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公司法律顾问服务的组织原则

公司法律顾问服务的组织原则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 专业性原则专业性原则是公司法律顾问团队构建的基本原则。其二,公司法律顾问服务团队组成人员的专业结构应当搭配合理。为了基本满足客户的公司法律服务诉求,公司法律顾问团队中应当合理配备能够满足公司主要法律服务需求的法律顾问服务团队成员。(二) 针对性原则在公司法律顾问团队的构建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针对性原则。对于律师事务所而言,每一次公司法律顾问团队人员的流动,都会给律师事务所的客户保留工作带来挑战。

公司法律顾问服务的组织原则

为保障公司法律顾问服务质量,公司法律顾问团队的构建通常应当遵循专业性、针对性、竞争性、稳定性和一致性等原则。

(一) 专业性原则

专业性原则是公司法律顾问团队构建的基本原则。专业性原则应当从以下两个角度体现:

其一,公司法律顾问服务团队的组成人员应当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准,否则,相应的法律服务质量很难保障,也难于满足客户的法律顾问服务需求。

其二,公司法律顾问服务团队组成人员的专业结构应当搭配合理。法律服务市场分工渐趋专业化和精细化,律师的专业分工也越来越清晰,而公司往往在合同法律领域、公司法律领域、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领域、行政法律领域、税务法律领域、知识产权法律领域及投资并购领域等不同方面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法律顾问服务需求。为了基本满足客户的公司法律服务诉求,公司法律顾问团队中应当合理配备能够满足公司主要法律服务需求的法律顾问服务团队成员。

(二) 针对性原则

在公司法律顾问团队的构建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针对性原则。不同的公司,如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或民营企业对法律服务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异; 不同规模的公司,如大型企业集团、大型公司或中小型公司对法律服务需求的广度也有所不同; 不同发展阶段,如初创阶段、成长阶段或发展阶段的公司的法律服务需求重点亦是不同的; 不同行业的公司,如建筑行业、连锁经营行业,IT行业其法律服务需求主要涉及和针对的领域是各有所侧重的。

因此,在构建公司法律顾问服务团队过程时应注意根据不同公司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对拟服务公司类型较为熟悉且具有一定相应法律服务经验的律师作为主要组成人员,以提高法律服务的可靠性

(三) 竞争性原则

这里所讲的竞争性原则指的是律师事务所在构建公司法律顾问服务团队时,在律师事务所内部应当引进一定的竞争机制,通过竞争机制选择最优秀的、最适合的公司法律顾问团队为特定客户提供法律服务。(www.xing528.com)

竞争性原则的适用非常值得推广。通过竞争性原则的引入不仅在内部可以产生最佳的法律服务团队,进而也可以形成最优的法律服务方案,最大限度地提高法律服务的保障性; 不仅如此,竞争性原则的引入,对外可以大大提高律师事务所在特定法律服务中的竞争能力,最终提升律师事务所的市场竞争能力。

律师事务所可以在内部制定相应的内部竞争制度,逐步形成竞争机制。竞争性原则不仅适用于实行公司化管理模式的法律服务团队,同样也适用于实行提成制管理模式的法律服务团队。竞争性原则的适用不仅较好地解决了律师事务所内部和外部竞争的问题,同样也较好地解决了内部利益冲突的问题。

(四) 稳定性原则

公司法律顾问团队构建的稳定性原则是非常重要的。公司法律顾问服务周期长,涉及法律关系复杂,公司客户需要稳定的法律服务团队与其长期合作。通常会认为通过长期的、稳定的合作,律师事务所与公司之间相互更为了解,沟通和交流会更加顺畅,契合度相对会更高。公司对于法律服务团队稳定性原则的重视程度往往是超出律师事务所的想象的。对此,应当予以足够的重视。

稳定的法律服务团队对于公司法律顾问服务质量具有一定的保障。稳定的法律服务团队对于公司客户的把握能力比较强,内部长期合作的契合度较高,法律服务的效率较高。同时,长期稳定的法律服务团队往往更加有利于后续衍生法律服务的“二次开发”。

此外,只有具有稳定的公司法律顾问服务团队,才会有稳定的客户。对于律师事务所而言,每一次公司法律顾问团队人员的流动,都会给律师事务所的客户保留工作带来挑战。重要客户,大型客户的公司法律顾问服务团队如果不稳定,对于律师事务所而言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五) 一致性原则

这里所讲的一致性原则指的是协商一致性原则,通常律师事务所与公司客户对于公司法律顾问团队的组成应当协商一致,共同确认。

律师事务所与公司客户往往处于一个动态平衡关系,从不熟悉到熟悉,从不满意到满意,从满意到不满意,这是一个非常复杂和微妙的关系。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取更多的法律服务机会,取得相应的法律服务收入,由此,公司如果对于法律服务团队或团队成员不满意,作为律师事务所而言,应当立即无条件调整,并同时展开强有力的客户保留工作,化解可能存在的客户危机。律师事务所应当不仅要给予客户最大的尊重,同时更要具备将“坏事”变成“好事”的危机公关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