女离魂》第四折[刮地风]

元郑光祖原著

注释

[1]见《宁海平调优秀传统剧目汇编)第三集第3页;第一集第245页。

[2]惭定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校译》第4519页。

[3]《中国曲学大辞典》第728页。

[4]见清《新定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卷五。

[5]见清《新定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卷七十四。

[6]参见《中国古代音乐史稿》第968页。

[7]详见拙文《汤式之散曲[刮地风犯」匿乐谱考科》。

[8]《宇海平调优秀传统剧目汇编》第一集第492页.

[9]《中国昆剧大辞典》第1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