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重要意义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重要意义

时间:2023-03-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要克服这些现象,重要的途径就是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而坚持“以学生为本”,则能够强化每一个教职工的责任意识,有利于形成全员育人的工作格局。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重要意义

3.坚持“以学生为本”的重要意义

作为直接担负着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校学生工作,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着力构建高校学生工作的人本理论体系,并运用这一理论具体指导我们的工作实践。

3.1 当前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存在着忽视“以学生为本”的现象,亟须我们加以重视并改正

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主体上,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主体的差异性。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往往不把它看成是师生双边活动的整体,而是过分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我们认为,高校教育教学中教师的教固然重要,但对学生来说毕竟是外因,外因只是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也就是说,教师传授的知识与技能,施加的思想观念和道德人格影响,都要经过学生个人的观察、思考、领悟、练习和自觉运用、自我修炼,才能转化为他们自身的本领和品德。片面强调教师权威,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教育教学过程变得死板、僵硬和被动,这种教育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规范。与此同时,在高校教育过程中,教师往往企求统一的培养标准,用过高标准和统一目标教育和要求所有学生,而忽视学生主体受教育的客观差异性。这样,一方面会使一些学生因教育目标高不可攀而丧失自我提高和发展的勇气,另一方面又会因目标不能实现而陷入无所适从的迷惘困惑,从而导致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第二,在方法上,注重灌输教育,忽视主动为学生服务。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方法上存在的灌输式倾向有意无意地将学生视为接收政治思想观念和价值伦理规范的容器,认为学生可以也应该按教育者的意志和观念进行特殊塑造,把教育的单向对应当做合理的教育期望行为,而忽视了学生受教育的能动性、主动性和差异性,忽视了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的积极判断、筛选、理解和内化过程的重要作用。这样不仅教育过程中缺乏应有的生动活泼的教育教学氛围,也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表现为高分低能,缺乏社会正义感和个人责任心,缺乏道德分析和道德判断能力。这样的学生一旦走出校门面临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问题,就会感到茫然不知所措,在困惑之中怀疑甚至否定自己曾经信奉和遵守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标准的正确性。

与此同时,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内心需要。如果我们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主动、全面地为学生服务,就可以减少权利遏制和灌输,而更具有人情味;就会想方设法地解决学生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主动为学生服务,就会增强学生对学校的亲和力。

第三,在内容上,忽视第二课堂的作用。“成才”的概念必须是根据“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本质,以学生的品德结构、智能结构、身心结构的合理形成为标志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不单单要学习书本知识,还需不断培养和提高其他各种综合性的能力以适应将来社会对他们的要求,尤其是我国学生从中小学一直在高考的“指挥棒”下读书的经历,更加需要他们在大学阶段加强各种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才能受到社会的青睐。

第四,在认识上,强调政工人员的职责,忽视每个教职工的职责,全员育人的格局还未形成。多年来,我们形成了“教育管理只是政工人员的事”的观念,同时也形成了教师属于业务人员,没有思想教育和管理的责任等思维定式,还有一部分教师存在“教书”与“育人”等同的观念,认为把书教好,就是完成了育人职责。种种因素,使得大部分学生在教师那里得不到完整的教育,这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学生为说,是一个极大的损失。(www.xing528.com)

以上这些现象的存在,是与高等教育的规律、目标、要求等不相符的,必须予以改进。而要克服这些现象,重要的途径就是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3.2 坚持“以学生为本”,有利于明确学生工作在高校存在和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有利于开拓学生工作的职能

学生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环节,其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不可或缺。虽然我们说高校全体教职工都担负着“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工作,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行为管理主要还是由专职的学生工作者承担的。坚持高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以学生为本”,就能更加凸显学生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就能更加体现专职学生工作者的价值,也能促使我们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进一步开拓学生工作的职能,充分发挥学生工作的主体作用。

3.3 坚持“以学生为本”,有利于充分满足广大学生成长、成才、成功和发展的内在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人是有需求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将人的需求分为由低到高逐渐发展的五个层次。作为大学生,其最大的需求当然是能够顺利成长、成才、成功和发展,能够学有所成,回报社会。如何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这一需求,培养一批批优秀的大学毕业生,是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目的,是高等教育本身规律的要求,是高校教育尤其是学生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而要达到这一点,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培养学生,激励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否则,高等教育的目的就无法实现,就会违反高等教育的规律,我们也没有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3.4 坚持“以学生为本”,有利于形成全员育人的工作格局

目前,有的部门认为学生的教育管理只是学生工作职能部门的事情,有意无意地淡化了自身在育人中的地位和作用。其实,学生的教育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求全体教职工积极参与,教师要教书育人,管理人员要管理育人,服务人员要服务育人。只有形成全员育人的良性格局,才会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培养和造就出数以亿计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坚持“以学生为本”,则能够强化每一个教职工的责任意识,有利于形成全员育人的工作格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