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老龄化社会:邻里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

老龄化社会:邻里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任何社会关系的建立都需要个体以人际交往为基础。从刘设计师对邻里关系的察觉中可以体会到,他对和睦的邻里关系是非常渴望的。既然人类社会是由若干社会个体有机整合而成的产物,个体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不仅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个体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已经逐渐远离社会视线的老年人,积极参与人际交往、努力提升邻里生活质量将成为老年社会交往的必然要求。

老龄化社会:邻里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

个体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生活的产物。个体的生命价值不仅在于自身的存在与发展,更在于对社会的付出与贡献。为实现这种社会贡献,个体需要实现与社会的有效交流与交往。

1.人际交往是个体社会生活的基础

“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都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23],既然个体是构成社会的基本要素,社会就不是个体总数的简单相加。“个体既是一个独立的自我,同时也拥有一个共同的生活世界——世界不只是我的,也是你的,是他的,更是我们的。”[24]某种意义上说,社会就是一种不同个体之间的关系总和,是一种以特定的生活方式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各种社会关系总和。任何社会关系的建立都需要个体以人际交往为基础。如果没有个体人际交往的存在,社会关系就无法建立,合理的社会结构将很难维系,人类存在的社会意义也将无法体现。因此,个体积极参与人际交往既是社会存在的必然选择,也是个体生命价值与精神生活实现的重要载体

生活在中小学校的学生,既需要努力提高个人的学习成绩,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与同学交流。这种交流可以获取对知识的理解,也可以提升个体对学习的合理认知。生活在社会职场中的成人,既需要为个体的职业生涯而努力付出,也需要在职场生活中不断与同事交往。这种交往不仅有助于拓展个体的工作适应能力,而且有助于提升个体在职场生活中的成就感。生活在退休环境中的老人,既需要充实自己的老年生活知识与技能,还需要在此过程中不断地与人交流交往。这种交往可以获得充实的老年物质生活,也可以拥有美好的老年精神生活,实现完整的人生价值

退休后的嵇工程师在关于人际交往对生命价值的意义理解上的感触颇深。当她刚从岗位上退下来的时候,“一下子就有一种不适应的感觉。就觉得与社会脱离了,社会立刻就把我们抛弃了。”她以前从事的是科技含量很高的工作,而且,在单位里还是技术骨干。“从工作了一辈子的岗位上退下来的时候,整个人都有了一种被社会撇开、抛弃的感觉。”后来她决定要走出去,“不能因为退休而让自己完全被封闭在家庭那个狭小的生活空间里面”。来到社区学校,她发现“这个公共的学习场所是一个非常高雅的学习环境”,来这里跳舞的女士、男士“都是很彬彬有礼的”。

同学的彬彬有礼,也影响、感染了她,使得她“在日常交流与行为举止上也有所顾忌,不会出现失态或者不雅的行为。这也是学习活动培育了我的个人修养”。(www.xing528.com)

2.邻里生活是个体社会生活的保障

诸如“远亲不如近邻”“近水楼台先得月”等俗语都是在说邻里关系对于促进个体社会生活发展的重要意义。良好的邻里关系不仅能促成和谐人际关系,更能使得邻里之间融为一体。“共同体是一种持久的、真正的共同生活,一种原始的或天然的人的意志的统一体。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可以看出,正是这种共同体的结合模式促成了人类的现代社会”[25],这种邻里之间相互关系的存在,构成了人类社会中的邻里生活共同体。相对而言,除了与家人联络交往之外,中小学生可以与同学保持联系与交往,职场从业人员可以与同事保持联系与交往。而随着子女成家立业后的独立生活,退休后离开了社会职场的老年人身边既无同事可以交流,也无子女陪伴左右。除了与同住的家人交流之外,邻里可能是离他们最近的人了。因此,邻里生活对于老年生活而言尤为重要,融洽的邻里生活是他们社会生活的重要保障。

邻里生活的缘由可以追随到以血缘为基础的同姓聚居的古代社会。那时的邻居多为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形成的家人与亲人,彼此间的关系相对较融洽。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类城镇生活现象开始涌现。职业结构与经济水平等条件相对接近的人们彼此有着更多的联系,并逐渐居住在了一起,这种邻里关系构成了现代社会邻里生活的基础。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与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化,逐渐成为社会生活中发展常态的人口流动冲击并改变着人们的居住观念。异质性流动性已经成为区域人口分布的显著特点。原先稳定的居住状态与居住环境大多已被打破,左邻右舍之间的无任何亲缘关系、无任何业缘关系、无任何交往历史等“三无现象”十分突出,导致了邻里关系逐渐趋于冷落,直接影响了邻里生活以及个体社会生活的质量。这种现象对老年生活的影响尤为明显,也使得老年人期待着拓展他们的邻里关系。用自己良好的邻里生活提升个体的社会生活质量,已经成为大多数老年人的共同追求。

退休后换了居住环境,住进了新建住宅小区里的刘设计师对于邻里关系就颇有感受,“大家尽管住在一栋大楼里”,但是,“进了房间就把房门关上了,大家彼此几乎不联系”。“只有几个年龄相仿的人”见面互相点点头、打个招呼,这种邻里生活让他深深感受到了邻里关系的“冷漠”。所以,没事的时候,他“就到复兴公园去散步,看别人唱歌跳舞”。从刘设计师对邻里关系的察觉中可以体会到,他对和睦的邻里关系是非常渴望的。毕竟,邻里生活也是老年社会生活的要素之一。

既然人类社会是由若干社会个体有机整合而成的产物,个体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不仅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个体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已经逐渐远离社会视线的老年人,积极参与人际交往、努力提升邻里生活质量将成为老年社会交往的必然要求。同时,也呼唤着老年人通过参与老年学习等形式满足自身对提升邻里生活质量的社会需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