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汉族丧葬文化明显影响

汉族丧葬文化明显影响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上面的介绍来看,湖南多数世居少数民族的丧葬礼俗和汉族大同小异。其原因,一是丧葬礼俗的终极目的都是一样的,因此其仪式过程难免趋同,二是接受了汉族丧葬礼仪的影响。关于湖南世居少数民族的丧葬礼俗深受汉族文化影响,前人多有论述。其实中国的丧葬仪式,无论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儒释道三教的文化均在其间有程度不等的体现。

汉族丧葬文化明显影响

从上面的介绍来看,湖南多数世居少数民族的丧葬礼俗和汉族大同小异。其原因,一是丧葬礼俗的终极目的都是一样的,因此其仪式过程难免趋同,二是接受了汉族丧葬礼仪的影响。关于湖南世居少数民族的丧葬礼俗深受汉族文化影响,前人多有论述。如上引宣统元年(1909年)《永绥厅志》说境内苗族的丧葬礼俗:“大小殓,哭泣擗踊,悉用汉人礼制。”“官绅富家亦有延僧道行文公《家礼》者。”又民国时期,石宏规在《湘西苗族考察纪要》一文中也指出:

丧葬之礼,古无衣衾棺椁之殓,麻绖带之服,人死以筊卜之,随其所卜之地,掘窟二四尺,镶以木板,置尸其中,以土封之。后三日,割牲覆墓,邀亲戚食饮。初丧之日,家人哭泣,亲友各以土物吊之,主人则椎牛设饮,谓之送哭。今则多采汉制,几无区别。[70]湖南世居少数民族的丧葬礼俗受汉族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在丧礼行祭奠礼时多遵《朱子家礼》。这一点,在前面引的不少地方志中均有明确记载。如道光四年《凤凰厅志》载“遵古制行朱子《家礼》”;道光五年《晃州厅志》记“缙绅礼法家有依《家礼》行事者”;同治八年《慈利县志》说“惟读书明理者,间仿朱子《家礼》行之”;清同治九年《江华县志》言“士之明礼者皆遵《家礼》”;光绪四年《龙山县志》曰“邑士族多不信僧道,有丧事遵朱子《家礼》行之”等。

这些文献所说的《朱子家礼》《家礼》均指宋代理学家朱熹所制的“丧礼”。朱熹所制丧礼较为繁复,引“初终”“沐浴”“袭”“奠”“为位”“饭含”等如下,以便大家比较:

初终:疾病迁居正寝(凡疾病迁居正寝,内外安静,以俟气绝。男子不绝于妇人之手,夫人不绝于男子之手)。既绝乃哭复(侍者一人,以死者之上服尝经衣者,左执领,右执腰,升屋中霤,北面,招以衣,三呼曰:某人复。毕,卷衣降覆尸上。男女哭擗无数。上服谓有官则公服,无官则襕衫、皂衫、深衣,妇人大袖背子。呼某人者,从生时之号)[71]。立丧主。主妇。护丧。司书司货。乃易服不食。治棺。讣告于亲戚僚友。

沐浴、袭、奠、为位、饭含:执事者设帏及床,迁尸掘坎。陈袭衣。沐浴饭含之具。乃沐浴。袭。徙尸床置堂中间。乃设奠。主人以下为位而哭。乃饭含。侍者卒袭,覆以衾。[72]

其次,体现在行超度仪式时受道教科仪影响深。如各地专为女性亡者举行“×血湖”禳解仪式,其实就是宋代道教“破狱灯仪”中的专门超度女性亡灵的“破血湖灯仪”。关于“血湖”,不少道教科仪中均有描述,如北宋时《元始天尊济度血湖真经》(卷中)说:

中有一狱,在北阴大海之底,名曰“血湖”。硖石大小,铁围无间。溟泠地狱又分四子狱曰:血池、血盆、血山、血海。四狱相通,有神主之,号曰“血湖大神”。在于无极水底,水流其上,臭气冲天。凡世间产死血尸女人,皆是宿世母子仇雠冤家缠害,乃至今生一一还报。寂寂于冥夜之中,号号于黑暗之下,浑身血污,臭秽触天。金槌铁杖乱考无数,饥餐猛火,渴饮血池;万死万生不舍昼夜,常居黑暗,不睹光明[73]

南宋宁全真授,王契真集《上清灵宝大法》卷五十八“血湖灯图”也对“血湖”做了描述:(www.xing528.com)

