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德艺双馨的秦腔名家王景民在酒泉戏曲史简编中的成果

德艺双馨的秦腔名家王景民在酒泉戏曲史简编中的成果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年在西安举行西北戏剧调演,刘全禄、王景民到西安演出《水淹七军》,并被选为全国戏剧会演剧目。新中国成立后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并被选为玉门市第三、四届人民代表。

德艺双馨的秦腔名家王景民在酒泉戏曲史简编中的成果

1.秦腔戏剧表演艺术

在秦腔戏剧舞台度过了五十八个春秋,被人们誉为活张飞、活周仓、活黄忠、活魏虎、活艾谦的王景民同志,在陕、甘、宁、青一带负有盛名。他不但在秦腔戏剧表演艺术中有一定造诣,而且在培养学生及花脸脸谱设计方面也有一定的独到之处。

王景民是陕西省郃阳县人,1916年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12岁时,经著名秦腔艺人颜春苓引荐,在陕西大荔县秦岭社学艺。由于他身材魁梧,师承秦腔名家贺凤鸣,工二花脸,做功上受到当时担任秦岭社武戏教练、京剧武生出身的张笑亭的教诲,使他在二花脸角色的台架及步功方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34年,秦岭社因故解散,由当时陕西省富平县进风社社长、著名大花脸演员张建民介绍进入进风社,上演在秦岭社学下的《八义图》中的屠岸贾、《破宁国》中的常遇春、《九江口》中的张定鞭、《淤泥河》中的盖苏文、《芦花荡》中的张飞、《荆轲刺秦》中的荆轲、《红逼宫》中的司马懿等,时已崭露头角。1939年,经戏剧名家何振中介绍,由陕西进风社来到甘肃省兰州振兴社。其时正是他风华正茂、演技成熟的黄金时期,先后同著名秦腔艺人何振中、楼英杰、耿善民、靖正恭、杨保喜、姚裕国、王义民、王新民等同台演出,成功塑造了《五典坡》中的魏虎、《回荆州》中的张飞、《凤仪亭》中的董卓、《蜜蜂计》中的晋献公、《蝴蝶杯》中的芦林、《还我河山》中的金兀术等不同性格的花验人物形象,在内心世界与形体技巧的结合上,达到了较高的艺术境界。1944年,日本飞机经常轰炸兰州,演戏被迫停止,王景民便回到了陕西郃阳县老家务农。抗战胜利后,同期学生王义民在兰州组织聚义社,他又从陕西来到兰州,在聚义社同田德年、王义民、王新民、信美兰、田惠琴等同台演出。后因演出不景气,又到武威青年社。1948年9月,由武威青年社来到酒泉,在李寺隆(著名秦腔演员李爱云的父亲)当社长的乐乐剧团演出,同来的有白彦卿、刘正德、尚正惠、刘新平、张正民、陈兴贵等。当时著名豫剧演员常香玉的豫剧社也来到酒泉,与乐乐剧团在五省会馆同台演出,前半场演秦腔,后半场演豫剧。王景民演的《破宁国》《回荆州》《淤泥河》等戏在酒泉红极一时。不久,酒泉和平解放,王景民于1949年12月由酒泉到玉门油矿励进社文工团秦剧队正式参加演出工作。

2.新中国成立后的艺术新生(www.xing528.com)

王景民到玉门后,先后在玉门油矿文工团秦剧队、玉门市秦剧团,为石油工人演出长达十五年,哪里有石油,就奔哪里演。在此期间,同台演出的有刘全禄、王新民、姜能易、赵连璧、杨义中、黄秀英、梁秀云、余景民等。他饰演《火焰驹》中的艾谦、《铡美案》中的包公、《古城会》中的张飞、《水淹七军》中的周仓、《大报仇》中的黄忠、《将相和》中的廉颇、《五典坡》中的魏虎、《南海长城》中的独沙龙、《沙家浜》中的胡传魁、《祁连风雪》中的张振邦、《血泪仇》中的副官、《红灯记》中的鸠山等,受到广大石油工人的好评。更值得一提的是,1952年,西北局书记习仲勋到玉门油矿视察工作,看了王景民和刘全禄演出的《水淹七军》后,非常赞赏。当年在西安举行西北戏剧调演,刘全禄、王景民到西安演出《水淹七军》,并被选为全国戏剧会演剧目。后因文化部通知,参加全国戏剧观摩演出剧目压缩,该剧未参加全国会演。但王景民、刘全禄被选拔参加了西北代表团《游龟山》剧组,出席了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全国戏剧观摩演出大会,获得演员二等奖。1960年和1962年,他同该团著名演员刘全禄、王新民、姜能易、黄秀英、梁秀云等先后两次赴大庆和石油部慰问演出。在大庆期间,为了满足石油工人的要求,从早到晚不落台的演出,受到工人的热烈欢迎。尤其是王景民演出的《水淹七军》《铡美案》《五典坡》《火焰驹》《古城会》等剧目,受到石油工人的好评。铁人王进喜看了演出后高兴地说:“我们要以四开四完(指他率领的1205钻井队每月开采四口井,完成四口井)的成绩感谢慰问团。”慰问团路经安达市为石油部慰问演出时,余秋里、康世恩、焦力人等石油部领导同志观看了演出,并接见了全体演职人员。慰问团路经哈尔滨,应黑龙江省委的邀请,演出《火焰驹》《游龟山》《辕门斩子》《五典坡》等剧目,受到欧阳钦、强晓初等省委领导同志的接见。

1965年,玉门市秦剧团上调地区,改编为酒泉专区秦剧团,王景民随团到酒泉。这时他刚五十出头,正是表演艺术成熟的顶峰时期。不久,“文革”开始,他被诬陷为演牛鬼蛇神的尖子,到“五七”干校劳动改造。改革开放后,王景民老人重登秦腔戏剧舞台,他感到由衷的高兴。他平时积极参加政治学习,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他不以名演员自居,无论大人小孩都一视同仁,和蔼相待;大小工作主动去干,言传身教,不愧为青年的楷模。他对艺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他的演出把人物感情细节和思想深度吐露得相当逼真,台步稳健而不滞,动作洒脱而不浮,节奏合拍而不乱,台架功步刚劲有力。但他从不满足,仍坚持不懈地练基本功,而且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不断创新,不断充实自己。他五十多岁学演《红灯记》中的鸠山,把鸠山阴险狡诈的个性特征表现得活灵活现。总之,他在河西走廊戏剧舞台的四十年中,足迹踏遍全区城镇、矿山、乡村和牧区。他默默无闻地把艺术人生奉献给了人民。除此之外,他在玉门和酒泉培养的学生张文华、查建军、姚天顺、黄寿德等,都是剧团的骨干演员。他还利用业余时间设计秦腔花脸脸谱90多幅,这些艺术珍品,是他一生工二花脸艺术的结晶。

由于王景民对河西走廊秦腔艺术所做的贡献,人民也给了他很高的荣誉。新中国成立后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并被选为玉门市第三、四届人民代表。1959年出席了张掖专区(当时河西走廊为一个大专区)文教群英大会。1990年9月被选为中国戏剧家协会甘肃分会理事;1982年11月被吸收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1988年被评为文艺副高级职称,国家二级演员。曾担任玉门市秦剧团副团长、党支部代理书记,酒泉专区秦剧团副团长等职。1988年退休后,仍对甘肃省秦腔艺术的发展给予极大的关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