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金融科技知识图谱:揭示受益所有人

金融科技知识图谱:揭示受益所有人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6年以来对《40项建议》的修订,体现了对受益所有人的重视。金融机构开展受益所有人识别工作,受益所有人的判定标准如下。合伙企业的受益所有人是指拥有超过25%的合伙权益的自然人。信托的受益所有人是指信托的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以及其他对信托实施最终有效控制的自然人。

金融科技知识图谱:揭示受益所有人

关联词:复杂网络分析、数据挖掘

受益所有人是英美法上的概念,是指拥有受益所有权的人。

在2016年杭州G20(二十国集团)峰会公报中,各国达成共识,期待能够适当明确监管预期相关工作,呼吁G20成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加大对各国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从而帮助其改善全球AML/CFT以及审慎标准的合规工作。FATF也已经提交了关于反恐融资、信息共享、透明度和受益所有权的报告。2016年以来对《40项建议》的修订,体现了对受益所有人的重视。随着全球监管(反洗钱)的一体化,国内金融监管也越来越多地使用这个词,有时候往往要用技术手段来穿透最终交易或资产的最终受益人(Ultimate Beneficial Owner,UBO)或受益所有人。

按照《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的规定,1有效开展非自然人客户的身份识别,提高受益所有人信息透明度,加强风险评估和分类管理,防范复杂股权或控制权结构导致的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

借着反洗钱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第四轮评估的契机,对照《40项建议》,中国人民银行连续印发了相关规定,对原先的反洗钱监管框架进行了补充和修订(《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反洗钱客户身份识别有关工作的通知》、《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做好受益所有人身份识别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清晰定义了“受益所有人”的内涵和外延。反洗钱义务机构对新建业务关系的客户有效开展身份识别,同时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按时完成存量客户的受益所有人身份识别工作,建立相关制度并持续开展客户管理、客户准入等工作。

金融机构开展受益所有人识别工作,受益所有人的判定标准如下。

公司的受益所有人应当按照以下标准依次判定:直接或间接拥有超过25%的公司股权或者表决权的自然人;通过人事、财务等其他方式对公司进行控制的自然人;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合伙企业的受益所有人是指拥有超过25%的合伙权益的自然人。信托的受益所有人是指信托的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以及其他对信托实施最终有效控制的自然人。(www.xing528.com)

基金的受益所有人是指拥有超过25%的权益份额或者其他对基金进行控制的自然人。

按照穿透原则,结合实务操作,可以画受益所有人判定流程图

各国的受益所有人的情况很复杂,法律制度不一样、监管要求也不一样,产品和市场差异很大。国内外有许多公司在从事或其技术产品可用于受益所有人调查,例如邓白氏的受益所有权解决方案路透数据等可以帮助金融机构跨越复杂的股权架构层级,提供更为深入的受益所有权及最终受益所有权信息,并识别受益所有人中是否存在政治公众人物等,从而协助做出明智的合规业务决策

这些机构拥有数据分析能力,可通过商用数据库提供与受益所有人或最终受益人有关的风险情报。通过分析,金融机构可以丰富来自全球企业和政治人物的源数据,包括法律形式、SIC(标准产业分类)代码、业务活动、持股少至0.01%的受益所有人和国家代码,从而支持基于风险的尽职调查决策。可通过API或批量数据查询的方式,提供了解企业受益所有权所需的数据,让金融情报机构对正在和它们做交易的人了如指掌。通过API,该类产品可以展示出受益所有权可视化图表,用于显示企业的组织结构及复杂的受益所有权关系(见图7.2)。

图7.2 受益所有权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