大铁围山之南,有硖石狱,其形皆黑,旁有火焰,下有血湖。在东南一大石间大小尖开一缝,罪人出入,自有百药毒汁灌身心,狱号“血湖”。产死妇人,亿劫沉堕,苦不可胜,秽恶之甚。狱中有百万鬼卒,昼夜考掠,及翻体大神,掷尸大神,食心啖脑鬼王之类也。[74]

其中《太一救苦天尊说拔度血湖宝忏》对其描述最为详细,不仅交代了所在位置、大小,也详细描述了所拘鬼类、入狱的各种情形,以及狱中苦难等:

在大铁围山之南,别有大狱,其狱名曰“无间之狱”。狱之有狱,号曰“硖石之狱”。狱之东北,地号“血湖”。长一万二千里,周回八万四千里,下有一门,名曰“伏波”,乃血湖大神主之。其狱有五,一曰“血脓之狱”,二曰“血冷之狱”,三曰“血汙之狱”,四曰“血资之狱”,五曰“血湖之狱”。独此一狱,又列为五,有硖石无间之号,大小铁围之山,皆分拘带血之魂、腥秽无边之众,以至食胎黄球之鬼兴讼三官,青姑黑齿之神拘魂九地。天狼天狗竞施吞啖之威,六甲六丁莫赐护持之力。动经亿劫,无有出期。乃是世间产死之魂、血伤之魂,坠堕斯狱。缘此等罪报,盖生前多有狼毒、损物伤人、不孝不忠、不仁不义,耽淫五浊,灵识沈迷,沦滞三涂,形神散乱。汝等罪魂,以夙生冤对,受报兹身,厄难血尸,命绝产死。或怀六甲,命属三元,堕子落胎,因而闷绝。或母存子丧,或母丧子存,或母子俱丧,男女未分而俱死。或胚胎方成而遽死;或染患而将临产月;或怀娠而失坠高低;或药饵误毒而中伤;或痈疽痢疾而身殒;或崩漏至死;或淋沥而亡;或怀胞胎而竟不分娩;或生男女而月内倾亡;或因血病至死;或被刀刃所伤,未尽天年;乃为夭丧。或身殁干戈之下,魂飞矢石之场;或抱恶病而告终;或犯王法而受戮。形躯混浊,神气昏蒙,一切血死之众遍体腥膻,形骸臭秽。千生万劫,无有出期。况幽阴至苦,业报最深。硖石之狱不可闻见,铁围万雨,剑刃千重。巨顶颠危,中开一穴。山漫黑雾,阴霾自然。恶毒之汁,交流沈浸罪人,煎煮身心,骨肉溃烂,苦楚难禁。动经亿劫,不睹光明,天恩符命,未尝能到。阴官拷掠,昼夜无停,啖髓食心,翻尸掷体。诸狱之苦,最重血湖。一入此扃,何时解脱。[75]

此外,《灵宝玉鉴》[76]也有描述,不复赘引。针对此灾难,道教中有不少禳解血湖地狱的符咒法术。如吟诵《太一救苦天尊说拔度血湖宝忏》时,救苦天尊会“径到硖石血湖。普放光明,照烛幽间,铁城摧毁,血湖枯乾”,并将亡人“超度长夜魂,往生极乐国”。

当然,民间在具体演绎这一科仪时,其形态有各种变异,但其主体仪式过程、科仪精神是来自于道教的“血湖灯仪”,则是不容置疑的。

其实中国的丧葬仪式,无论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儒释道三教的文化均在其间有程度不等的体现。大体说来,祭奠以儒家之礼为主,超度以佛道之科仪为重(明清以来,湖南地区以道教或其他原始宗教为主)。但宗伯(礼生)在行儒礼的过程中,也少不了要借用道教的咒语、符箓。如湘西土家族、苗族儒生主持丧礼时,便需要行符咒。如其“防身”的符咒为:

青眼观青天,师父在身边。青眼观皇天,师父在旁边。奉请何神?奉请某某门主。一收一里黑师,二收二里黑师,三收三里黑师,四收四里黑师,五收五里黑师;一收红衣老司,二收黑衣道士,三收光头和尚,四收赤脚医生,五收摇瓶打卦、讨米叫花,收在弟子眼前,也不让他三朝,也不放他一七。弟子功果圆满,各归原位。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宗师边念咒语边画紫薇符。礼生用此符咒防止其他人在自己主持丧仪时做手脚,保护自己一班人马的安全。此外,还有“隔鬼”“避秽”等符箓、咒语。[7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