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经济和人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经济和人的关系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的主题被遮没了,哲学与经济的联系自然也就被割断。这就是说,人是以实践为本性的一种存在,生产活动、经济交往活动就是人的生成根据、生存基础和发展源泉。这里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看到,不仅以往哲学把本真人理解为非人存在,就连它们把哲学变成追求终极存在的思辨理论、进而完全否定哲学与经济的联系这件事,也十分清楚地表现了哲学与经济的密切关系。因为这一切归根结底都是以经济活动状况以及在这种状况下所成就的人为根源的。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经济和人的关系

哲学经济(经济活动、经济关系)本来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只是,这种联系往往为哲学理论的抽象形式所掩盖。

哲学理论向以最富思辨性和抽象性著称。哲学中的范畴都属外延最广大的概念,反映的是所有现象最普遍的联系。哲学探求的问题更是一些远离现实生活,看来很像彼岸世界才能存在的问题,如宇宙的终极存在、万物的永恒本体、认识的绝对真理等等。因此在传统哲学中就形成一种观念,即认为哲学属于最远离实际、与世俗生活最少联系的理论,当然与经济的关系就更难谈到密切了。黑格尔甚至说,哲学就是不实际,实际了便不再是哲学。

哲学理论的抽象形式不但掩盖了它与经济的真实关系。更重要的是,就传统哲学来说,这种抽象的形式也遮没了它自身本有的内容实质。我所以说这是“更重要的”一点,就因为在我看来前者的被掩盖是通过后者的遮没才造成的。如果哲学回到它的真实本质,那么,就会立即袒露出它与经济的真实关系。沟通二者共同本质的中介内容,在我看来就是“人”。

就哲学的本质说,它本来属于人的自我意识理论。哲学面对的是人的世界,哲学在观察世界中贯彻的是人的观点,哲学研究外部世界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把握人自身。人不但是哲学的真正主题、核心内容,是它的理论的初始起点和最终归宿,而且在它的理论发展中表现出的那些相互分歧和对立的观点,归根结底来说,所反映的也都是存在于人身上的矛盾和对人的不同认识。只是这一切,在传统的哲学理论中本末倒置了:用以说明人的存在的那种非人存在,被看做真实的存在;人所追求的那种理想性的东西,被当成初始的根据。这样,哲学变成了以终极、永恒、绝对为主题的理论,人在这里反倒成了微不足道的对象。传统哲学是以非人的形式来表现人,以超现实的形式表现现实世界的。人的主题被遮没了,哲学与经济的联系自然也就被割断。

如果我们恢复哲学的“本来面目”,提出什么是人、谁创造了人、人的本性究竟为何这类问题,这就必须追溯到它与经济的特殊联系。

尽管历来关于人有各种说法,科学历史的大量材料业已充分证明:人并非上帝的创造物,倒应该认为上帝是人的创造物;人虽来自于自然,却非自然造就的现成作品;人只能是人的活动造就成的,即人自己活动的作品。而在人的各种活动中,生产活动、经济活动是居于始源地位、具有基础性质的活动,这就是人之生成为人的发源地。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人们“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当人们自己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2]。这就是说,人是以实践为本性的一种存在,生产活动、经济交往活动就是人的生成根据、生存基础和发展源泉。人是从这里走出动物家族,摆脱自然支配,发展出人的世界来的。因而人“是什么样的”,必然“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3]即使今日人类已经高度文明化,创造出了远非昔日可比的极其多样化的生活内容和社会形式,这个领域所成就的人仍然是规定人的本性、具有始源性的人。在这一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说,这里就是原型的人、基础的人、本真的人,或者,干脆叫做“本体的人”。马克思为了同政治领域、伦理领域、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人相区别,就曾称呼经济活动领域中的人为“本来的人,真正的人”乃至“人本身”[4]

追求“本真的人”正是以往的哲学为自己确立的目标。这个“本真的人”同时也是它们整个哲学立论的基本前提和终极根据。以往的哲学虽然不是从人们现实生活和活动中去说明本真人的,而是把它转移到了彼岸世界,理解成为原始性的非人存在。但是,不论人们把它理解和说成什么,人只能按照自己所有的样子去描述人,它的原型也只能取自现实生活中的人,这点是没有疑问的。

这里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看到,不仅以往哲学把本真人理解为非人存在,就连它们把哲学变成追求终极存在的思辨理论、进而完全否定哲学与经济的联系这件事,也十分清楚地表现了哲学与经济的密切关系。因为这一切归根结底都是以经济活动状况以及在这种状况下所成就的人为根源的。(www.xing528.com)

如果问,以往的哲学为什么会把哲学变成思辨形而上学的抽象理论?这同哲学具有穷根究底的学科性质不能说毫无关系,但,真正的原因是在于:它们对人的理解是抽象化的。那么,它们又何以会把人抽象化呢?再追究根源就会归结到:这是因为它们借以立论的那个现实生活中的人本来就尚未发育完全。缺乏主体性的人不会把自身表述为主体,发育不成熟的人只能产生人的不成熟理论。而人的发育不成熟就意味着造就人的那个物质经济条件发展得不成熟。

以往哲学产生时的基本社会状况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人已开始为人,并意识到自己为人,因而有了人的理想和愿望,并开始去追求人的生活。哲学就是作为最初觉醒的人的理论产生出来的。但在人类文明社会的一个很长发展阶段里,人的力量还很软弱,既未摆脱对自然力量的依赖,更无力掌握和控制自身的命运。这种状况清楚地表现于“自然经济”主导的现实生活里。

自然经济在本质上也就是“靠天吃饭”的经济。生产要凭自然体力,工具要借用自然形态物质,分工要依据自然生理区分,联系要靠自然纽带(血缘、地理)维系,城市是自然成长起来的,交换也主要是同自然的交换等等。总之,自然的脐带尚未完全割断。这就是传统哲学所形成的理论、用来塑造“本真的人”的现实土壤和原型。

应该说,人还在成长当中,原型本身就是“抽象的”、发育不完全的。马克思称自然经济条件下的人为“狭隘地域性的个人”、“狭隘人群的附属物”,也就是尚未达到独立的空疏的人。在他们身上,真正具有现实性的主要是先天承继来的自然禀赋和自然联系,至于“人的关系”,那时更多地还处在理想追求形式的孕育当中。这种状况当然决定了从它生长出来的哲学必然要把人抽象化,只能以非人的形式去表达人、在彼岸的幻想中去满足人的理想追求,也决定了它在理论形式上必然要去追求终极存在、投靠身外权威、相信本质先定,即走向思辨的绝对论的形而上学。如果不是这样,那倒令人奇怪了。这里充分体现并印证了马克思创立的“社会的存在决定社会的意识”伟大原理的正确性。

现代哲学与传统哲学相比,在对象、内容、主题、观点乃至提问方式、观察视角种种方面都发生了根本变化。如果用一句话来表达它们的区别,可以说就是:抽象的人和具体的人、虚幻的人和现实的人的对立。从传统哲学转向现代哲学,也就意味着哲学从云端降到了地上,从彼岸到达了此岸,从天国回到了人间。现代哲学已不再关注什么原初的、先天的、终极的存在,它所关切的是现实人的现实存在、现实生活、现实世界的问题。如果说传统哲学把人抽象化,是由于原型的人是抽象的,那么,现代哲学转向现实的、具体的人,当然也就是以“狭隘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真正普遍的个人所代替”[5]为现实基础的。

这样的“世界历史性的、真正普遍的个人”正是在近代以来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形成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