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以生为本:语文教育中的道德与智慧

以生为本:语文教育中的道德与智慧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它生动地启示我们,“以生为本”是一种理念、一种道德,也是一种智慧。所以,“以生为本”首先是一种道德,有此意识、积极实践的教师可谓“无私”、“有德”,无此观念、虚与委蛇的教师可谓“自私”、“失德”。然后它是一种智慧,有此意识,亦有智慧予以实践的教师,才能让“以生为本”真正落地生根;有此意识,而无智慧的教师不过是想想而已,说说罢了。

以生为本:语文教育中的道德与智慧

先来看一个教学案例: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在教《晋祠》时,始终以学生的“学”为核心,精心组织教学,真正做到了胸中有书、目中有人,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她首先让学生听写《中国名胜词典》里的“晋祠”条目,然后提出三个提纲挈领的问题:对照词典解说条目和课文内容,可以发现哪些问题?两者有哪些不同之处?是文章写得好,还是词典上说明得好?巧妙的设计,一下子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大大激发,效果自然非同一般。

在这堂课上,于漪老师不用声光电技,不秀个人魅力,而是始终以学生为本,紧扣语文能力,教风朴素自然,过程如水银泻地,直击语文教学的核心:她舍末逐本,搬出词典,训练学生的听写能力;用《中国名胜词典》里的“晋祠”与课文中的“晋祠”进行对比,利用差异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深人思考,把学生的学习不断引向深人,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分析、判断、研讨,最终得出结论;以实际行动告诉学生学习关乎智慧,讲究方法,正如她在《语文教学谈艺录》中指出的那样:“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能深人认识事物的特点,掌握其规律。”

这是于漪“学生观”具体而生动的体现。她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能思善想、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而不是容器;教师要目中有人,教师的教要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教不是为了统治学,代替学,而是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www.xing528.com)

它生动地启示我们,“以生为本”是一种理念、一种道德,也是一种智慧。教育,应以“育”为主,它是一种激发、一种生长、一种造就学生未来的艺术。它强调的是学生的中心地位,指向的是学生的长远发展,讲究的是教育的智慧。离开了这三点,教育只会萎缩成空洞的教、生硬的练,沦落成为教师个人动机暧昧、过程单调无味、结果乏善可陈的“个人演唱会”。

所以,“以生为本”首先是一种道德,有此意识、积极实践的教师可谓“无私”、“有德”,无此观念、虚与委蛇的教师可谓“自私”、“失德”。然后它是一种智慧,有此意识,亦有智慧予以实践的教师,才能让“以生为本”真正落地生根;有此意识,而无智慧的教师不过是想想而已,说说罢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