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评价面向未来的马克思:十年哲学探索成果

评价面向未来的马克思:十年哲学探索成果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十年来学术领域探讨了许多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的哲学问题。十年来,就其探讨问题的广泛性、深刻性说,是以往我国也包括苏联学术界都不可比拟的。另外,它的再一个成就是,十年来我国大多数学者不仅立足中国、立足现在,而且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探讨了许多当今时代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力求把我国的哲学纳入时代洪流,使它充分体现世纪转换时代的精神。

评价面向未来的马克思:十年哲学探索成果

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适应实践大发展的形势,我国的哲学观念已经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只是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于学术领域,它既没有进入课堂,也难在实践领域发挥作用。

这里牵连到对十年来哲学探索的评价问题。十年来学术领域探讨了许多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的哲学问题。毋庸讳言,也有不少失误,甚至出现过某些别有用心者借机兴风作浪。但是,我们能否以偏概全,因此便把这十年看作是什么思想“大泛滥”呢?我认为不能。既为探索,就免不了失误。何时没有别有用心者,难道今天就杜绝了吗?毛泽东同志经常说:看事情要分清主流与支流,九个指头和一个指头。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按照这一方法,我们应当肯定,十年哲学探索的主流是积极的和健康的,成绩是根本的和巨大的。因为它是适应我国改革实践的大潮而兴起,直接为改革实践服务的。

自改革以来,哲学发展的第一个重大成就就是“实践标准”讨论。这场讨论是思想解放的先声,它贯彻、弘扬了“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它为中国改革排除了“僵化”思想的束缚。

其次,它试图改变我国哲学理论脱离社会生活、落后于社会实践的局面,力求使哲学理论研究能够反映并推动我国现代化实践的发展。“改革需要哲学,哲学需要改革”既是人们发自内心的呼声,也是实践发展的内在要求。十年中探讨了实践提出的许多新课题,总结了许多新经验,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理论落后的面貌,这一点是不容否认的。(www.xing528.com)

再次,它的另一个重大成就是,突破了沿袭苏联的封闭多年的僵化体系,拓展了哲学思考的领域,开阔了哲学观察视野,丰富了哲学理论内容。从此哲学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教科书的范畴、理论和内容。十年来,就其探讨问题的广泛性、深刻性说,是以往我国也包括苏联学术界都不可比拟的。

另外,它的再一个成就是,十年来我国大多数学者不仅立足中国、立足现在,而且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探讨了许多当今时代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力求把我国的哲学纳入时代洪流,使它充分体现世纪转换时代的精神。

总之,这十年是改革开放实践大发展的十年,同时也是我国哲学理论突破僵化的思维模式,走出“教科书哲学”狭隘视野,开始面向实际、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迎着时代的呼唤,力求在马克思奠立的哲学原则基础上努力开创新理论的十年,即我国哲学理论大发展的十年。这就是它的主流。如果这样的估价是合于实际的,那么结论就应当是:克服缺点和失误,总结经验和教训,在十年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前进,决不能让哲学再倒退回十年以前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